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将进酒》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将进酒
(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 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 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 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 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 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提及古来圣贤,表明诗人志向清高, 不愿意与俗人为伍。
A. 李白、岑夫子和丹丘生几个知己相逢千杯少,主人李白把珍贵的“五花马”“千金
裘'’换了美酒。
B. “钟鼓馔玉不足贵”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都抒发 了
蔑视权贵的情感。
C. 本诗通篇以七言为主,以三、五言句“破''之,参差错综,诗句以散行为主, 节
奏疾徐变化多端。
16. 简要分析以“君不见"开头的两个完整句子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案:
15. B①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前一个“君不见'强调黄河入海的自然永恒,后一个
“君不见"突出了青丝变白的人生短暂,在对比中奠定了全诗感伤的基调。
② 为抒发悲愁之情蓄势。运用比兴手法,引起诗人“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悲凉 之情,为诗歌抒发悲愁之情蓄势。(答“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黄河一去不回的气 势,头发变白的速度之快,在反差中表现时不我待的心理,为诗歌抒发悲愁之情蓄 势"也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两个“君不见"领起的内容,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引导 读者和诗人一起体悟人生易老,怀才不遇的悲愁之情。 【解析】15.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
B. “换了美酒"理解有误。原文中“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 万
古愁”,可知李白只是说要把五花马、千金裘拿出换美酒,表现其豪情。不是真 的拿五花马、千金裘换美酒。 故选Bo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作用的能力。 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 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 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又人生 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 情态宛如画出。在对比中奠定了全诗感伤的基调。
为抒发悲愁之情蓄势。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一一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 逝,又有反衬作用一一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 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 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839e321eb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