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真实性格

2022-04-11 01:23: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毛泽东的真实性格》,欢迎阅读!
毛泽东,性格,真实
毛泽东的真实性格——五十年后看伟人(之一)

渭河之水

二十世纪影响中国社会发展时间最长,力度最大的历史人物当然是毛泽东。世界范围内对毛泽东的研究,从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之后,就不曾停止。国内对毛泽东研究的著作更是浩如烟海,难计其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资料解密以及研究的深入,人们的认识也在悄悄的变化。

我希望自己能有所创新。我试着从毛泽东性格出发来进一步分析和把握毛泽东,我相信我的研究工作在前辈的基础上会更接近伟人的本来面目,也许能够给近历史人物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和结论。

毛泽东在1962年说:“如果有人说,有哪一位同志,比如说,中央的任何同志,比如说我自己,对于中国革命的规律,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完全认识了,那是吹牛,你们切记不要信,没有那回事。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样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我讲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这一段历史情况的目的,是想引导同志们理解这样一件事: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

虽然毛泽东谈论的是如何认识革命规律,但我觉得我们在把握毛泽东性格时,些告诫依然是适应的。

吹尽黄沙始得金,伟人已经谢幕三十余年,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社会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的材料,新的证据不断涌现,我们有必要在毛泽东研究方面跟上时代的脚步,坚持做到与时俱进。

关于毛泽东的性格,一般人都相信毛泽东196678日在致江青信中对自己性格所作出的经典概括——虎性与猴性的统一。猴子有造反精神,老虎具有让对手闻风丧胆的霸气。毛泽东身上同时具有霸气和造反精神,似乎没有人怀疑过这个结论。但我个人认为,毛泽东的话有些冠冕堂皇。当局者迷,猴子那里有什么造反精神,猴子生性浅薄,没有城府,一会上窜下跳,一会抓耳挠腮,为了一丁点食物,往往被人抓住,用绳子牵着,当“猴”耍。这些又怎么能和雄才大略、高深莫测的毛泽东相提并论呢?

我的结论是毛泽东的性格应该是狐性与虎性的统一。前者表达毛泽东的智慧,者显示毛泽东的权威,这样更恰当。

毛泽东之所以没有用狐狸来比喻自己,大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吧。一个伟大的人物,怎么可能是阴险狡诈的狐狸呢?意大利人马基耶维利在《君主论》中,


曾经感慨,作为伟大的君主,必须既是狐狸,又必须是狮子。狐狸能够识别陷阱,可以逃避强大对手的攻击,避免灭顶之灾,保存实力;狮子能够威慑对手,消灭挑战者,让任何反抗者都胆战心惊,臣服在脚下。

在这里,我之所以没有用狮子这种动物来比喻毛泽东,是因为我个人觉得,这种动物更适合另一个历史人物——蒋介石。蒋介石的性格如果用动物来比喻,我以为是犬性和狮性的统一。犬爱憎分明,对主人是绝对忠诚的,是不会欺骗朋友的。狮子有霸气,兽中之王,威风八面。一般而言,蒋介石对亲人、对朋友相对而言是忠诚的,但对敌人或者仇人却是异常憎恨。生于乱世,在军阀混战能够一统天下,怎么可能没有霸气呢?

老虎离不开山区,狮子更喜欢平原。毛泽东在山区书写他的辉煌;蒋介石在平原成就他的事业。离开他们的用武之地,一切都不再精彩。毛泽东的历史是从韶山开始,他的辉煌大多成就在山区。崛起于井冈山,成熟于宝塔山,可是下了西柏坡,进了北京城之后,虽然他不时的去庐山寻找感觉,可是晚年还是错误百出,精彩不再。蒋介石投笔从戎,东征,北伐,多少次中原大战,成就了自己的领袖梦。然而,当他远征到西安的临潼山下时,他本人及手下几十名大将却被他的把兄弟轻易囚禁,当他留恋孙中山安息的钟山,还都南京后,却导致“钟山风雨起苍黄”,以至于落草到台北的阳明山后,就再也没有反攻大陆的机会了。

