【#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今朝道是中元节_中元节[修改版]》,欢迎阅读!
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于初伏时。 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 ——宋·杨万里《中元日午》 农历七月十五日,又曰“七月半”,民间叫鬼节,是日有烧纸钱祭祖活动,俗称烧纸会。道教谓之中元,是普遍超度孤魂野鬼之日。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佛陀教民众在此日做“盂兰盆会”,以百味五果供养佛与僧,以所得福报来解救七世父母在阴间的倒悬之苦,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佛道二教这一天的祭祀活动融合于民间相沿久远的祭祖习俗之中,形成一重要节日,总名之曰中元节。 一、中元节的由来
汉民族自古重视对祖先的祭祀活动。早在先秦时期,一年四时之祭就已经非常盛行。《礼记·月令》载孟秋七月,“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即宗庙)”。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人们把成熟的谷物首先献给神灵和自己的祖先,一方面是希望得到他们的庇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神的优先享用权。只有神灵享用过后,人们才敢放心地享用这些收获品。这种秋天的尝祭日最开始并不固定,后来逐渐确定在了农历的七月十五前后;因为七月十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望日,也是立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这样一个丰收的季节里,这样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进行尝新的祭祀,对古人来说是一个极佳的选择,民间祭祀神灵祖先也逐渐固定在了这一天。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有“告秋成”的记载:“中元前一日,即卖练叶(即楝树叶),享祀时铺衬卓面,又卖麻谷窠儿,亦是系在卓子脚上,乃告祖先秋成(谷物经秋而有收成)之意。又卖鸡冠花,谓之洗手花。十五日供养祖先素食,才明即卖穄米饭(糜子,即黄米饭),巡门叫卖,亦告秋成意也。”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故都残暑,不过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馔享先,织竹作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焚之。视盆倒所向,以占气候;谓向北则冬寒,向南则冬温,向东西则寒温得中,谓之盂兰盆,盖俚俗老媪辈之言也。”可见七月中旬望日摆设素宴祭祀祖先,就是古代尝祭之礼的遗俗。而所谓盂兰盆,据民间老一辈人说,就是祭祀时盛纸钱的竹盆。据清赵翼著《陔余丛考》考证,纸钱起于魏、晋。通行的汉文《盂兰盆经》据说是西晋时来华高僧竺法护(dharmaraksa)从梵文翻译过来的,但现存的梵文和巴利文佛经中已找不到这部经典了。它究竟是竺法护的译作,还是竺法护借用佛教经典中“盂兰盆”这个词语而进行的发挥,或者是后人托竺法护之名而进行的创作,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佛典大正藏现存《盂兰盆经》全一卷,800余字,内容记述佛陀之大弟子目连,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乃问法于佛,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即可令其母脱离苦难。《燕京岁时记·盂兰会》引《释氏要览》云:“盂兰盆乃天竺国语,犹华言解倒悬也。” 富察敦崇以为“今日设盆以供,误矣。”窃以为,非误也!乃是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民间古俗融合,文化互渗,形成的民俗节日。在南北朝时,中国南北方均盛行七月半过“盂兰盆节”。南方此俗见于梁代宗懔著《荆楚岁时记》:“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北方此俗见于北齐颜之推撰《颜氏家训》卷七《终制》:“若报恩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
