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花非花》背后的本喻

2022-10-13 05:06: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花非花》背后的本喻》,欢迎阅读!
背后,花非,花》
论《花非花》背后的本喻

最近学习了白居易的《花非花》这首诗,据说他写的诗一般都比较通俗易懂,但唯独这首诗有点例外,因为它是一首朦胧诗——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老师说这首诗采用博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已逝的美好事物的追忆和惋惜之情,但诗中的本喻却已无从考证,比较为人所接受的是认为本喻是“妓女”的说法。但我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我觉得事实好像不是这个样子的,我认为这首诗的本喻应该是一种美好的自然景观,即“月光照射下的云朵”

在某一个略带感伤的夜晚,月亮孤单地呆在夜空上,不一会儿,友好的云朵过来与她游戏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白居易忧郁的眼神里。当云朵遮挡住月亮的时候,月光仍然可以透过云层照射下来,把云朵之间重重叠叠勾勒出的神秘的轮廓完美地展现于天穹。不妨想像一下,在黑色的天幕上,只有月亮和她周围的云朵泛着微光,不正像一朵在夜空中盛开的花朵吗?但它又不是真正的花朵,而是月光照射下的云朵。自然总是在不断变化着,当云朵渐渐地模糊了月亮的脸庞时,夜空上像散着一团灰白色的雾幕一般,但它又不是真正的白雾,是月光照射下的云朵。在夜半月亮升起的时候这种景致便随之而来,天明的时候又伴着朝云而去,去到一个连诗人也找不到的地方。从中诗人抒写了对美好自然景观的来去匆匆和时间短促的追忆和惋惜之情,又因为这首诗成诗的时间紧随在《真娘墓》、《简简吟》等悼亡诗之后,所以也可以从对自然景观升华到对美好的人或事的追忆和惋惜。

以上便是我对这首诗的本喻的解释,我觉得这样子会更贴近字面的意思,但如果说本喻“妓女”的话我觉得这种说法存在着逻辑上的不合理性。首先妓女也是女人,女人如花说得过去,但女人如雾却是极少听说过的;其次,诗的最后一句是“去似朝云无觅处”,难道说这个妓女“夜半来,天明去”后便如早晨的朝霞无处可寻了吗,显然不是这样的,这个妓女可能会在另外一个地方圆某一些达官贵族或迁客骚人的“春梦”也说不定吧,无论如何她都不可能在离开之后便人间蒸发。但如果用“月光照射下的云朵”却可以解释得通,当天明的时候,云朵不再依偎着月亮便随风飘走或是蒸发了,这便称得上是真正的“无觅处”。我甚至认为“云”这个意象是贯穿整首诗的始终的,白居易在诗的结尾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他就是在写与“朝云”同种性质的东西——“月光照射下的云朵”,当然,这只是我一个大胆的假设而已。

这就是我对这首诗本喻的看法,纯属个人的愚见,希望大家指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5f7fc68b84ae45c3b358ce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