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与自己和解 - 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有感

2023-01-29 04:37: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绝不与自己和解 - 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有感》,欢迎阅读!
克里斯多夫,罗兰,罗曼,约翰,和解
距读完第二遍已有十多天了,脑海中的印象慢慢地淡化了,趁着还有些许记忆,赶快写下这篇读后感以做纪念。

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算的上出身音乐世家,爷爷和父亲都是小提琴手,在某次无意之中被爷爷和父亲发现他有些音乐天赋,开始了漫长枯燥的音乐练习。随着爷爷故去,父亲越发的堕落,小小年纪的克里斯朵夫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过早面对生活的艰辛。在艰苦的生活中,他经历了亲兄弟的背叛,爱情的捉弄,所在城市的压迫,生活扬起了魔爪,几乎让他体无全肤,但也让他收获了奥里维的友情,葛拉齐亚的爱情。最终在最后一次与自己斗争中,走向了那永远的天国。通篇读下来,囿于篇幅太长,很多细节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但那不屈的精神给人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

当克里斯朵夫在小城取得一点成就后,他在犹太青年的鼓梭下,向小城守旧的音乐势力开跑,然而这炮弹如同打入大海,仅仅掀起小小的浪花,却重伤了自己。被公爵当众呵斥,丢失了官差,最后只能屈就成为一所学校的音乐老师。好不容易在学校结识一对教师夫妇,也被人用桃色新闻的恶劣手段中伤,连一点点友谊的慰籍也失去了。在打伤大兵后,不得不抛下善良懦弱的母亲远走法国。

在法国的开始是艰难的,少年时结识的朋友对他避之唯恐不及,经历几番周折,才在巴黎勉强生活下来。克里斯朵夫是一个有着充沛创作欲望和精力的人,随着他在巴黎勉强站稳脚跟,他开始从音乐着手,了解巴黎和法国的文明,让他大失所望的是,当时法国音乐界,文学界,评论界都充斥着靡靡之音,一片嘈杂而又浑浑噩噩。在结识奥里维后,他开始接触真正的法国市民阶层,逐渐对法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年轻人总是会犯错的,何况克里斯朵夫是那么地精力充沛。他又一次犯了之前在德国小城犯的错误,被别人当了枪使,给自己招来不少麻烦。在一次军警和民众冲突后,他失去了知己奥里维,遁走瑞士。在瑞士得到老乡照顾后,他却出轨老乡的妻子,不得不回到德国暂时规避。所幸,他强健的内心让他找回了自我,与葛拉齐亚再次相遇后,演绎了人生最纯粹的柏拉图式的爱情。

通篇下来,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克里斯朵夫与周边环境的格格不入,但正是这种格格不入,却如同一把锋利的长剑,划开了时代的幕布,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法德意三国的社会现状,对克里斯朵夫的勇气钦佩不已。在德国小城,克里斯朵夫本可以随波逐流,依靠公爵的庇护,名利双收。但他却把炮口对准自己的同行,猛烈地开火。在巴黎见识到音乐界、文学界和评论界的靡靡之音后,他却不顾自己外国人的身份,大声疾呼,希望能唤起法国普罗大众的觉醒。更让人敬佩的是,当自己功成名就之后,他把自己放在了靶子的位置,宽容攻击自己的人,甚至鼓励后来人打倒自己,对吹捧自己的人却严厉训斥。即便快到了生命的终点,他还要求自己的意念不要屈服于即将逝去的肉体。随着年纪增长,他与朋友和解,与小辈和解,甚至与曾经的敌人和解,但是他就是不与自己和解,在生命最后一刻,他都让意念控制身体。

观克里斯朵夫一生,他就是个斗士。他不停地转换目标,但每一次都针砭时弊。在德国小城,他极力攻击德国同行的因循守旧。在巴黎,他痛感于法兰西民族的萎靡不振。随着年纪的增长,他评判的烈度有所降低,但深度却从不下降。他不同于唐吉柯德,虽然也是一人面对着大风车冲锋,但是他就如敲击大铁球的小木杵,慢慢地让铁球震荡起来。更难能可贵的是,当他功成名就的时候,他敏锐地感觉到,自己也逐渐成为后来者进步


的障碍,他先是想融入后来者,当不能融入时,他鼓励后来者攻击自己。一切阻碍社会前进,阻碍后来者进步的,都是他的敌人,哪怕这个敌人是他自己,他也绝不宽容。 作者罗曼罗兰是法国人,但是他所选择的主人公却是个德国人,缘由在文章中揭示的明明白白。他希望糅合法兰西的自由开放和德国的刚勇雄健,诞生一个优秀的民族,作为西方文明前进的载体。而要前进,就要打倒阻碍前进的所有障碍。所以在罗曼罗兰的笔下,克里斯朵夫才要不停地战斗,与固步自封斗,与萎靡不振斗,与权威斗,与自己斗。只有斗争,才能打破一个又一个枷锁,让前进的流水畅通无阻。然而,归根到底,所有的一切,最终都要归结到自己。如同中国古人所说,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只有不停跟自己斗争,时时审视自己的内心,不要被过去的荣光蒙蔽双眼,也不要为过去的错误懊悔不已,永远向前看,敲碎过去的自己,再从中捏合起新的自己,不停向前,让这样的每个个人,构成人类不断进步的集合,永不止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a19e26574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0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