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备课中应注意的问题与策略》,欢迎阅读!
教师备课中应注意的问题与策略 作者:曲凯
发布时间:2004-12-17 已经阅读1080次
备课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一环,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一节课上得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前教师的准备工作(即备课)。认真备课,不仅针对新上课的教师或上新课的教师,就是有相当经验的教师,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现实教学中,不认真备课、为了检查而应付备课、甚至不备课就走进课堂的教师也是大有人在的。如果教师抱有这种工作态度,不但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也会给教育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根据目前备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认识上和策略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认真编制一学期的学科教学进度
凡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在备课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制定本学期所任教学科的教学进度,除自留一份外,还需上交学校教导处一份。因为,它是执行学科教学计划和完成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要求的准绳。
对于制定学科教学进度这一项工作,在备课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太认真。
1.多数教师对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总时数采取“平均分布”,此分布法虽然“平均”,但“不合理”。
2.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进度时,安排得“前紧后松”,造成提前结束课程。
3.有的教师在制定教学进度时是认真的,可是在执行计划时又是随意的,自然会受到惩罚。
笔者认为,编制一学期的教学进度是有一定依据的,不是随意的。既要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根据市(区)、县、镇(乡)教研部门以及学校和教研组对一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来进行编制。这样做,不但保证了教学教研活动从上至下步调一致,也避免了在教学工作安排上互相间发生冲突。
另外,在编制一学期的学科教学进度时,一定要分布合理,不仅要把本学期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全部容下,更重要的是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并把这部分内容的时间分配尽量充分些;另外,对其他预想不到的一些活动,在制定教学进度时要留出机动时间。
二、教师备课的“源”在于认真钻研教材
教师备课,既不能单凭课本教材来编排教学内容;也不能“主次倒置”将“课本”当作参考书的补充”来着手备课;更不能完全脱离课本的基本内容去另搞一套。而是认真钻研教材,领悟教材本身的魅力,把教材系统地纳入到自己的认识之中并化为自身的东西。
1.在确定教材内容时,教师应进行思考:(1)能够迷住我的学生的心是什么?(心理学选择原理——兴趣);(2)我的学生需要什么?(目的论选择原理——有用);(3)对我的学生来说什么重要?(价值论选择原理——价值)。
2.在编排教材内容时,教师也要进行考虑:(1)哪些内容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2)哪些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3)学生在哪些方面会有不同于自己的看法?等等。
备课时,教师若能在明确地回答以上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之后,再去探讨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生动活泼的接触点,进而去组织、编排教材„„这样,才能称为是在为学生备教材,而不是为备教材而备教材。
三、备课时,“重点”要找、“难点”必寻、“关键”不能被遗漏
在备课时,发现大多数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或任新课的教师)往往把“关键”这一环节给遗漏了,这是不对的。因此,人们常说的“重点易找,难点难寻,关键被遗漏”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关键”是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的突破口,有它一定的重要性。
1.必须抓住本节课的重点,一节课的“重点”就是本节课基础知识的核心,它可以从概念、理论、法则、公式或方法中去找。
2.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的同时,努力寻找本节课的“难点”,其确定方法在于;(1)有的知识抽象性较强,学生了解的又少的;(2)由于知识本身的隐蔽性较强,学生一时识破不了的;(3)某些知识在使用上灵活度较大,学生不易掌握的;(4)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跨度较大,学生一时接受不了的;(5)知识内容复杂,综合性较强的;(6)知识内容较精湛,学生
很难理解的等等,以上这些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形成难点。
3.在此基础上,去认真地确定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的突破口“关键”,其方法是:(1)必须在找出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进行;(2)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3)“突破口”指的是解决问题的所在部位,而解决问题的核心是运用启发式教学。
对于同一教材,重点和难点可能是相同的内容,也可能是不相同的内容:而是否能构成难点又会因人而异。在备教材时,如果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寻找到关键,从关键之处入手,攻克难点、解决重点,那么,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一定会予以高度重视。 四、“了解学生”是教师备好课的又一重要条件备课的根本是“备学生”。备课是教师为了协助和促进学生凭借教材进行学习活动而展开的。如果不了解学生,教师就没有备课权。所以,备课前要求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并能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就是关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将学生的体验、理想、情感、态度渗透到整个备课之中。教和学需要用心、用情来
体验的,备课也是一样需要用心、用情参与的。
1.需要了解学生的内容很多,一般包括:(1)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达到“心中有学生”;(2)还要了解全班学生的一般情况,又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以便区别对待;(3)根据每一课教材的备课情况,研究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能作出较为正确的预见等。
2.在了解的途径和方法上有:(1)从学生的档案中了解学生,或者直接深入到学生之中通过与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谈话来互相间进行了解;(2)可以听取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对该班学生思想、纪律、学习等情况的介绍以达到了解;(3)利用召开有各方面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上的意见和要求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学生等。
教师只有这样从多方面并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把备教材和备学生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预见性。
五、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准备和
计划教学的手段
备课时如何选教学方法是教师面临的又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备课时的教学方法选择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教师准备和计划教学时将采取哪种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存在万能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把主要精力花到“创造自己的教学方法”上。故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选择教学方法不仅依据教学目的、内容、阶段,所具备的教学条件,以及学生实际状况等因素;还要考虑自己本身的个性、修养,工作熟练程度等因素。
