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黄牛现象的经济学分析》,欢迎阅读!

黄牛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孟繁锦,王琦
来源:《新经济》 2016年第16期
孟繁锦 王 琦
摘 要:黄牛现象是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本文以经济学的视角,分析黄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利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黄牛现象、黄牛群体进行了博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治理黄牛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 博弈论 黄牛
一、引言
2016年1月27日,一条新闻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北京黄牛将300元的专家号以4500元出售,且态度蛮横,威胁表达不满的排队者,令其敢怒不敢言。在法制化的今天,即使医院挂号实行实名制,黄牛现象依然遍布社会,在医院门口、剧院等场所都可见到黄牛党身影,这一群体的行为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危害,且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针对黄牛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治理黄牛现象进行研究。
二、黄牛现象的产生原因
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即人的行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据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公安机关抓获的黄牛不法分子的资料分析,黄牛党多数为社会无业人员,包括原籍失地农民、下岗或失业人员、有前科的罪犯以及社会闲散人员。黄牛党社会生产能力和自身工作能力较低,很难找到薪水较高的工作,黄牛成为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选择,可以在付出较少体力、智力成本的情形下获得较高的收益,符合经济学“理性人”假设。
从成本角度看,黄牛是低成本工作,其经济学成本有:①被抓获后受惩罚而付出的成本;②从事违法行为的心理压力成本;③时间成本和垫资后交易失败的成本。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被抓获后受惩罚而付出的成本。黄牛屡受打击仍顶风作案,和处罚力度小相关,通常被抓后仅处以拘留十五天以内,对于发生冲突情节过重的才追究其刑事责任,所以违法成本较低。
第二,心理成本。通常黄牛会选择家乡以外其他城市从事黄牛买卖,不会在亲戚朋友圈中透露,即使被抓拘留,也不会有太多熟人得知,所以其违法行为发生时的心理压力成本较小。
第三,时间成本和垫资后交易失败的成本。以医院的黄牛为例,选择黄牛这一身份作为职业的大多数人都会对相对稀缺的医疗专家资源以提前挂号等方式进行提前抢占,由于类似资源的稀缺性,这些黄牛拿到的号基本会售空,留有剩余的情况极少,对其整体收益影响不大,所以这方面的成本也较小。
从收益角度来分析该现象,经济学中的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众多新闻媒体都曾披露黄牛这一“职业”的货币收入往往高于普通的白领,因此其金钱即经济方面的收益较高。尽管做黄牛无法得到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但其金钱收入很高,其获得的效用总体较高。
由此,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综合分析,黄牛的各种行为符合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在找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今天,这一群体数量有增无减,因而该问题屡禁不止。
三、黄牛现象理论分析
借助博弈论这一工具对黄牛现象进行分析,该现象是涉及执法机关和黄牛的两方博弈,由于消费者往往只能对黄牛妥协,所以可以不考虑其与黄牛之间的博弈。现假设,执法机关抓获黄牛的概率为p,未能抓获的概率为1-p,抓获黄牛后对其进行罚款数额为E,在发现做黄牛的现象后抓获黄牛需要付出的成本为C2,同时,社会人员选择做黄牛的概率为p2,不做黄牛的概率为1-p2,被抓获后付出的总成本为C+E,黄牛通过卖票获得的收益为G,不从事黄牛行业而改做其他行业的收益为G1。根据前文分析,有G>G1。综上所述,社会人员选择做黄牛的收益为:(G-C-E)p+(1-p)G=G-pC-pE,不做黄牛的收益为G1,执法机关抓获黄牛的收益为p2*(E-C2),未抓获黄牛的收益为-p2*C2。
因此,该博弈的均衡状态为:G-pC-pE=G1以及pE=0,当G-pC-pE>G1时,社会相关人员有选择做黄牛的激励;否则,社会相关人员有选择不去做黄牛的激励。当p2*E>0时,执法机关有去主动对黄牛进行抓获的激励,否则,执法机关没有主动对黄牛进行抓获的激励。
由此可见,应尽可能减小(G-pC-pE-G1)的值,增大p2*E的值,这样有利于抑制黄牛的产生和执法机关增大打击抓获黄牛的力度。因此,应减小G、G1,增大p、C以及E的值,即:做黄牛的收益越小,被抓获得概率越大,被抓住后黄牛付出的成本越大,罚款金额越高,做其他行业而不做黄牛的收益值越大,越能抑制黄牛现象的产生。
综合模型进行分析,从增加C和G1的角度入手,可以通过对社会人员进行适度的道德教育和进行上岗能力培训的手段来进行,此外,抓获黄牛后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适度媒体上的公开以及通过增加其被抓获后的惩罚力度来实现C的增大。从增大p的角度分析,可以通过增加执法机关的监察和打击力度、在执法机关之中加入具有专业素质的审查部门以及通过宣传教育、匿名举报有奖等政策措施来鼓励群众积极进行对黄牛的举报以增加其查获黄牛的概率。从减少G的角度,可以通过增加社会整体就业机会,同时设立政策鼓励群众减少购买黄牛票的数量来减少社会人员做黄牛的相对收益。
四、政策建议
综合前文的分析,针对黄牛猖獗的现象,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增加对于黄牛的惩罚力度,一旦抓获黄牛,要对其处以大额罚款,提高其违法成本,降低其黄牛行为产生的几率。2.完善社会公众及媒体监督,鼓励公众加入抵制黄牛队伍,对举报黄牛行为公众发放一定奖金,并加大媒体监督力度。3.对潜在黄牛群体进行“抵制黄牛行为,拒绝做黄牛”的宣传教育,并提供就业培训,使其具备职业能力从事合法职业而放弃成为黄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8a8449d66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