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审美自律 教案》,欢迎阅读!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第五课 审美自律1
【 课 型 】讲授课 【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2.了解中国绘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 2.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教学过程:
1.导入:音乐导入
周杰伦《兰亭序》引导至王羲之《兰亭序》 活动一:填字游戏: 找位置
2.欣赏王羲之《兰亭序》
提问:一样的“之”字是否可以互换位置?为什么这些“之”字呈现出不同形态?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书法讲究气韵,兰亭序一气呵成,自然随意,适情适性,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当时艺术家的情绪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其中,正因为如此,它是不可重复的。形成了独立审美和个人风格。不愧为“天下第一行书”。
3. 视频解析
兰亭备受推崇的原因,真情流露的表达,是人们所向往的,当艺术家的内在感受与外在环境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引出课题《审美自律》
4.山水画
山水画的空间表达——三远法,结合数学科的坐标帮助理科生理解山水画里的空间
概念。
活动二:练一练
对比《早春图》和《潇湘奇观图》提问:比较作品给你什么不同心理感受? 5. 文人画
绘画对文人来说不是谋生手段,而纯粹成为一种对美的内在抒发,个性表达,没有外在的目的。这就是艺术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变化,即审美自律。
课堂小结:由学生自由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9606cf33968011ca2009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