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袁腾飞讲宋明理学》,欢迎阅读!
【袁腾飞讲宋明理学】这个理学它为什么产生以及它有什么特点,宋明理学的产生是儒学的一种复
兴,它是针对佛学和道教的兴起,儒学示威的情况下,做的一种反动 所以一种复兴,那么佛教和道教,它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构成了冲击,那么宋明理学又在哪些方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所以这就是我们这一课要掌握的两个主要内容。首先我们来说第一个问题,就是教材上讲的三教合一的问题。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我国,然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候就在中国迅速普及开了,道教大概也是在东汉时期,是我国本土土生土长的宗教,那么特别是佛教 。因为佛教它宣扬三世因果,就是人有过去 现在 未来三世。所以它的教义是劝人行善 做好事 苦修,然后以求来世的解脱,因此这个宗教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在东晋十六国,还有南北朝对峙,当时社会大动荡 ,老百姓流离失所 苦不堪言,不知道应该怎样去摆脱这一切。生活在这么痛苦的一个环境当中,怎么样去摆脱。所以佛教的流行就迎合了百姓的这种需要,使老百姓看到我今生痛苦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前世犯下的杀(戮)或者我造了孽,那么我只要今生行善 苦修,那么来世我就能够(往升)极乐,我就能够摆脱这一切痛苦。因此这样一来的话,佛教在中国大地就广泛传播。我们看唐朝人写诗’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那就是说佛教在南朝传播得非常快,不但在南朝传播得快,北朝也一样。我们看到中国的几大著名的石窟,比如像敦煌莫高窟,像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些个石窟大多开凿于魏晋南北朝时代。所以佛教的发展 佛教的盛行对儒学肯定是有一个很大的冲击。那么佛 儒 道这三教是一个什么关系?有人讲 说儒家修性不修命,就儒家它是让你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是让你做一个正人君子,所以它对生命并不是很看重。我们看孟子讲“生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所以生命跟忠义 跟忠孝节义比起来生命不算什么。所以我们看中国历史上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这些个忠臣义士们像岳飞 文天祥,面临着生命跟义理的抉择的时候,都是毫不犹豫地做到这点“舍生取义”。所以儒家修性不修命,道家修命不修性,那么道家你信奉道教,它的终极目标要干什么呢?要成仙 我要白日飞昇,这辈子我就能够成仙,只要我修炼,更多的方式就是通过炼丹,炼制仙丹,服了仙丹之后长生不老 白日飞昇,而且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只要我一人得道,亲戚朋友什么的全都跟着我上天,所以它是这样的一种主张。但是我们知道人不可能真的成仙所以道教更多的是流行于上层统治者上层,我们看历史上有很多的帝王,比如像秦始皇 汉武帝,包括清朝的雍正皇帝他都是崇信道教,迷恋 迷信金丹,像雍正皇帝就是服食金丹才死的,所以儒家修性不修命,道家修命不修性。这个里边就有一种缺失,什么缺失呢?就是说人的终极关怀的问题,你比如就是有人问孔子,我们讲 子不语怪立乱神,有人问孔子,就是我死了之后我的灵魂怎么样,孔子不给你解答这个东西,那么总有人会想,我死了之后会怎么样?谁来解决了这个问题呢?就是佛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就使人看到了希望,而且就是说你今生你苦修,你来世(往升)极乐,这个极乐世界应该是单程车票,你去了可能就回不来了,所以来世什么样 谁也没有见过,所以它这个佛教的这种流行。那么对中国的儒家思想,中国儒家思想从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以来,成为中国思想的正统,统治思想的正统,但是宗教 佛教的这种流行,对它是一个严重的冲击,比如说统治者广修寺塔,那么就耗费了大量的钱财,甚至影响到了国家的行政。在中国古代的话,因为传统的农业社会,人口增加是好事,人口增加才能增加劳动力,这个是好事,可是你大量的人出家 出家无家,出家不能结婚 不能繁育后代,所以人口就要下降,人口下降 农业劳动力就要减少,甚至兵源数量也要减少,因此我们可以讲佛教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国家的政权的稳固既有有利的一面 使人人安于现状,也有不利的一面。所以我们看在唐朝开始,就有很多人提倡儒学的复兴 ,反对佛教,比如最有名的就是我们知道大文豪韩愈,因为皇帝要迎佛骨,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趾骨,要迎到陕西(狐奔县)法兰寺,结果韩愈谏迎佛骨 就让皇上不要迎这个佛骨,结果触怒了皇上,流放到广东的(潮阳)。所以那个时候的这些个儒学家们,就已经提出来,就看到了儒学(示威)的这种趋势,就提出来要反对佛教的流行,但是这个流行的势头你反对不了,所以怎么办?
北宋的(二成) 朱熹这些人就很聪明怎么办呢?把佛和道的思想吸收到儒教当中来,就形成了我们说理学的产生,三教合一。理学这个理字,就是吸收的道家的思想,我们教材上讲说这个(二成)先生,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天理而后有万物,这明显就是吸收了道家的思想,道家思想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而理学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哪些地方吸收了佛家思想呢?就是在理学家当中他提出来了存天理 灭人欲,把天理跟人欲对立起来,这很典型的是吸收了佛家的思想。我们在座的芸芸众生,
我们是生活在物质世界当中的人,红尘世界当中的人,所以我们比
就咱们进行攀比,一般来讲 就是比咱们有什么,所以咱们属于(贵)有派,我有什么 ,我有钱 我有房 我有车,我有一个好身体。咱们比的是有什么,而到宗教层次的这些人,他们贵无 他们比咱们没有什么,看破放下 四大皆空,这样的话,才能达到这种修行这种境界。所以像道家也好 佛家也好,为什么你要出家修行,你要抛弃一切功名利禄(名文利仰)之心你都要抛弃,你不抛弃 ,你不舍 ,你就没有得,你要把你的欲望克制住,你的贪 嗔 痴,这些欲望都要克制住,然后你才能够达到修行 入涅盘,然后(往升)极乐,你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所以它理学思想里讲的“存天理 灭人欲”为什么要灭人欲,典型就是吸收了佛家的思想,至于到后来()心学,那更是把佛家的思想吸收到极致,它吸收佛家的什么思想呢?就我们教材上讲佛家主张心外无佛 即心是佛,佛是你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你觉悟了 你就是佛,你没有觉悟 ,你就是普通的众生,所以佛家它实际上就教人去妄想 去执着,把这些个东西放下,然后心地光明坦荡的 ,这样的话你修炼成佛。所以这个心学 ,它为什么认为心外无物,就是说你一切的智慧也好,你一切的理论
就是伦理 天理也好,都在你的心中 吾心即宇宙,为什么他有这种主张。其实他也是把佛家的思想吸收,然后发展到极致,这也证明儒学在佛 道的冲击下,它自己本能地做的一种反应。因此从唐宋以后,宋明理学兴起以后,实际上中国这种三教合一的这种趋势,就越来越明显了。尤其是我们看今天,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很多庙宇里面,老子 孔子 释迦牟尼
他都一样 一样地供奉,因此中国的这种独特的宗教文化,这在世界上也是非常罕见的,所以我们今天讲宋明理学,就是这一课难点很多,理论很强 很空,我们主要就是掌握这两点,佛教 道教,在哪些方面冲击了儒教,然后理学又吸收了哪些佛 道的思想,而形成了这么一种新儒学,把这两点掌握,那么这一课书的难点也就突破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9e06f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