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第一单元 旅游概述 任务一》,欢迎阅读!
古蔺县职业高级中学校教案专用纸
编写日期 教学内容
年 月 日
课时
2节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第一单元 旅游概述 任务一 旅游的产生
1. 了解旅行导源于迁徒活动。 2. 明确旅游起源于旅行。 3. 掌握旅游产生的基础条件。
4.能够理解“导源”和“起源”的词义。 1. 旅游和旅行的关系 2. 旅游的诞生
1. 旅游的产生源于意识、精神和经济发展
2. 旅行的导源、旅游的起源、旅游的诞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讲授、讨论
教学准备
教
学
设
计
一、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好,清点人数
二、导入
1.从问答学生为什么选择旅游专业开始导入。因为,总有极个别学生认为学旅游就可以工作后到处旅游。这时,反问“除了类似高级国际私人导游、邮轮工作人员,真正有这样上班(领着钱)即是旅游的工作吗?”(学生会会心地欢笑) 2. 本来,此任务的导入题目是“有一种工作叫作旅游”或者“有一种工作叫旅游”。但容易引起歧义,因而,教材印刷为“有一种工作叫做旅游”。
三、授新:
1.任务一 旅游的产生
萌芽 ——产生 ——发展 ——成熟
—、旅行源于迁徙活动
迁徙:空间移动 自然行为 被动 旅行:空间移动 自由行为 主动
想一想,远古人类生活艰难的原因是什么?迁徙中都是苦难吗?(学生讨论回答)
采猎活动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最直接,最大特征就是“季节性的迁移和集散”
二、旅游源自旅行
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三次社会大分工是马克思主义所使用的名词。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该事件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新石器时代的三次重大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农业部落和游牧部落从狩猎、采集者中的分离;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手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分离。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商人阶层的产生。
商业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并促使有自觉目的的旅行活动萌芽
教
学
设
计
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目的:获得利润 功利性活动
4.“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目的:消遣娱乐 非功利性活动
标志着旅游的诞生,意味着旅游与旅行的分离,实质上是具有现代旅游意义和本质特征的古代旅游活动
想一想,什么样的古代商人才会进行“享乐旅行”
说一说,社会分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为什么?
三、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人类具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而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是文明社会的产物,即形成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阶级社会中,并首先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出现。
想一想,阶级社会中的人类有了哪些思想意识上的飞跃?
四、小结
五、作业
课后反思
教研组查阅情况 组长签名 查阅时间
年 月 日
教导处查阅情况 教导主任签名 查阅时间
年 月 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97433c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