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心理应激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4-04-07 04:18:2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军人心理应激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欢迎阅读!
应激,军人,应对,策略,影响
军人心理应激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摘要】军人属于高心理应激水平群体,应激反应所带来的身心变化会对军人完成任务的绩效、家庭生活、人际关系以及健康产生影响。军人应当通过认知控制、情绪调节、行为规划和人际关系调节等方式提高对应激的有效应对能力。 【关键词】军人;心理应激;应对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7-0281-02

军人的职业特性使他们比普通大众面临更多的心理冲突和复杂问题的考验,研究表明军人属于高心理应激的群体,心理应激水平高于全国成人常模。高度或持续的应激状态会对军事任务的完成效果、人际关系以及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提高军人心理应激能力是十分必要而有效的。 1.军人心理应激源

应激是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反应,又称应激反应。引发这种反应的来自外界或内部的刺激和情境被称为应激源。当前随着军队改革和大发展时期的到来,军事任务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执行任务的空间距离显著扩展、武器装备愈发先进精密、任务环境充满挑战、家庭社会关系相对孤立等都成为军人的心理应激源。 1.1 军事心理应激源

与其他职业相比,军人(特别是一线战斗部队的官兵)体现出自身独特的职业特点,任务中的突发事件使他们面临着较高的危险性,这是重要的应激源。并且这类应激源出现有较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很难进行预测和有效处置,产生的后果又比较严重,往往会对军人产生较大的心理创伤。另外,工作量繁重、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也是令军人处于应激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经常性的加班值班使身心持续处于高负荷的紧张状态,缺乏放松和调整,形成慢性应激反应。除此之外,由于改革带来的对军人知识和能力的挑战,让军人对自身业务素质、学历提升、知识更新等有了更高的自我要求,与此相关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也成为心理应激源之一。

1.2 军事心理应激源

军人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圈子较为狭窄,但他们也是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很多需求要在社会环境中实现,特别是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的状态下更加重了军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需求。然而当前普遍的现象是军人由于工作或任务两地分居、缺席家庭重大事件、与家人情感交流不畅、婚姻出现问题或者离婚、家属随军后在驻地没有亲属和社会关系、社交生活贫乏、家庭困难得不到有效解决、在驻地和家庭之间奔波等,这些因素都消耗着军人的心理能量。 2.应激反应的影响

人在应激反应的影响下,其认知、情绪、生理等都会产生一定变化,军人的应激反应具体会产生以下影响。 2.1 影响完成任务的绩效

研究显示,应激反应状态下会出现:(1)注意范围狭窄;(2)注意分散;3)记忆容量降低;(4)固着于过去经验。这会让军人在执行军事任务的过程中把一些有价值的重要信息不自觉的忽略掉,注意不能集中在完成任务上,而害怕失败或者恐惧等杂念会干扰正常的认知活动,对于高认知负荷的工作的干扰尤为突出。对于精密装备的操控能力会大大降低,由于生理反应造成躯体肌肉紧张、


动作僵硬,特别是精细动作很难确保完成质量,产生遗漏、错忘等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的错误,降低任务绩效甚至导致失败。 2.2 影响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

应激反应下的个体可能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变化,出现不安、忧虑、恐惧、愤怒、悲伤、亢奋等异常情绪状态,甚至会出现反常或暴力行为,这会影响正常的家庭关系和人际交往。由于缺乏对应激状态的认识和自我调控,处于应激状态的军人可能与他人缺乏有效地沟通和情感交流、对待家庭生活问题情绪急躁、在人际交往中对一些事情反应过激,导致家庭生活不和谐、人际关系紧张、严重者可能产生无力感或绝望感、逃避正常的社交和集体活动。 2.3 影响生理心理健康

个体在应激反应的过程中生理上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呼吸和心跳加快、胸闷气短、肌肉紧张抖动,下丘脑、垂体及肾上腺会紧急工作,如果应激反应剧烈或持续,内分泌系统会出现紊乱、激素分泌出现异常,机体不能正常运行、免疫力下降。可能表现为头痛、心率和血压变化、胆固醇增高、慢性胃病、厌食或心脑血管疾病。 3.应对策略

研究表明,个体是否产生应激反应取决于他自己认为是否有能力和资源去应对现在的应激情境。个体先评价潜在应激源是否会对自己产生威胁,如果存在威胁那么自己有怎样的选择去有效应对。因此,应激反应不是必然的,而是个体没有能力或缺少有效应对去掌控这种局面而使自己处在了应激状态下。可见通过自我调节系统,个体在面临应激源的威胁时控制自己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提高抗应激能力是切实可行的。 3.1 认知控制

认知过程是心理活动的首要环节,个体对应激反应、应激源采取积极合理的认知是排除压力的有效方法。个体要弄清应激反应发生的生理心理机制,对自己的目标和能力作出理性的评价,建立必要的心理准备和自信。其次,对专注力的训练是军人顺利完成任务的有效方法,在任务中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个体很容易被干扰,无法集中注意,消耗工作记忆中的注意资源。这就要求平时应当加强注意集中的练习,工作中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维专注于当前任务,从而降低不必要的焦虑,能有效提高表现水平。 3.2 情绪调节

情绪是个体对应激刺激的内心体验,是表达和反映个体内心的窗口。具有稳定而乐观情绪的人应激状态下的不良反应较少,行为能力也较强。首先,作为应激作用的个体,军人应当学会妥善处理心理冲突。在承受压力后,要及时妥善处置内心冲突,尽量避免消极情绪的滋生,降低焦虑、紧张情绪的表现,保持情绪的稳定,防止情绪失常、行为失控、举止失态。其次,军人要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当面对应激威胁时,冷静理智地把控态势、分析应激源、考虑后果影响。当情绪过于压抑时,可通过合理的宣泄途径,释放多余的心理能量,减轻心理负荷,恢复心态平衡。 3.3 行为规划

个体产生应激反应原因在于认为目标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所及,事实上人自身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如果将这些潜能唤醒和调动起来,一些看似困难的目标也会完成。如果觉得大目标遥不可及,可以现将其划分阶段,在初期完成小目标,制定完成目标的详细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克服不良


行为,让自己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接近目的地。目标的制定要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不能遥不可及但也不能过于容易,适度挑战自己的限度,从而不断进步。 3.4 人际关系的调节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庭氛围是提高军人心理弹性和增强抗应激能力的有力支持。人际交往体现在个体之间彼此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谐性等方面,把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有助于军人获得更多心理能量和资源。首先,为了建立广泛而融洽的人际关系,军人要注意个人的在交往中的形象,以轻松愉快的语言和语气交流,表现出坦诚的态度,尊重和理解对方,以积极的态度去带动他人或团队,取得大家的信任与支持。其次,应当客观评价自己,善于悦纳他人。军人应当客观了解自己的优势和问题,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原因,并且对待他人的不足也能宽容接纳,不斤斤计较。再次,不能忽视家人的感受,多于家人进行感情互动,相互倾听心声,增加彼此的理解和关心,消除误解。 【参考文献】

[1]宋国萍.军事应激下的认知工效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

[2]冯正直,戴琴.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200840(3). [3]祝筱姬,胡德忠,褚海波.飞行应激对飞行员生理和心理的影响[J].航空航医学杂志,2011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89e855612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3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