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第4单元,《金黄的稻束》、《半棵树》,讲学稿(教师版)

2022-12-06 06:15:2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诗歌第4单元,《金黄的稻束》、《半棵树》,讲学稿(教师版)》,欢迎阅读!
讲学,现代诗歌,金黄,单元,教师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讲学稿系列 课型: 主备人:蒋刘芳 审核人: 梁咏娟、甄宝华 时间:2012-4-7

编号: 12132 gey-x024

课题:《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

年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

2、领会诗歌中的象征意蕴。 3、体会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金黄的稻束》

一、走近作者:

郑敏1920年生,福建闽侯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外国文学,后转入哲学系。1942年开始发表诗作。1943年毕业后赴美国布朗大学留学。1951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文学研究所从事英国文学研究1960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诗集19421947《寻觅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及诗合集《九叶集》,论文集《英美诗歌戏剧研究,译作《美国当代诗选》等。郑敏与陈敬容、唐湜、杜运燮、杭约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等八位诗人合称为“九叶诗人

整体感知

深受诗人里尔克的影响,和西方音乐、绘画熏陶的郑敏,具有诗人的敏感和哲人的气质,善于从客观事物引起深思,通过生动丰富的形象,展开浮想联翩的画幅,把读者引入深沉的境界。《金黄的稻束》写的是一片秋天的静穆,一幅米勒式的画面。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

这首诗因一个随处可见的农村生活景象,触发一种不同寻常的诗情,深刻的哲思蕴涵在本诗的形象之中,理解难度比较大。要反复诵读,加以体会。

二、赏析

1、开篇第一句,写“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金黄”修饰“稻束”,可读出什么意味?“站”与“立”相比,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答:金黄,是成熟的稻束的颜色。金黄的稻束,意味着收获;同时,金黄又给稻束这一意象增添了一种高贵的美感。

“立”只是客观的描述,而“站”就有了拟人的效果,写出了稻束挺立秋天田野的身姿,是收获的见证和象征。赋予了稻束的形态,更能触动人的情思。

2“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在这一句中,“我想起”“我看见”有什么作用?

答:诗人由稻束产生了联想“我想起”把“稻束”和“母亲”的形象联系了起来,也就连通了这两个意象的内涵。我们可以把金黄的稻束看成母亲的象征

3、此处所写的是“疲倦的母亲”,它们与“皱了的美丽的脸”有何关系?

答:母亲赋予生命,母亲是劳动者,母亲肩负生命的艰辛和希望,母亲因此而疲倦“皱”是因为疲倦,也是因为时光的流逝,诗人因此称其为“美丽”。这是一种动情的赞颂

4“满月”除了作为背景,还有何深层含义? 答:“满月”写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欣喜,烘托了母亲的无私胸怀。

高考常考成语: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5、在用“满月”“远山”为“稻束”添加了美丽的背景之后,诗人又说:“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

更静默。“这”指什么?“静默”有什么意味?

答:“这”就指“金黄的稻束。稻束静静立在田里,有如雕像,本身是静默的;另外,它们静默,是因为这种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忍超出了一切言说

6、诗人为什么要将稻束的意象转化为雕像?

答:因为雕像既具有静默无闻的特征,本身又具有可礼赞的价值。金黄的稻束能成为人类可纪念的东西是因为它有着伟大的劳作、伟大的疲倦、伟大的奉献。如同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韧已经超出了一切言说。

7、小结第一部分:作者由稻束联想到收获联想到生产母亲劳动者,歌颂了劳动者的丽、坚韧和无私

8、接着又有“伟大的疲倦”,如何理解? 答: 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之后,“伟大的疲倦”就容易理解了,诗人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坚忍以超越一切的伟大的品质,这是一种肯定和赞颂

9“肩荷” 这个词汇是用于“稻束”还是用于“母亲”的?如何理解?

答:运用“肩荷”这个颇含男性意味的词语,来描写看似柔弱的稻束与瘦弱的母亲,使读者在感觉反差时更能体会母亲的艰辛与伟大

10、稻束在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沉思什么呢?

答:历史如河流一样川流不息生命如稻束一样萌芽——生长——成熟——老去生生不止生命在完成之后转化为静默的雕像,回味着“伟大的疲倦”,镌刻在人们的心中。站立的稻束的意义由此升华了,诗人也在这种深思中表达了她的无限的时空观,以及朴素的人文关怀精神。

11、如何理解“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答:最后几句,着实有了一定的哲理深度,把历史比做一条长河,而母亲就是站在河边守护小河的保护神,更进一步提升对母亲的赞美 “不过”“而”的语气表明:稻束(母亲)的精神超越历史,这种坚韧美丽的精神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种永恒的思想结晶。可以说,最后这一句,使得这首诗超越了对母亲劳动者的赞颂,而具有了更深刻广泛的哲思。

第二部分:母亲无言的坚韧和美丽激起我们对生命和历史作深刻的思考,深刻阐释了金黄的稻束的象征意义。

三、思考探究 1“金黄的稻束”象征什么?

