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导学案1.1我与社会

2023-01-18 17:21: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导学案1.1我与社会》,欢迎阅读!
上册,人教,法治,我与,道德
《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课题:八年级(上)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框 我与社会 课型:新授课

班级: ___________ 小组: 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第一步:学习目标——明确方向

1、知道个人离不开社会,以及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的身份。

2、明确人与社会的关系,能自觉关注社会、国家的发展变化,以己之力献计献策。

3、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学会承担社会责任。 第二步:预习导学——不看不

活动一:【理清线索】

1、怎样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 2、感受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4社会关系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 第三步: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活动二:【疑难解答】 参见课本《运用你

经验 《探究与分享》 《拓展空间》等。 第四步:导学测评——不练不讲 活动三:【梳理要点】

1、中学生浩轩每天都会观看《新闻联播》 ,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动态。他也经常

和爸爸一起交流社会热点问题,并时常为社区建设提出好的建议。这说明随着身体的 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

提高,我们会更加(

①认真学习②关心国家发展③认为社会中只有美好的事物④关注社区治理, 并献计献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在社会大家庭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员,有着多重身份。 我们是子女;

在超市里,我们是顾客;在学校里,我们是学生。这说明(

①人的身份是单一的②我们要关注社会发展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④在不同

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例如,在家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3、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下列属于血 缘关系的有(

①文琪和她的弟弟②依依和她的同学 ③佳琦和她的表妹④文远和他的战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江山如此多娇,生活如此多彩。下列属于社会生活中美好场景的有(

近,有些商店在销售“三无”产品



①秋天到了,农民在田间忙着收割庄稼②工人师傅们在车间忙碌地工作着③同学们在 教室里认真上课④在学校附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5、置身于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我们要主动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下列同学的 做法中错误的是 ( ) A. 浩然经常翻阅报纸,了解社会发展,感受社会的进步 B. 佳怡经常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帮助邻居刘奶奶打扫卫生 C. 宇航总是以学习忙为借口不参加任何公益活动 D. 晓薇经常为社区管委会提供社区管理的建议

1




6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线,那么

“大网”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这说明( )

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 织成一张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 社会关系③社会关系主要是血缘关系④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7 我们是学校中的学生,是家庭中的子女,是旅游区内的游客。这说明 A.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B.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社会关系的种类有许多种 D. 我们的身份是唯一的

8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邻居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属于( A. 血缘关系 B. 地缘关系 C. 业缘关系 D同学关系

9 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业缘关系的有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10 根据教材所学知识,连线匹配下列关系。

师生关系 父子关系 干群关系 同乡关系 邻里关系 亲戚关系

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 血缘关系

)

( )

)

①子荷和她的同班同学②晓薇和邻居张奶奶③子语和他的叔叔④梦飞和他的同事

11 同学甲: 个人是“点”,社会是“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 “大网” 上的一个“结 点”。

同学乙: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可以脱离社会 请你辨析上述观点。 第五步:展示提升——完善自我 活动四:【巩固新知】 参见《能力培养与测试》教材助读•自主学习 参见《能力培养与测试》课内探究•展示交流 探究一:丰富的社会生活

观察图片后, 小铭感叹道:“我们的社会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啊! ”你认同小铭的感受吗? 为什么?

参见《能力培养与测试》课内探究•展示交流 探究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你同意小菊的看法吗?为什么?

参见《能力培养与测试》课时作业•高效训练

、单项选择题

P1 P1

P1

P1

4

5





1





2



3



6



7



8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6567f4aab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