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芣苢》资料库》,欢迎阅读!
《芣苢》资料库
作家作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是“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按音乐及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指十五国风共160篇,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是周代贵族所作的乐歌,也有一部分民歌。“颂”分“商颂”“周颂”“鲁颂”,共40篇,多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背景资料
《诗经》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和许多人的增删、改订而成的。《诗经》的作者身份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本流传于民间的歌谣。关于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采诗”,即由朝廷派专人收集各地民歌。至于最后编写,更是无可考了。 相关链接
《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及内容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地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比兴手法的运用,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诗经》的语言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联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此外,《诗经》中有的句句押韵,有
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已经具备了。
说字解词 重点字
芣(fú)苢(yǐ) 掇(duō) 捋(luō) 袺(jié) .....襭(xié) .形近字
luō(捋)胡须 河liè(埒) 袺(jié)之 桔(jié)梗 .词语解释
薄言:“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 有:取得,获得。 掇:拾取,摘取。 捋: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多义词 薄:
薄言采之(助词,无实义) .
薄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妄自菲薄(动词,轻视、看不起) .言:
薄言采之(助词,无实义) .凡六百一十六言(名词,字) .焚百家之言(名词,著作,文章) .载笑载言(动词,说) .比:
竿晴日舞比邻(动词,并列,排列) .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动词,靠近) .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动词,比较) .诵读佳句
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苯首,薄言有之。 2.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3.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5.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借老。
——《诗经·邶风·击鼓》
6.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文白对译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芣苢:车前草。采采:茂盛的样子。薄言:“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有:取得,获得。】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掇:拾取,摘取。捋: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衣襟兜起来。)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袺:提起衣襟兜东西。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9e8b47924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