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欢迎阅读!
浅析叔本华的意志与表象
亚瑟·叔本华,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1819年,他出版了自己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在当时几乎无人问津,但是他并没有为此而灰心,他自我嘲讽似的宣称,这本书不是为当代人,而是为后代人所写的。他在默默无闻中等待了30个寒暑,这部鼓噪着生命冲动的哲学名著也伴随它的作者度过了30年的冬眠期。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新诠释了充足理由律,解释为什么现象世界必须通过充足理由律来了解;第二部分提供了意志显现的细节,它是一种既不满足又不停止,盲目的冲动,要求人从自身存在本质即欲望之中解放出来;第三部分试图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即艺术中获得一种短暂的慰藉;第四部分以伦理学和禁欲主义的形式提供一种可能获得拯救的方式。而终于在1851年得到了爆发。一位名人说:“走了一整天,到天黑,他走到了。”
叔本华继承了康德关于为世界划分两个层次的观点。在康德看来,人的理性(这里是指纯粹理性或理论理性)只能认识进入人的认识领域范围内的东西,即现象界,至于现象界背后的自在世界则是人的理性无法认识的。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指出:人们必须以双重方式来思考自己,按照第一重方式,须意识到自己是通过感觉被作用的对象;按照第二重方式,又要求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理智,在理性的应用中不受感觉印象的影响,是属于知性世界的。同样,叔本华也认为世界存在两个层次:一是表象世界,二是意志世界。叔本华自认为自己的哲学是康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康德的“自在之物”其实就是他所说的“意志”,但他认为康德并没有说清楚,因为康德把自在之物只理解为绝对的客体,而没有理解为主体。康德在区分出现象界和自在之物后认为,人们的理性认识能力只能认识现象界,对自在之物却不能有所认识。因为在主客分立的认识方式下,主体不可能越过这个对立而直接到达客体,因为人的认识能力只能到达事物向人所显现的表象,而无法透过表象达到自在之物本身。而叔本华正是要突破康德这一思想的局限来认识自在之物,在叔本华看来,如果超越了主客分立的认识方式,所达到的就不再是意识中所呈现的世界(表象世界),即对象在主体的意识当中的某种表现;而是存在的东西本身,即自在之物。自在之物在叔本华看来只能是意志,所有那些在原因之后又有原因的线索上,按规律呈现的一切基本动力都只能从意志得到说明。叔本华用他的意志本体论,完成了对康德二元论的批判与超越。
“世界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叔本华认为,以往的哲学都忽视了一个最为基本的事实,要么从主体出发引出客体,要么从客体出发引出主体,而事实却是,世界既不是单纯的主体,也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我的表象,因此,根本没有脱离主体的客观世界,就是说没有什么太阳,只有眼睛中的太阳,没有什么地球,只有人手触摸到的地球。因此,我们必须立足这一事实,首先把一切都作为表象加以考察,即作为主体的客体而考察。作为表象的世界,它有着本质的、必然的,不可分的两个半面,一个半面是客体,另一个半面是主体,这两个半面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个半面都只能是由于另一个半面而有意义和存在:存则共存,亡则俱亡。”
在叔本华看来,“世界是我的表象”,但却并不意味着这个作为表象的世界是主观随意
决定的,或者是一团乱麻式的主观意向,相反,所有的表象都是一种有序的方式和其它表象联系在一起。客体都处在由充足自由律所决定的关系中,即处在空间、时间、因果性等等的关系中。因为主体就是按照这些先验形式去认识客体的。另外,“世界是我的表象”,也并不意味着世界是由我创造的,叔本华并不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而只是说他对我们呈现,为我们所表象,使我们关于它的一切话题的前提,世界就是它向我们表象的那个样子。充足理由律表明,现象世界是必然性领域,这也构成了一切科学认识的额可能性基础。科学的内容,从根本上看无非是对表象间的关系之所以是必然的而不是任意的,就在于它是一个不能不如此这般设想的关系,它属于认识的先天形式。然而仍有两种东西是科学无法说明的,一是充足理由律本身,而是一切表象的东西所依据的自在之物。这就意味着世界绝不仅仅是表象,它必定还有其本质。
从本质上看,“世界是我的意志”。以往的哲学之所以没有看到这个本质的世界,甚至连康德也误将其认作一个“自在之物”,都是太拘泥于人的理性了,陷入了理性主义的误区。因为还有一种比理性更为根本的东西,它是理性的主人,理性的一切都是为他服务的,这就是作为宇宙本体的生命意志。,叔本华将意志上升到终极本体的高度,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而不是一种心理品质,它是真正的“自在之物”,是整个宇宙的真理,而且是最高意义上的哲学真理。,“世界只是这个意志的一面镜子”。他撇开主客关系,不把人当作对象,从内部来看,我们有可能直接窥到我们自己肉体这一表象的内在本质。这个内在的本质就是人的生存意志。在说明人的本质是意志、人的一切是意志的表现后,叔本华进而用类比法推论出整个世界的本质也是意志。由个人到他人,得出其他人的本质也应是意志,进而推广到一般生物的本质也应是意志,甚至无机界也该和人一样,在内部有一种意志,这就是无机界各种物质形体中的力。通过这种简单类比,叔本华便从人对自己的欲望的内省体察中得出了一种普通的宇宙本体论。
只有意志是自在之物,意志是单一的,整个世界只是同一意志的客体化。但意志在客体化为这个世界时,石油许多不同的层次和级别的。个别的事物只是意志的间接客体,只有理念才是意志的直接的、恰如其分的、完美的客体。意志乃是理念的自在本身,理念把意志客体化了,这种客体化是完美的,意志也是个别事物以及认识这个别事物的个体的自在本身,这些物与人也把意志客体化了,但这种客体化是不完美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柏拉图的理念论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现象而达本质的一个中介。?叔本华在此借用了柏拉图的意念论,用意志的外化、客体化说明各种具体事物的存在,以解释现象世界。意志世界的显现是通过将自己对象化为不同等级的理念来实现的,较高阶段的理念能够清晰而完整地表现意志,最高等级的理念即是人的理念。意志在有机物上的显现高于石头等无机物上;在有机物当中,人身上的显现高于动物,动物身上又高于植物上的显现。这种不同程度的表现并不是意味着将意志分成不同部分,分别赋予各种事物,意志是不可分的,作为世界的本质是一个统一整体。
正是由于这种决定表象世界和现象人生的意志是“盲目的,不可遏制的冲动”,所以被称为一种生命意志。一方面它要求生存,要维护个体生命的存在,另一方面它又要生命的延续,要求繁衍后代。这样,意志就构成了世界和人生痛苦的根源。意志本体论也就构成了世界和人生痛苦的根源。意志本体论也就构成了叔本华悲观主义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意志就是欲求,欲求就以为着缺乏,而缺乏就是痛苦。在欲望满足之前,人是痛苦的; 在欲望满足之后,人则会陷入孤寂、空虚、厌倦以及对新的欲求的追逐。既然人生的痛苦来自于人的生命意志,那么要减轻人的痛苦,就必然要抑制人的欲望,否定人的生命意志,而对生命意志,的否定则来自于对意志的内在矛盾及其本质的虚无性的认识。叔本华提出否定生命意志的途径是进行艺术直觉,禁欲以达到佛教所说的涅槃。就是说人们要去除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欲望和利益,抛弃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道德规范,否定生命意志,进入无我之境。只有这样,才能超越现象世界而进入自在世界。无欲是人生的最后目的,它是一切美德和神圣性的最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636a649767f5acfa1c7cd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