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以日常的生活实际为基础得出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即“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 并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个伟人来强化这种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核心,在基本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结论。同时对“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吗?”的教学时,不要使学生对亚里士多德产生片面的理解。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所涉及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初中生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水平,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理解作为依托,能够借助实验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材处理
结合实际,让学生回忆骑自行车滑行的情景,给学生留下“物体受力运动,不受力停止运动”的印象。利用多媒体展示“火车进站”“自由摆动的秋千”“地上滚动的足球”视频,思考:这些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止运动呢?请同学们说出你的观点并从生活中找到其他实例来支持这个观点。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对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实行讨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师生活动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并声情并茂实行讲述。
学生思考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观点
情景导入
教师简介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强调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成就。
学生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观点
切入主题
猜测与假设
阻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何影响呢?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说说自己的猜测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猜测依据。让他们明白猜测不是臆想,不是胡乱瞎想。
设计实验
同学们的猜测是否准确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测,在设计实验之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5的相关内容
①课本中所述的实验方案表达了什么方法?是如何表达的?
②我们的观察要点是什么?
③除了课本中的方法,你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引导学生将这些因素中相类似的因素合并,把问题简化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设计实验过程 学生小组讨论自主实行实验设计学生上台实行展示,其他学生则对其方案实行“挑刺”,使方案更加完善合理
实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
强化练习
1.各小组实行实验,并要求认真细致的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课件展示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表面 阻力 运动 速度变次数 材料 大小 距离 化快慢
1 毛巾 2 棉布 3 木板 2.学生讨论交流完成实验及数据的填写。 3.教师演示课本所示的实验。 4.总结实验结论。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
5.进一步展示实验表格,学生讨论交流完成相关内容。 实验表面 阻力 滑行 速度变次数 材料 大小 距离 化快慢
1 毛巾 大 近 快 2 布条 较大 较远 较慢 3 木板 小 远 慢 玻璃 更小 更远 更慢 推理 理想光阻力为无限长 恒定不
滑平面 0 变
7.你在完成上述表格时用到了什么方法?并具体谈谈你是怎样应用的。
1.请大家继续用上述方法得出结论。 2.归纳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度析事实,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是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课件展示习题
1.正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它所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物体立即停下来 B.物体继续做曲线运动 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教师巡回指导,并提示不必局限于老师所提供的实验器材
教师演示过程中有意忽略控制变量法即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下滑
学生认真观察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相关结论
教师课件展示数据记录表格,并引导分析观察已填数据,明确所选材料的特性,完成表格内容,为进一步得出结论打下基础。
学生归纳所采用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实行表述
学生利用所用知识认真思考讨论,并叫同学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讲评,解决简单的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7ff1ca761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