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2022-03-20 01:50:3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为什么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欢迎阅读!
引导,鼓励,参与,力量,公共
为什么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 《决定》指出,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这是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政府更好履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职责。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由国家及事业单位经办,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单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效率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政府有效强化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职责,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尽快从大量不该管、管不好、管起来成本很高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标准制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和项目实施情况监督检查等方面。这也同时要求政府改变过去统包统揽的模式,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样化,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新格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第二,有利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实践证明,在许多情况下,“政府出钱办、群众围着看”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投入多见效少,群众往往不领情不满意。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建立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放宽准入门槛、引入竞争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推动各类具备资质、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展公平竞争,通过竞争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具体来说,在服务提供上,通过建立政府购买制度,逐步做到凡适合面向市场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都采取招标购买方式,把公共化服务供给从文化系统“内循环”转变为社会“大循环”,就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共同参与、有序竞争的局面,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投入渠道上,通过完善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经济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就可以大大拓展投入来源,增加公共文化服务总量。在产品供给上,通过组织引社会力量参与集中配送、开展连锁服务等,多提供适合群众需要、对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的文化产品,多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就可以有效解决文化产品供给跟不上的问题。

第三,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更好地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文化已经渗透于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文化建设与各领域、各行业的联系十分密切。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满足群众文化需求,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来做。如何更好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巨大热情,让更多的人关心、参与文化建设;如何加快形成有利于文化创新创造的社会环境,引导更多的资源资金投文化、兴办文化;如何更好地挖掘释放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智慧和力量,建立全民共建共享的文化发展格局,直接关系文化的繁荣发展,直接关系保障和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必将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如何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

新华网北京11月17日电 《决定》深刻总结建党90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科学把握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5条重要方针。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这条方针,强调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条方针,强调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性质。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条方针,强调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为了谁”、“依靠谁”始终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第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条方针,强调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文化产品既有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意识形态属性,也有通过市场交换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再生产的商品属性、产业属性、经济属性。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当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经济效益必须服从社会效益,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第五,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这条方针,强调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推进文化革发展,必须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时代呼唤标志性文化作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创作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深刻指出了优秀作品尤其是能够称为经典的标志性作品对于文化繁荣发展的意义所在。

一个文明被世人所铭记,总与这一文明所留下的标志性作品息息相关;一种文化的现实影响力,很大程度上也依靠标志性作品。回望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诗经》《孙子兵法》《红楼梦》等经典作品以及长城、故宫、兵马俑等古迹遗存,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星辰,辉映在人类文明的苍穹,激荡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壮志豪情。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华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造型等,都给世人留下了震撼心灵的深刻印象。但是,与积淀深厚的中华文明相比,与十多亿人口的分量相比,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程相比,中国当代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相当有限,一个重要原因是,能够产生较大影响的标志性作品还不多。广大文化工作者有责任肩负起历史使命,为创作出更多标志性文化作品努力奋斗。

要创作出标志性作品,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方向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巨大力量,是创造、传承、发展文化的主体。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特征就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文化创作只有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经得起人民、时代和历史检验,才能产生优秀的、标志性的作品。

要创作出标志性作品,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充分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在文化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充分讨论,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提倡不同门类和业态的积极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才能让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推动标志性文化作品创作。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表明,每一个文化高峰期都是文化创作活跃期和文化精品涌现期。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广大文化作者自觉担当使命,紧紧依靠人民,抓住机遇奋发努力,就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文化作品,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60167245901020207409cc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