1.对诸方法至少应有所了解,才能知道在哪种条件下该运用哪种方法。
2.要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当使用某种方法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3.每一节课具体教材内容不一样,要求的教学方法也不同。
4.应该让学生领会你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那种方法。
无论选择哪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其中“启发式”是它的核心。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就会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则事倍功半。教师要善于从实际出发,灵活选定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注重方法,不唯方法,倡导多元化教学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不仅仅指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指导学生学的方法。由于教师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起到一种示范作用,这种效仿和启迪对学生来说是永久的。
六、编写教案是备课最为深入、具体的一步,这是准备和计划上课的重要依据 ,教案是经过教师认真备课和精心设计后写成的为课堂教学而准备实施的具体计划方案,也是证实教
师个性化教学的天然凭据。
对这一备课环节,一些教师一直在延续着抄袭课本、教材参考资料、或其他教案来备自己的教案的做法,虽然抄写过程也算是个熟知材料的过程,但不可取;尤其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教案“盗版式”的“拿来”已不再是新鲜事,电脑打印、复印代替了手写,教材还没有翻一
翻,教案已经齐全了,此现象不能不深思。
教师要想自己编写好一节课的教案,应在设计一堂课的基本思路和如何实施这一计划上下功夫。在动笔写教案之前,首先要构思并提出设想,包括本节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关键在何处等。另外,对一些技术细节在教案上要进行细化并体现出来,如复习哪些内容;采取何种形式提问哪些学生;怎样运用启发式把问题交待清楚;在解题中哪些
学生易出错,如何防止,哪些地方学生易模糊,如何提醒;对突发事件应如何处理等。
编写一堂课的教案没有完全统一的模式,但它的共性是存在的。教案不仅是上好课的需要,也是为自己总结和研究教学工作积累的第一手资料。教师应当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资料,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编写自己的教案或讲稿。
综上所述,备课是教师准备和计划教学的前奏。无论国家怎样进行课程改革,教师依然是关键,这是教育界的普遍共识。眼下,教师走进新课程目标实施开放式教学,其更具有建设性的问题是,教师如何能更好地进行课前准备和设计。可见,备课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愿教师借助新课程改革的平台,既不墨守成规,又要勇于超越,还回一个真我备课。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达到“心中有学生”;(2)还要了解全班学生的一般情况,又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以便区别对待;(3)根据每一课教材的备课情况,研究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能作出较为正确的预见等。
2.在了解的途径和方法上有:(1)从学生的档案中了解学生,或者直接深入到学生之中通过与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谈话来互相间进行了解;(2)可以听取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对该班学生思想、纪律、学习等情况的介绍以达到了解;(3)利用召开有各方面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上的意见和要求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学生等。
教师只有这样从多方面并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把备教材和备学生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预见性。
五、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准备和计划教学的手段
备课时如何选教学方法是教师面临的又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备课时的教学方法选择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教师准备和计划教学时将采取哪种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存在万能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把主要精力花到“创造自己的教学方法”上。故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选择教学方法不仅依据教学目的、内容、阶段,所具备的教学条件,以及学生实际状况等因素;还要考虑自己本身的个性、修养,工作熟练程度等因素。
1.对诸方法至少应有所了解,才能知道在哪种条件下该运用哪种方法。
2.要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当使用某种方法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3.每一节课具体教材内容不一样,要求的教学方法也不同。
4.应该让学生领会你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那种方法。
无论选择哪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其中“启发式”是它的核心。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就会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则事倍功半。教师要善于从实际出发,灵活选定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注重方法,不唯方法,倡导多元化教学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不仅仅指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指导学生学的方法。由于教师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起到一种示范作用,这种效仿和启迪对学生来说是永久的。
六、编写教案是备课最为深入、具体的一步,这是准备和计划上课的重要依据,
教案是经过教师认真备课和精心设计后写成的为课堂教学而准备实施的具体计划方案,也是证实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天然凭据。
对这一备课环节,一些教师一直在延续着抄袭课本、教材参考资料、或其他教案来备自己的教案的做法,虽然抄写过程也算是个熟知材料的过程,但不可取;尤其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教案“盗版式”的“拿来”已不再是新鲜事,电脑打印、复印代替了手写,教材还没有翻一翻,教案已经齐全了,此现象不能不深思。
教师要想自己编写好一节课的教案,应在设计一堂课的基本思路和如何实施这一计划上下功夫。在动笔写教案之前,首先要构思并提出设想,包括本节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关键在何处等。另外,对一些技术细节在教案上要进行细化并体现出来,如复习哪些内容;采取何种形式提问哪些学生;怎样运用启发式把问题交待清楚;在解题中哪些
学生易出错,如何防止,哪些地方学生易模糊,如何提醒;对突发事件应如何处理等。
编写一堂课的教案没有完全统一的模式,但它的共性是存在的。教案不仅是上好课的需要,也是为自己总结和研究教学工作积累的第一手资料。教师应当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资料,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编写自己的教案或讲稿。
综上所述,备课是教师准备和计划教学的前奏。无论国家怎样进行课程改革,教师依然是关键,这是教育界的普遍共识。眼下,教师走进新课程目标实施开放式教学,其更具有建设性的问题是,教师如何能更好地进行课前准备和设计。可见,备课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愿教师借助新课程改革的平台,既不墨守成规,又要勇于超越,还回一个真我备课。
资料信息室提供 2004.12.15
(来源:(选自《教学与管理》2004.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5e43588b3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