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影子银行的杠杆及其监管对策3800字》,欢迎阅读!
浅谈影子银行的杠杆及其监管对策3800字
自2008年美国由次贷危机进而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一词就成为学界的一个高频词汇,对于影子银行的讨论也成为学界的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对于影子银行的定义,各大金融机构和诸位学者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笔者将对此进行梳理,并给出一个清晰简明的定义。对于学界某些学者认为影子银行在我国的杠杆已经很高的言论,笔者将从我国影子银行的形成机制、发展历程及实际现状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进而与国外的影子银行杠杆予以对比,发现我国影子银行的杠杆并不是如某些学者所言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对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及政策的建议,学界也是众说纷纭,笔者将从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角度予以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一些监管及政策建议。
影子银行 杠杆 监管 政策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国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而面对这些问题,不同的学者也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尤其是对于影子银行的杠杆问题以及其监管对策。基于此,笔者将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此进行梳理,并结合我国影子银行的特点对此进行回答。 二、影子银行的由来及其定义的梳理和其发展现状 (一)影子银行的由来
欧美等国家的影子银行是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金融监管相对宽松,金融创新异常活跃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以资产证券化为其主要表现形式。最早“影子银行”一词(即“shadow banking system”)也是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McCulley提出的。而我国的影子银行的产生却与之不同,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是由于金融市场监管较为严格,金融市场并未完全放开,传统的金融行业或金融业务无法满足现今的金融市场需求,从而倒逼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规避监管将表内业务表外化,进而形成现今的影子银行体系。 (二)影子银行的定义梳理
上面提到,影子银行一词最早是由McCulley(2007)提出的,他认为影子银行就是那些不受金融机构监管或监管较少的拥有较高杠杆率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随后美国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也于2011年发布了《影子银行:范围划定》报告,报告中指出影子银行其实就是传统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相关金融机构和活动的信贷中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影子银行的界定则是通过列举法的方式,其指出影子银行主要是由非正规金融部门(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信用担保公司、民间借贷等)、私募股权和理财产品等组成。 以上都是国际上对影子银行的一些界定,其实它们并不适用于中国影子银行的界定,中国的影子银行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巴曙松[1]认为影子银行可以从四个不同的口径加以界定:一是最窄口径,把影子银行分为信托公司和银行理财业务。
二是较窄口径,认为影子银行包括最窄口径加上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三是较宽口径,主要是较窄口径加上银行同业业务、融资担保公司、委托贷款等表外业务、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四是最宽口径,包括较宽口径加上民间借贷。根据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可知,其将影子银行划分为不持有金融牌照而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主要包括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不持有金融牌照而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主要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机构持有金融牌照却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主要包括资产证券化、部分理财业务等)。
通过上面对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和机构关于影子银行定义的梳理,再结合影子银行本身的主要特点,笔者认为影子银行就是一些监管不到位或监管缺失,具有金融“脱媒”特点和信用创造功能的信用中介机构和相关业务的总称。 (三)我国影子银行的现状及其规模测算
我国影子银行的现状是现在正处于一个初级快速发展阶段,对于资产证券化等高杠杆领域的创新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但究其规模而言已经到了一个庞大的规模,而且这一规模还有继续发展的势头。关于影子银行的测算,不同的学者可能会得出不同的测算数据,这是由于不同的学者对于影子银行的测量口径不一致所导致的。在此笔者就影子银行的规模测算借鉴了封思贤、居维维、李斯嘉的《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2]中对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的测算数据,数据表明自1991年以来,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在1991年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只有1.03万亿元,到2012年时已增至35.3万亿元,22年间规模增长34.27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43%。这充分说明,影子银行已成为影响金融稳定的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 三、影子银行杠杆的形成机制、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及中美国影子银行杠杆的对比
(一)以传统商业银行内生的影子银行为例分析中国影子银行杠杆的形成机制 商业银行内生影子银行的杠杆主要来自传统商业银行的资产表外化。由于表内资产具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因素,一般受到监管部门的资本充足率、存款准备金等各方面的监管,所以传统商业银行的杠杆得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然而传统商业银行为了规避金融监管,获得更高的收益等种种目的,会将表内资产表外化。比如:商业银行会将一些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以资产证券化的形式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ABS),然后就可以做成担保债务凭证(CDO)、CDOs等等,从而影子银行的杠杆就被慢慢放大。而传统商业银行通过出售金融理财产品,将储户原本用于储蓄的资金用于投资有价证券等,则不会形成太大杠杆率。 (二)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体逐步得到了确立,然而在金融领域却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完全放开,金融监管及相关政策制度还比较严格,中小企业等资金需求方长期受到抑制,这为影子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源动力。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资本市场近几年来一直比较低迷,投资者的投资渠道还比较单一,尤其自2010年以来CPI的暴涨,与同期的银行一年期定期利率相比,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竟是负利率。为保值增值,投资者也只有转向银行理财产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民间借贷等影子银行体系了。因此,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甚至有学者指出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已经超过GDP的一半了。 (三)国内外影子银行杠杆的对比 通过上面对我国影子银行杠杆形成机制的探讨,并结合其发展历程和现状的认识,我们可以知道尽管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已经比较庞大了,但是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影子银行的主体主要集中在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和民间借贷等方面,杠杆并不是很高。而国外的影子银行体系则不同,由于其资本市场较为发达,影子银行主要表现为资产证券化产品,通过上面的杠杆形成机制分析,理论上其杠杆可以被无限放大。同时,我们借鉴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与成都分行调查统计处联合课题组的《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及外延》[3]中的关于国内外影子银行杠杆率的数据观点,其认为国内影子银行体系的杠杆率在10倍以下,而国外影子体系的杠杆率则在20倍以上。这也可以从一定程度说明我国影子银行的杠杆并不是很高的观点。
四、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评价及其监管政策建议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传统商业银行贷款人的作用,满足了某些实体经济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发挥了市场配置资金的作用,推动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有利于金融产品的创新。但是其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也渐渐地累积加剧,对于国家的货币政策也具有明显的削弱作用。由于影子银行的期限错配、监管不到位和信息披露不完善等特点,其所引发的流动性风险、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了。
所以对于影子银行我们要有一个辩证的认识,对于其发展,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完全取缔,而忽视其积极作用,但也不能任其发展,看不到其所带来的风险。我们所要做的是尽快的将影子银行的发展阳光化,将影子银行的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对于影子银行的治理,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一是加快利率市场化的金融改革步伐,通过利率市场化来实现资金的导向,为民间投资寻找一个更好的投资平台,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二是尽快填补影子银行相关法律空白,为影子银行的监管提供法律依据,同时也让影子银行的发展做到有法可依;三是建立健全影子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减少各方的信息不对称;四是建立健全影子银行系统内部的“防火墙”机制,建立健全影子银行相关预警机制,对易引发重大金融安全事故的,应予以重点监控;五是推进我国全面的信用体系建设以及相关失信处理机制;六是加强“一行三会”等监管主体的协调,建立健全相关协调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应从金融结构演进角度客观评估影子银行[J].经济纵横.2013年第4期.
[2]封思贤,居维维,李斯嘉.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4年7月第29卷第4期.
[3]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与成都分行调查统计处联合课题组.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及外延[J].金融发展评论,2012年8月25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94108c55d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