“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它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且有象征意义。首先,它是收获的象征。其次,它是母亲的象征。诗人将收获创造丰收成果的劳动者联系起来,尤其突出了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母亲的形象。母亲是典型。母亲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成为诗歌当中既的意象,通过这个意象,诗人启发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伟大的关系。 2、诗人是如何将(意象和语言)与(对人类存在的思考)融合在一起的?

诗人以金黄的稻束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

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作“母亲”或是“雕像”,而是据此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金黄的稻束”“静默”的“雕像”、母亲的疲倦、母亲无言的坚忍和美丽,都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无尽的沉思。

1

高考常考成语:34. 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讲学稿系列 课型: 主备人:蒋刘芳 审核人: 梁咏娟、甄宝华 时间:2012-4-7

诗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顺理成章,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诗”完美地合为一体。



3、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

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得非常和谐。它在跳跃的地方都作了有机的过,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多个意象贯串起来。诗的前两行写大自然的“稻束”,一个跳跃,却又写起“皱了的美丽的脸”“疲倦的母亲”从稻束到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见”作了暗过渡,所以虽然跳跃,却不让人感到突兀。在省略中我们能感到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暗示:全诗把“稻束”与“疲倦的母亲”连了起来。这联结的线索就是由诗人对那个一切都被颠倒了的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认识引起的,即为什么劳动者却是贫穷者,对社会贡献得越多,自己却丧失的越多。诗人把这些对社会的认识,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线索贯串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四、知识迁移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D(把“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解说为稻束“低首深思”的内容则显然不恰当。

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它本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只能是“你们”即“稻束”。虽然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是劳动者母亲,“肩荷”了这种“疲倦”的主体,却只能是母亲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

课后自己阅读本单元其他诗歌。

编号: 12132 gey-x025



课题:《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

高考常考成语:35. 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年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涵,领会真挚亲情,体会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 2、领会诗歌“诗缘情而绮靡”的意义,学习诗歌的抒情艺术 3、体会诗歌语言特点,训练语感,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 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选讲《也许》,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领悟诗中抒发的真挚的亲情,感知诗歌的抒情语言,学习诗歌的抒情技巧和方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半棵树》

一、作者简介

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承汉,曾用笔名谷风。远祖系蒙古族192310月生于山西定襄县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940年开始发表诗,1941年在成都发表诗剧《智慧的悲哀》1942发表在桂林《诗创作》上的《鄂尔多斯草原》引起诗歌界的注视。1943年考入设在陕西城固的西北大学俄文专业。1945年初在西安主编文艺期刊《流火》1948年夏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19488月进入华北解放区。建国初期,在大学、部队工作过。19555月因胡风案被拘捕审查,直到1980年秋才得到平反。70年代在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期间,诗从悲愤的心灵里突然升起。1979年以来,创作了约二三百首诗。曾写过《滹沱河和我》,描写了小时候与滹沱河的往事经历。

二、课文导读:

这首诗可以说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全诗以“半棵树”作为一个核心意象。以“半棵树”为题目,给读者一种残缺感,一种与通常生活经验中的作为完整形象的“一棵树”相背离的陌生感,一种视觉的冲击力。是什么力量使它变成“半棵树”?标题中预设了一个悬念。

第一节,篇首扣题,直接将半棵树的形象推到读者的视野,并且简笔勾勒出半棵树的恶劣的生存环境。

第二节,则由上一节的物理空间向心理空间推进,“像一个人”,架通了“象”与“意”的桥梁,引领读者去捕捉更深的含义。如果说上一节是对半棵树的远景式拍摄,那么这一节则是全景了:“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侧着身子挺立着。”这两句塑造了“半棵树”的倔强挺立的形象,同时也交代了他对抗风暴的斗争策略──“避开侧着身”

第三节,接着叙述半棵树的命运遭际,交代了被摧残至半棵的原因。“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从树尖到树根/齐楂楂劈掉了半边”,这幅画面尤其触目惊心。

第四节,承上节,交代树遭摧残、迫害的结果“春天来到的时候/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长满了青青的枝叶”这幅画面,采用了特写的镜头来诗意地表现半棵树坚韧的斗志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节:如果说第四节是用描写的手法来充实“半棵树”的形象内涵的话,那么第五节则是以议论的方式来升华半棵树的人格化魅力。通过与一整棵树的比照,进一步凸现崇高而伟岸的精神风采。诗人对半棵树充满了赞美和敬仰。

第六节是一个尾声,“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这就形象地表现了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尖锐的冲突,反衬出树的钢铁般的不屈的力量

第六、七节,诗人说明了半棵树惨遭雷劈的原因,正是因为直和高,它才会被雷电如此摧残。这里的“直”“高”不只是外形方面的,更是品行的正直人格的高尚雷电是一种暴虐、阴险、邪恶的力量,它凭着一时的强力压制、损害正义的事物。已经身受重创的半棵树,随时还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可以想见,面临更大厄运的半棵树,面对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着的凶恶的目光,

2 高考常考成语:36.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60f672d5901020207409cd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