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区康复工作知识》,欢迎阅读!
社区康复工作知识
1.什么是康复?康复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康复是指采用医学的,工程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教育的各种手段,使残疾人的功能恢复到尽可能好的水平,以便在身体,精神,社会活动,教育教育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回归社会。在工作实践中,康复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康复也就是“全面康复”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狭义康复则指医学康复。
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从实际出发,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以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并开展康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服务。
2.康复的基本途径和主要环节有哪些?
康复的基本途径有机构康复,社区康复,上门服务。机构康复是指利用先进的设备和较高的专业技术,对残疾人开展身体功能,心理疏导,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康复,一般在综合医院的康复科或专门康复机构(康复医院或康复中心)进行;社区康复主要利用基层社区内的卫生,民政,教育,残联等有关部门和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设施等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多种康复训练与服务;上门服务是介于机构训练和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之间的一种服务形式,指医疗或康复机构和社区的康复资源,为辖区残疾人提供上门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的主要环节包括:确定康复训练对象→进行初次评估→制定训练计划→实施康复训练→进行中期评估→继续康复训练→进行末期评估与总结。
3 . 什么是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础地开展残疾人康复的一项工作。1994年,联合国教课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表了一份关于社区康复的意见书,对社区康复做了如下解释:“社区康复是属于社区发展范畴内的一项战略性计划,其目的是促进所有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以实现机会均等、及其亲友、所在社区以及卫生、教育、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社区康复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残疾人康复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政府领导下,采取社会化工作方式,将社区康复工作融于社区建设规划,纳入相关部门业务范畴,充分调动社区内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文化的资源,以街道、乡镇为实施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的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支持、知识普及、用品用具以及康复咨询、转介、信息的多种服务。
4.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由于我国残疾人数量大,分布广,经济条件有限,因此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社区康复服务满足残疾人的全部康复需求。“十五”期间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着重解决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提供的康复服务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康复医疗服务 主要为残疾人提供诊断、功能评定、康复医疗、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和转诊服务等。
(2)训练指导服务 主要包括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制订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法、指导使用矫形器和制作简易训练器具、评估训练效果。
(3)心理疏导服务 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4)知识普及服务 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5)用品用具服务 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选购、租凭、使用指导和维修的服务。
(6)转介服务 掌握当地康复资源,根据残疾人在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及用品用具等方
1
面不同的康复需求,联系有关机构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转介,做好登记,进行跟踪服务。
5.残联在社区康复服务工作中应发挥什么作用?
残联在社区康复服务工作中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共同推进的社会化工作机制;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逐步建立机构为指导,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康复训练服务网络,使残疾人普通得到康复服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总结推广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工作模式;组织技术指导组不断提高训练与服务质量。具体应做好:组织康复需求调查、人员培训、知识普及、社会宣传、督导检查和考核验收;进行转介咨询服务,登记统计;知道肢体、智力、精神、视力、听力语言残疾人康复和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工作;发挥残疾人组织及专门协会在社区康复中的作用,“拾遗补缺”地开展社区康复其他工作。
6.在社区进行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有哪些步骤?
区、县残联牵头,协调卫生、民政、教育、统计、妇联、计生等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辖区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工作,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入户调查内容、表格填写和统计汇总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街道、乡镇残联组织医务人员、教师、志愿者、残疾人工作者、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人员,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康复需求调查,掌握残疾类别、残疾程度和康复需求等情况。具体步骤如下:
(1)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做好调查前的宣传和发动工作。
(2)制定社区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方案,明确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调查目的和对象、调查的方法和程序等。
(3)组建康复需求调查组,培训调查人员。 (4)做好各种表格及调查工具的准备工作。 (5)做好社区有关部门接待及残疾人家访工作。 (6)对调查工作的督促检查和统计汇总。
7.社区康复员具备哪些条件?
