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写作背景及赏析

2023-09-19 10:54:2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沁园春·雪》写作背景及赏析》,欢迎阅读!
沁园春,赏析,背景,写作
《沁园春·雪》写作背景及赏析

导语:陈布雷说: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面小编带你感受一下《沁园春·雪》这部作品。 沁园春·雪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19362月,毛泽东率军从陕北瓦窑堡出发,准备进入黄河进入山西西部的时候。在袁家沟登山观雪景后作的,193610月红军完成了伟大的长征,胜利到达抗日前线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给全国人民极大的鼓舞。年底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227日。毛泽东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对当时的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会上决定渡过黄河东征。19362月,毛泽东便亲自率领红军渡过黄河进行东征,到华北抗日前线对日作战。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时,适逢大雪。面对着雪花纷飞的壮丽河山,联系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毛泽东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雄浑豪放的诗篇,词中以咏雪起兴,赞美祖国的江山,评论祖国的历史,歌颂祖国的今天,憧憬祖国的未来。1945年秋,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赠给柳亚子先生。19451014《雪》公开发表于重庆《新民报晚刊》引起轰动。一时间重庆的骚人墨客,纷纷填词唱和,更有一些别有用心者,据说想要填出超过这一首词的。据大致统计,19451119462月,国内报刊发表《沁园春》和词30余首,无出其右者。由此可看出此词真可谓冠绝千古。 沁园春·雪作品赏析

《沁园春·雪》分上下阕。上阕因雪起兴,借雪景抒写情怀。起笔不凡,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先写字,而首推国风,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独到优雅,可以冠结全篇。接着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大雪覆盖了一切,黄河也失去了滔滔流动


貌,无边无际的茫茫雪景。这里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凸现了北方雪景的深度。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可谓静中写动,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而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兀。群山高原与低垂的冬雪云天相连成一片,因而作者信手拈来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句。银蛇”“蜡象两个生动比喻,赋予雪境以生命感,且有动中见静的艺术效果。水到渠成地引出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个红装素裹的美人的象征,初步形成此词的意境。

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 前三句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国风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第四句至第七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作者那豪迈的意兴。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也正是中国的形象。长城内外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此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第八句至第十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625d9379c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