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荀子思想异同

2024-02-10 11:30:3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孟子与荀子思想异同》,欢迎阅读!
荀子,孟子,异同,思想
同:儒家根本思想 “仁义礼

一、天论方面

(一)、孟子:具有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色彩; “天”是义理之天

① 孟子继承了孔子将人的道德与 “天”联系起来,唤起人们内在自觉性的方 面。将 “天”的概念更具动态性与权威性,并增加形而上学色彩。

② 孟子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 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 以事天也。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一个人通 过发展他的禀性就可以知 “天”,而且同 “天”。“天”实际上起着一种象征性作用, 它作为义理基础的权威代表,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二)、荀子:批评准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倾向,具有自然主义和经验 义的倾向; “天 ”是自然之天

①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是自然宇宙中的天,是 一种自然现象) ② 荀子曰:制天命而用之。(人和天地万物是同等重要的存 在,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创造自己的文化。)

总结

孟子:义理之天;准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倾向; “天人相应 ”;天约束人的 行为,具有权威性。

荀子:自然之天;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倾向; “天人相分 ”;天与人同等 重要,人可以利用天。

二、人性论方面

同:两人的直接判断一致 :现实的人有作恶的倾向,但通过主观的内外努力 可最大限度地增加为善的可能。

(一)、孟子:人性向善,不受外界影响自然扩充。人性中本有善端,扩 充之可为圣人孟子是由论点出发,找论据。孔子提出行忠恕之道,孟子承接孔 子提出人性善,回答了为什么要行忠恕之道的问题。

1/ 3




(二)、荀子:人性中本无善端,且有恶端。通过教化,可以使人化性起 伪,积善成善。

判断善恶的根本在于人如何通过自身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使自己得到实现 ——“善”就是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而 “恶”就是个人利益的实现妨碍或损 害了他人利益的实现,使人与人的关系处在一种失当的状态。

三、道德哲学

(一)、孟子:反功利。不是不要个人功利,而是说道德不能出于功利目 的。 (二)、荀子:功利主义。 “制天命而用之 ”;利欲是道德礼仪产生的基础 “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四、政治思想

同:循环论的历史观。孟子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荀子 “千岁必反,古之常 也” 君的职责与君民关系:爱民、亲民、立君为民 君主施政的具体方法:正己修身,选贤举能 (一)、孟子: “仁政 (二)、荀子:隆礼重法 五、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是根据他的性恶论 ,注重环境的陶冶和重视个人本身日积月 累的努力 ,使主观的努力和客观环境的影响相配合 ,这有唯物的倾向。在道德教育 方面 ,他偏重通过外面的规范 ,来进行教育 ,这反映封建制等级性的要求 ,也反映 地主阶级培养顺民的要求。

荀子他跟孟子同样蔑视生产知识。《解蔽》说 : 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 , 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师 ,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 ,不能此三技而可使 治三官。曰'精于道者非精干物者也'”苟子以为认识了道(封建统治的道 ,就能统治、教导一切。这种思想是孔子鄙视稼、圃精神的继承 自以为高人一等的意识的反映。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 有教无类”(《论语 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 承和发挥 .

,是封建士大夫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b5a3377a2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2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