社区康复员主要指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主任,社区和村卫生站的医务人员,学校教师,民政、教育、计生、妇联等系统的基层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热爱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富有爱心。 (2)了解当地康复资源和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
(3)掌握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残疾的识别,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如何提供服务、记录和评估的方法,简单实用训练技能,家庭康复护理,简易康复训练器具的制作及咨询转介等知识。
8.残疾人及其亲友如何参与康复训练?
首先应从感情上对残疾人予以支持和理解,使其感到家庭和亲友的关爱及依恋,并及时引导残疾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如何内疚、焦虑、失望等,帮助增强战胜残疾的信心和勇气。因为,只有在健康、良好的心理状况下进行康复,训练效果才可能最理想、有效。
由于残疾人亲友最了解残疾人,也是康复训练全过程最忠实、可靠的督促、监护和辅助训练人,因此,应积极配合和参与医学康复人员制定康复目标、进行康复评估、实施康复训练计划,并应尽可能多的利用各种方式学习与其残疾有关的医学、康复理论知识和训练技能,有条件的话最好能接受专业的培训指导,以便掌握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技术,在家庭和社区中帮助残疾人进行长期的康复。
残疾人亲友还应学会观察残疾人的一些常见病情及残障变化,在训练中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和向康复人员报告,以避免因某些病情发生变化,却未能及时报告、处理而导致残障程度加重和出现意外,如脑血管病后遗症再次发生脑梗塞或脑出血等。另外,在协助康复人员实施康复训练时,应做
2
到耐心、细致,既不能急于求成,也应适当调整训练速度,以保证其训练效果。特别要提请注意的是训练中的安全保护措施非常重要,残疾人在家庭使用的专用康复设施一定要牢固,并经康复人员认可,以防止残疾人在训练时摔倒和发生意外。
9.什么是盲人行走训练?
盲人行走训练是康复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工作的基本内容就是训练盲人依靠听力、借助辅助工具学会独立行走。盲人借助的辅助工具主要有盲杖和导盲犬,其中,使用盲杖最为普遍。
20世纪90年代,我国曾多次举办过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师培训班,为盲人回归社会,实现“平等·参与·共享”创造了条件。
10.训练盲人使用盲—行走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1)选择盲杖
盲人独立行走要依靠听力和和盲杖,因此,选择一个适合自己使用的盲杖至关重要。标准的颜色为白色,手柄下方10厘米处有红色标志;既盲又聋的人,应使用红白相间的盲杖。 (2)正确握杖
根据自己的习惯,可选用右手或左手持杖,将拇指放在杖的里面,食指延伸贴在盲杖上,其他三个指头在杖的下面弯曲,轻松握住。 (3)盲杖的位置
将盲杖放在身体的正前方距脚尖约1米的地面上。 (4)手腕动作
持杖行走时,将肘部稍微弯曲近身体。握杖的手最好保持在身体前方的正中央,这样可以使走的方向正直。要用手腕控制盲杖左右摆动,使盲杖的下端在身体前方左右均匀移动,不要移动整个手臂。 (5)摆动幅度
行走时,盲杖在地面上左右轻轻摆动,摆动的幅度,要比身体略宽些,以确保前方路面没有障碍物。盲杖的下端不可从一面跳向另一面,而应在地面上划动,否则容易漏掉地面上的障碍物。 (6)协调步伐
盲杖向左摆动时,要迈出右脚,反之,盲杖向右摆动时,要迈出左脚。 (7)如何识别和绕开障碍物
识别盲杖碰到的障碍物,应用另一只手顺着盲杖轻轻滑下,直到触摸到物体;如要绕过障碍物,应先用盲杖探出一条可以行走的路。上下楼梯时,可先用盲杖下端敲击台阶边缘和探察台阶的高度、宽度,然后再行走、沿草地、篱笆、墙壁边缘行走时,要先用盲杖触其边沿或壁,然后反复摆动,探出道路,便可行走。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9e4a806844769eae009ed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