一个人的性格有先天基因的成分,但更多来自后天的生活。让我们试着回到过去,回到他那个时代,深入他的家庭,追踪他的历程,来体会和解读他性格。

混乱的时代、和谐的家庭。毛泽东性格的形成,也必须从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来把握。每个人自身性格的形成,都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一定意义上也都是时代的产物。十九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列强国家瓜分完新大陆后,始蚕食其他大陆的封建文明,加速了东方社会农业文明的破产和失败。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几乎每块落后国家的土地上都站立着一个或者几个强大的殖民帝国。土地被瓜分殆尽,矛盾因此更加激化,新崛起的殖民主义者,岂肯善罢甘休,他们根本就不管前者是否愿意门户开放,只要看到合适的目标,他们会提出非分要求,而老殖民者咬到嘴里的肥肉又怎么能轻易吐出,矛盾更加激化,争此起彼伏。

中国,这个曾经独立与世界之外,繁荣稳定了两千多年的东方封建帝国,因过于稳定而渐渐落后,因繁荣富裕而遭人嫉妒。于是,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狂潮中,这块土地注定要遭到列强的蹂躏。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一浪高过一浪,一棒接着一棒,老大帝国吞下耻辱之后,有了动物般的本能反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希望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中体西用来挽救命运,可是这又怎么能挡住历史的脚步,改变封建国家的命运呢?

商品经济冲击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经济基础既然动摇,建立在上面的上层建筑当然也难以维继。社会动荡,经济凋敝,矛盾激化,冲突越演愈列,清王朝风雨飘摇,四面露风,八面进水,走到生命的尽头。中国人全然没有了曾经维持了几千年很自鸣得意的自豪感,天朝上国和大国子民的感觉荡然无存,幸福不知所


终,内心充斥着愤怒、不满和仇恨,并寻找着发泄的对象。

对统治者彻底失望的老百姓,把对外国殖民主义者满腔的仇恨,同时发泄到腐败的国内统治者身上。统治者再也无法继续稳定他们的统治,怨声载道的社会大众失去了对皇帝制度的信心,老百姓不再指望别人来改变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处境,武装革命成为时代普遍的呼声。

这是一个需要英雄也必定产生英雄的时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毛泽东来到这个世界上。

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韶山冲农民毛顺生家出生了一个男孩,取名泽东,字润之。他们家的头两胎婴儿都在襁褓中夭折。母亲生怕他也不能长大成人,便抱他到娘家那边的一座石观音小庙,叩拜一块巨石,认做干娘,还取了个小名,叫石三伢子。

毛泽东的父亲十七岁开始当家理事,曾在湘军里当过几年兵,长了不少见识,积累了一些银钱。还乡后,善于经营的毛顺生,凭借自己的精明,集中精力做稻谷和猪牛生意,在他父亲的经营下,家道蒸蒸日上,后来成为远近闻名的地主家庭。虽然比不得山外的土财主,但在他们村绝对是首富。

除了父亲,对少年毛泽东影响很深的人还有他的母亲。毛泽东的母亲姓文,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人称文七妹。七妹十八岁时和毛顺生结婚,共生五男二女,但四个都夭折了,只剩下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

作为普通的农村妇女,文七妹一生默默地操持家务,抚养儿辈。她待人接物,纯朴善良,极富同情心。灾荒年月,常背着丈夫送米给讨荒的人。平时还虔诚地烧香拜佛,把“积德行善”、“因果报应”一类的信念灌输给孩子。由于封建礼教观念的影响,使他母亲在丈夫面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相反遭到奴仆般的呵斥和轻蔑。

毛是父母第三个孩子,前面的两个不幸夭折,使他的父母特别疼爱他,但父母疼爱的方式却大相径庭。在旧中国,靠自身奋斗摆脱贫困的农民,大多清心寡欲、克勤克俭,所以虽然家庭非常富有,但毛泽东及家庭成员包括毛泽东父亲在内都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毛顺生和大多数走上坡路的地主一样,试图按自己的理念模式塑造儿子,期望儿子将来成为同他一样生财有道勤俭持家的精明人,因此,他用传统的棍棒教育方法来要求和对待自己的儿子。毛泽东的母亲笃信佛教,底善良,很慈善,富有同情心,对儿子是百般呵护,疼爱有加,毛泽东无论做什么,即便她不喜欢,她也是好言相劝,从不动手打儿子。父母亲两种反差极大的教育方式,使聪明的毛泽东最初形成了他不同常人的性格。反对强权,蔑视权威,好打抱不平。有母亲呵护,所以他敢反抗父权;但父亲是一家之主,实行高压政策,为了避免挨打的结果,毛泽东自然会考虑对付父亲的策略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5d9eb0279563c1ec5da716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