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雨的形成》 教学设计

2022-04-16 15:07:4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年级下册《雨的形成》 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下册,教学设计,形成,年级
年级下册《雨的形成》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本课在了解凝结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雨的形成。

学生分析:本课活动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但同时雨又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学生有一定的兴趣。

设计理念:力求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操作实验的基础上,了解雨的形成过程,使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锻炼。 三维教学目标:1、能在探究水珠形成的基础上,设计制定研究计划,包括对雨形成的原因提出假设。 2、能独立地通过实验探究雨的形成。

3、能根据漫画写一篇科普短文,向他人介绍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具准备:量筒、装有冰块的塑料袋、保鲜膜、热水等。 教学流程:

一、利用古诗导入。

1 谈话:我们学过很多古诗,下面我说第一句,看你们能不能说出后面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学生接后面的诗句)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春夜喜雨》。雨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雨是怎样形成的 2 出示课题。 二、引导猜想

1 提问:要想弄明白雨的成因并不难,它与上节课我们学的凝结现象有关系。谁再来说一说什么叫凝结?


2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见到的凝结现象讨论、猜想一下雨的形成过程。

(学生交流猜想) 三、设计实验。

1 谈话:现在我们就动手试一试,通过模拟实验来推想一下雨的形成过程。请想一想,要下想做这个模拟实验,我们怎样才能得到水蒸气?制造一个什么样的受冷条件,让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落下来呢?

2 学生思考后交流想出的方法,完善实验方案。 四、实验交流。

1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 汇报实验现象并分析。 五、推想自然界雨的形成。

1 分组讨论,推想雨的形成过程。

2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最终让学生弄清楚。 六、解决提出的问题并质疑。

1 谈话: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雨的形成过程,雨就是水的一种循环形式,来自于地面,孕育在天空,一旦时机成熟,就从天而降。 2 学生欣赏漫画《小水滴旅行记》

3 提问:小水滴在旅行过程中发生了那些变化呢?请同学们课下写一篇刮关于自然界中水的循环的科学童话,要求用上冷热、


凝结的等一些科学术语,比一比,谁的作品更吸引人。下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a4287b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