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需要事实更需要人文关怀》,欢迎阅读!
题目:需要事实更需要人文关怀
通俗地说,人文关怀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关注人的生存状况、生存价值和人生命运,尊重人的理想、个性与尊严、隐私,把人作为观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人文关怀应是媒体义不容辞的一项社会责任,应是衡量新闻作品优劣的一项硬指标。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尽管多数媒体口口声声高呼“关注民生冷暖”、 “倡导人文关怀”的口号,由于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意识的缺失,导致不少新闻作品频频出现违反人性、侵犯他人隐私与尊严、令人反感等不良后果。归纳起来,最为常见的情形大致有以下几种:
俗话说,一个典型一面旗,一位劳模一盏灯。典型人物报道作为我国新闻宣传战线上的一枚“重型武器”,在弘扬时代主旋律、引导社会舆论和理想信念方面,曾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不过,长期以来,社会片面倡导 “自我牺牲、乐于奉献”的道德理念,典型人物报道也总是被赋予过多的政治需求和说教成份,因此,大量报道树立起来的典型人物,多数仍未摆脱“高大全”的脸谱化形象,他们往往只有优点、不见缺点:理想崇高,形象完美;工作是骨干,道德是模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讲奉献、不计报酬;只谈工作、不会生活,只顾事业、不要家庭;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遇到危险挺身而出。如果被报道对象没有诸如此类的典型事例,有的记者不是进行人为拔高,也要挖空心思杜撰出来。 这样的典型人物报道,无形中把工作和生活隔裂开来,把事业和家庭、人性对立起来,对于读者来说,让人觉得难以理解,高不可攀,缺乏亲近感,甚至产生排斥和反感的心理。对于被报道对象来说,则毫不顾及其个人感受与心理压力,往往成为他们日后工作和生活的思想包袱和精神负担,甚至还会对他们和社会产生误导,误以为当了“典型”、成了“先进”,就应该牺牲家庭亲情、休闲娱乐、兴趣爱好等普通人所拥有的一切。数年前,被科学界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曾到武汉市硚口区与中小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一个中学生说,他看过一篇报道,说袁院士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非常敬仰。袁隆平连忙澄清:“一定别受误导,累倒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从来没有累倒在田里,那是耍笔杆子的人杜撰„„”
事实证明,采写典型人物报道也应该具有人文关怀意识,用常人的标准衡量典型人物,写出典型人物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这样既可亲可信,又挖掘出了真实的人性美。
突发性、灾难性事件报道:片面追求眼球效应,过度报道悲惨细节,时常违反人道主义原则 。在追求新闻真实性原则、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如何处置好灾难性事件新闻,好比是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出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的精神境界与职业操守。近年来,为数不少的媒体在愈演愈烈的新闻大战中,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人道主义立场。有的记者采访矿难、海难事件遇难者家属,伸出话筒问的第一句话却是:谈谈您失去亲人的心情,好吗?有的媒体报道性侵害案件,过细地描写受害者遭受侵害的全过程,对受害者的面部头像保护也不充分,简直就是又一次的精神折磨。有的媒体为追求煽情的情节、逼真的细节,刊出被大火烧
得面目全非的烧伤者、被重物压得血肉横糊的死亡者的大幅画面,其效果无异于一场视觉暴力。有句古话: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固然,能否在灾难性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最快发出、最能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是对新闻记者能力的一大考验。但在社会日趋进步的今天,人文精神更是用以考量新闻记者素质的一把标尺,用以度量媒体文明与成熟的一项“软实力”。因为只有饱含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才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只有拥有人文关怀意识的记者,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与景仰。
社会救助报道:带着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不尊重受助对象的家庭隐私与人格尊严。近年来,一些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对贫困家庭实施社会救助,或者年终岁尾向贫困家庭开展送温暖活动时,为扩大社会影响,往往都会邀请众多媒体进行采访报道。这原本无可非议,但问题是,为数不少的社会救助报道,不仅毫无保留地公布了受助者的姓名,而且总是喜欢把报道处理成这样的模式:领导发完长篇大论后,冲着镜头面带微笑,然后慢慢地将救助金送到受助者手中;或者在接过受助金的那一刻,给眼泪横流、不停感恩的受助者来个大特写。
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稍有良知的人都会心感不安。首先,救助贫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体现,是公平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部门的应尽职责,因此政府部门在实施社会救助的过程中,决不该带有施恩者的优越感;参与报道的新闻媒体,也决不能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审视被救助对象。其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与苦楚,可以说,贫困家庭由于长期处于艰难、困顿的生活状态,其心理比一般人更为敏感、精神也更为脆弱。如果媒体从业人员在处理社会救助报道时,毫不体谅贫困家庭的难处,毫不顾及其隐私,新闻作品就容易变成贫困者的“曝光台”,好比将其最脆弱的一面展示于众。
“接受救助为什么一定要上电视、上报纸?”越来越多的受助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是因为,缺乏人文关怀的社会救助报道令受助对象反感,而且这样的新闻常常给他们带来不快和不便。其实,媒体从业人员如果能胸怀人文关怀意识,多替受助者着想,我想曾经发生过的女孩两次拒绝接受社会救助的类似情况就可得以避免。比如,在采访之前,征求一下受助者的意见和想法;采用受助对象可以接受的报道方式和报道角度;见诸报刊时,受助者尽量采用化名;出现在镜头中时,尽量采用侧身或者在面部打上马赛克等。
新闻人同时也是社会人。因此,采访中,记者一定要学会以社会人的眼光思考问题,千万莫以新闻的名义,干扰了他人的工作和生活,侵犯了他人的隐私与尊严,伤害了他人的权益与感情。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更理当成为维护人的尊严的典范与标杆,始终谨记人道主义原则,为全社会特别是贫弱者献上真诚的人文关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81792c18bd63186bcebbc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