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在中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中的作用

2022-09-11 23:04: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庭教育在中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中的作用》,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中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家庭教育在中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中的作用

朝城镇中心初级中学 郭春兰 2014-5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让孩子终身受益。中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学生仅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不全面的,要让孩子成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成绩优秀的中学生,家长必须培养孩子养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为他们将来走向成功人生奠定基础。初中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其他方面就无从谈起。中学生应养成四个方面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一是文明卫生习惯。通过教室卫生保洁和校园整洁,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文明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二是按时作息习惯。按时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按时就寝习惯。走读生要按学校作息制度自觉作息,住宿生要在老师的督促下按时作息。按时就餐习惯。教育生不挑食,不偏食,吃饱,吃好,注重营养卫生和均衡。三是勤俭节约的习惯。学校应该教育学生节约每一粒粮食、每一张纸、每一分钱。四是热爱劳动的习惯。大多数孩子,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袜子、洗手绢、懒得收拾桌子,甚至懒得洗脸、洗脚、刷牙,似乎他们与劳动无关。长辈的辛苦劳动在他们眼中就是应该的,享受思想由此而生。

2、良好消费习惯的养成

合理消费,其实就是适度消费,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与他人盲目攀比,精打细算,不浪费金钱。要学会预算,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费;要注意节约等。良好的消费习惯是学生通过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进行理性控制而养成的。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如果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各种消费欲望,不能对孩子的各种消费要求加以控制,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任性、自私的不良习惯。因此,家长从小就要教育孩子养成正确的消费观,理性的对待孩子提出的消费要求,避免使孩子养成相互攀比的不良习惯。家长把自己工作劳累、赚钱辛苦的一面展示给孩子,使孩子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学会节约,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为以后独立面对生活奠定基础。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行为习惯是个人与环境、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不少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存在许多不良习惯,由于从小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健康的发


展,同时导致教学效率低,老师教育工作被动。这些问题必须分析矫正,否则,会耽误孩子们一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言谈举止、接人待物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这方面的习惯形成。因此,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孩子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优良品质,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文明规范的行为举止,热心助人、善待弱者的良好修养,不怕挫折、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做事专心、诚实守信等良好习惯的中学生。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当代中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

4、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中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科学分配时间,做事有始有终,积极主动阅读和自学能力等方面。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中学生发展的动力,没有动力,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影响到中学生潜能的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长时间培养逐渐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良好的环境。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这样的环境,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让家庭成为适合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场所。

5、良好人际交往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包括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平等和谐与人相处,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等方面。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就会为自己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在愉悦的环境中心理上没有压力,身心才会放松,有可能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取得人生的成功。

为了中学生能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就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中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中的作用,为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有利于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

我们的祖辈十分注重学习环境对行为习惯的影响,“昔孟母,择邻处”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当一个班级有了良好的班风,那些个别的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良好有效的方法。班主任在建设班风班貌时一定要用心思,花功夫,基础打好了,对后面的班级管理有很好的帮助。环境影响人的习惯,孩子长期生活在某一特定环境中,就会养成与环境相适应的习惯。例如,家长做事邋遢,孩子就会丢三落四;家长礼貌待人,孩子就会彬彬有礼;家长作息有规律,孩子就会早睡


早起;家庭气氛和谐民主,孩子就会乐观开朗。

2、要有足够的耐心,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望子成龙的心情人人都有,但操之过急是不会达到预期目的的,不能指望中学生在一夜之间养成好的习惯。良好习惯是经过多次反复逐渐形成的,有的是从不良习惯转变而来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面对孩子的不良习惯要冷静处理,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循序渐进、耐心指导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3、及时诚恳地称赞和鼓励孩子的良好表现

实验证明,在称赞和鼓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比那些在冷漠和指责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有自信心,更有责任感,思维敏捷,做事有主见,心理更健康。称赞和鼓励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是促使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例如,当孩子把试卷拿回家,即使分数不理想,只要有进步,家长就应当即称赞孩子,并且是要发自内心的称赞,让孩子感觉到家长是在真心的表扬他,这样就会增强孩子对学习的信心,促其上进,养成喜欢学习的好习惯。

4、家长的日常行为习惯对孩子具有示范作用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某些习惯可以在他们孩子的身上找到。因此,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改掉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避免把这些不良习惯传染给孩子。用好的思想、品质作风去熏陶和影响孩子,处处做孩子的表率,给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好的示范作用。例如,家长习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看电视时也不会坐在沙发上;家长喜欢读书看报,孩子也会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长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也会孝敬他们。

5、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家长要以诚恳的态度,恰当的方式指出孩子存在的不足,晓之以理,使孩子清楚错在那里,明白怎样去做。当孩子看到家长态度诚恳,尊重自己,就会认真听取家长的教诲,不会产生逆反心理,真心反思,自觉改正不足,养成良好的习惯。事实证明,中学生良好的习惯出自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了孩子的今天和明天,家长要为中学生创设有利于养成良好习惯的家庭氛围,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中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中的作用,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自尊自爱、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为他们迎接未来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9f10d3acf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