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手抄报小学生》,欢迎阅读!
语文手抄报小学生
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欣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它就相当于缩小版的黑板报。下面是语文手抄报小学生,请参考。 《语文课程标准》的公布,引发一场语文教师思想的革命,使语文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然而“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打着“课改”的旗帜,把语文不当语文,把语文课上成综合课、多媒体展示课,等等。特别是在公开课、评优课上,更是大有“星火燎原”之趋势。
学科整合无疑是新课改中最为抢眼的亮点,然而“真理多走一步就成谬论”。这边刚提倡“整合”,那边有的教师便把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全拿到课堂上展示,美其名曰“大语文”,过后还要感慨“艺到用时方恨少”。果真如此吗?曾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教师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一开始先用歌曲《明月几时有》导入,接着就让全班学生共同演唱这首歌,然后用不到5分钟的时间讲解字词,剩下的时间那么让学生发挥想象,讨论怎样表演苏轼喝酒赏月的情形,旁边还有几个女生轻歌曼舞,热热闹闹。整节课教师完全把原诗抛开,对字词的理解犹如蜻蜓点水。我想,为上好这节公开课,学生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歌曲、舞蹈和表演,然而在课堂上一番热闹后,他们在语文方面又学到什么呢?遗憾的是这类现象目前比拟普遍,语文课被“异化”为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等大杂烩,而恰恰把属于“语文”的东西给丧失,这样的“整合”实在是令人堪忧。
多媒体技术以其高效、便捷特点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成新课改中一个耀眼的大光环,以至有的地方在评课时把它作为教学的“硬件”——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一书一笔一嘴”的年代似乎已“大江东去”。我无意贬低多媒体技术,但对有些教师的做法确实不敢恭维。有位老师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时,用50多张幻灯片来展示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而当讨论“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是什么”时,学生有不同的观点,这本应成为课堂亮点,却被教师以一句“你们说得都不对”给扼杀,随后教师迫不及待地把早已准备好的答案呈现在屏幕上。课后与该教师交流,不料听到的是:“我的课件没方法把那些答案都表达出来。”为追求多媒体展示的听觉、视觉效果,而使言语的欣赏、积累、运用等原生态的“语文学习”退出语文课堂,实在可悲可叹! 别拿语文不当语文,语文就是语文,跟其他学科有所联系,但又有所区别。作为母语课程,语文课主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诚然,语文课本中有的是讲自然现象的,有的是讲地理历史知识的,有的涉及到音乐美术等方面,但所有这一切,仅仅只是作为学习语文的材料而已,并不是要求语文教师通过语文课传授自然、地理历史、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知识,否那么,设置语文课程便属多余。语文之所以是语文,语文教师应当在引导学生领悟文本所表之情、所达之意的同时,再启发学生解文本是如何表情达意的,文本为追求最正确的表达效果,选用怎样的文体、怎样的表达方式,又是怎样遣词用语的。这才是原汁原味的真正的语文课。
别拿语文不当语文,语文教师上课心中要时时有“语文”的观念,换言之,就是语文教学必须有语文的学科含量。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有自己的学科个性,语文也不例外。就阅读而言,不同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5e300381a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