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名称,则是土生土长的道教文化所衍生出来的。早在东汉末年,道教就有了天地水三官的说法;魏晋南北朝之后,又把三官与三元联系起来。道藏经以正月的望日为上元,七月望日为中元,十月望日为下元。这三元又分别是天官、地官、水官的诞辰,并逐渐形成了天官赐福的上元节、地官赦罪的中元节和水官解厄的下元节三个道教节日。相传七月十五这天,地官出巡人间,分辨善恶。天上的圣灵们,也都要去地宫中,查看人鬼劫数。所以那些饿鬼囚徒,在这一天也都聚集起来,从玉京山采摘花果异物,装饰幡幢宝盖,精心备办斋饭献给这些圣灵。道士在这一天日夜诵读《老子》,那些囚徒饿鬼,就会因此得以解脱。否则,就难以救赎。道藏经认为,七月十五日,是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会集福世界信行国士,在元寿观中大会说法,召十方天帝神仙真圣的日子。《修行记》称:七月中元,是大庆之月。这个月如能够长斋并诵读《度人经》,就会福泽先人,修身成仙。这种说法与中国传统的孝道伦理合拍,较易引发道教信徒共鸣。唐代李氏王朝遵奉老子李耳为“圣祖”,道教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道教的三元节俗也迅速在民间扎根。据唐郑处晦撰《明皇杂录》载:“三元日,宣令崇元学士(道教学校的博士)讲《道德》、《南华》等经,群公咸就观礼。”
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七月十五的祀先、礼佛、敬道分别在俗、释、道三个领域内各自为政,传承着自己的节俗内容。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中元”条便分别记录了三者的活动:“七月十五日,道家谓之‘中元节’,各有斋醮等会。僧寺则于此日作盂兰盆斋。而人家亦以此日祀先,例用新米、新酱、冥衣、
时果、彩缎、面棊,而茹素者几十八九,屠门为之罢市焉。”然而中华文化强大的同化力量,使得本土的道教和外来的佛教,经过碰撞磨合,逐渐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两者都指向七月十五,又使民间的七月半有了成为节日的重要时间契机。佛道二教共同确定了七月半的固定节期,佛教的盂兰盆会和道教的斋醮等仪式活动又成了这一节日特有节俗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因为道教是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中元”这一名词也更为民间接受,所以逐渐成为七月半这一节日通行的名称。佛教与道教在七月十五的仪式逐渐世俗化,与民间的祭祀风俗渐渐糅合在一起。从此,中元节成为了一个以礼敬亡灵为中心、民俗事象多样性的祀先、解难、赦罪的重要节日。 二、中元节的习俗 1.祭先祖
中元节一如清明节,人无贫富,皆祭其祖先。祭先祖、焚烧纸钱及其它冥器的习俗,至迟在宋代,已蔚然成风。《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条载,北宋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潘楼并州东西瓦子亦如七夕。要闹处亦卖果实种生花果之类,及印卖《尊胜目连经》。又以竹竿斫成三足,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 。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十引《岁时杂记》曰:中元节“律院(即寺院)所依经教作盂兰盆斋。人家大率即享祭父母祖先,用瓜果、楝叶、生花、花盆、米食,略与七夕祭牛女同。又取麻谷长本者,维之几案四角。又以竹一本,分为四五足,中置竹圈,谓之盂兰盆,画目连尊者之像插其上。祭毕,加纸币焚之。”南宋洪迈撰《夷坚乙志》卷二十载:“蜀人风俗重中元节,率以前两日祀先,列荤馔以供,及节日,则诣佛寺为盂兰盆斋。”为什么蜀人风俗要在中元节前两日祭祀祖先呢?清宣统元年刊《成都通览》“成都之民情风俗”条载:成都七月“初十日起,至十五日止,做盂兰会,烧袱子,俗名‘祖宗过年’,又云‘初十日开鬼门关,十五日收鬼门关。’”又“成都之迷信”条:“七月十五日盂兰会。俗传七月初十日鬼门关开了,各家之死鬼均放归各家,十五日城隍出驾,名曰赏孤,又闭鬼门关矣。中元会节,自古有之。近传中元节为死鬼过年,故各庙均念经超度鬼魂,各署之房班差役亦集资念经,超度罪人。民间则无论贫富,均焚纸钱及纸锭。省城之纸钱铺,一年只望中元卖钱。计城内所费约需金钱一百余万,化为纸灰,可怪之至。”原来是因为七月十五关闭鬼门关,各家死鬼陆续返程,重回冥间,蜀人害怕这时烧的钱,祖先收不到!故四川一般从农历七月十日开始各家早期制备“袱子”(即用纸钱一叠,外包白纸,成包袱状,上书祖先名讳)若干,富者多,贫者少。午间备办酒食,先敬祖宗,然后象征性请祖先进食,晚间则焚烧“袱子”。敬祖的酒食应为素馐,民间传说祖考享用了腥荤则不能赴中元日冥间的“盂兰盆会”。七月十五日夜,还需烧散“纸钱”以赏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 ,谓之曰“赏孤”。清冯家吉《锦城竹枝词百咏·七月》咏其事曰:“纸钱风起月昏黄,儿女庭前罗酒浆。自是金银魄力大,阴曹人世两心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c7ba34875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