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消费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探析

2023-04-28 14:22: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克思消费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探析》,欢迎阅读!
马克思,探析,意义,现实,及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消费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探析

作者:杨娜 成杰芳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6

要:马克思从消费的概念、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对消费文化理论作了引导性论述,并阐述了消费在整个社会生产方式中的重要地位。在当前社会中,明确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化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消费领域中出现的一系列不和谐因素,而且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消费理论生产与消费;和谐消费观;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杨娜,女,19871211日出生,籍贯:山西朔州,单位: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哲学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A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6-0-01 一、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内涵分析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等重要论著中,系统阐述了消费理论 他指出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在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消费又会反作用于生产。①但一直以来,经济学家都对消费环节持消极态度,而马克思则倾注了大量精力,对其作出了细致的分析。 1、对消费概念的科学界定

从广义上来讲,消费既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个人消费。在生产过程中,既要耗费原材料,厂房,设备等物质生产资料,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大量的消耗生产者的体力和脑力,这样才生产出物质产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消费与生产是直接同一的,生产直接也是消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③另一种消费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消费,马克思称个人的生活消费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2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和消费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为三方面:

首先,消费与生产是同一的。生产其实质也就是消费。因为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既要耗费生产者的生命力,也要消耗一定的生产资料,这种生产过程本身直接就是一种消费。而另一方面,人在消费过程中也会生产出更多的劳动力,此时,消费与生产是彼此包含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次,生产和消费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并决定其性质和水平。与此同时,消费也决定了生产的主体,并且新的消费观念会产生新的生产需要。

再次,生产在作为消费的一种手段的同时,也创造着消费;而消费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的创造生产。可以说,二者在实现自身的同时也创造着对方。④ 3、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第一,消费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个人在消费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为生产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条件。并且还不断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能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

第二,消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在生产过程中,充分的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消费不仅能使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得到满足,而且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的促社会生产的发展。

第三,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开拓市场。产品生产出来,只有进入到流通和消费领域,才能最终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如果在消费中出现中断,就会使再生产停滞。现代社会,随着消费领域的不断扩大,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就需要更大的市场,更强有力的社会再生产来适应。

二、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的批判中不断充实和发展起来的,这对于我们深刻的认识西方消费文化的弊病和矛盾,明确消费文化社会文明的危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消费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而言,应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一)运用马克思消费理论,建立合理的社会主义消费结构

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告诉我们,消费和生产的协调有序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良好稳定运行。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消费和生产在一定的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严重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首先,生产的发展速度不适应消费的提高程度。过去很长时间内,我国采用的是注重发展,优先发展生产经济政策,导致生产和消费出现了严重的不同步和不协调。其次,为谋生产所付出的代价和消费所获收益不成比例。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出现了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境,必须引导人们以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在发展生产时,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树立环保意识和节约观念,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平衡收入差距,重视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培育消费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我国,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平衡社会各方的收入差距,对扩社会的消费主体,拓宽消费范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一方面积极地开展以工资为标准线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社会费主群体。另一方面更加重视消费者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积极的发挥其在市场经济发展方面的功能。因为整个社会经济要发展,就离不开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要不断地扩大消费渠道,拓宽消费人群,使更多的消费者在积极健康的消费观指引下,形成良性的消费力。

(三)运用马克思的消费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继承马克思的适度消费理论,既反对节俭消费,又反对奢侈消费,提倡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的适度消费。在节约消费中贯穿始终的是以绿色消费、循环消费、适度消费为主,反对铺张浪费,但又并不抑制消费。它首先提倡的是要尽可能的消耗有益健康的,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绿色产品;其次是提出要注重对垃圾的合理处理,要不断地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这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绿色消费对于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就是:以节约资源的绿色健康理念经营个人的消费行为,设计生活方式,在消费活动中,不仅要保证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1217.

[2] 马克思.1844经济哲学手稿[M].3.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80-18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522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c756fe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2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