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消防安全工作的方针》,欢迎阅读!
消防安全工作的方针
消防安全工作的方针一、消防管理的工作方针国家消防法第二条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这是消防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方针。这个方针科学、准确地表达了防和消的辩证关系,反映了人们同火灾作斗争的客观规律。除此之外,消防管理工作还应遵循国家的安全生产的方针。1、消防工作方针(1)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消防工作方针,首先强调防火。在防火方面,自古以来就有防患未然的传统。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但大多数火灾是人为造成的。因此,火灾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工作做好了,就能够减少火灾的发生,即使发生了火灾,在有准备的条件下,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所造成的危害。从多年发生的火灾原因来看,用火、用电不慎和违反安全规定等原因占火灾总原因80%以上,几乎各种火灾都与人的因素有关,是由于人的思想麻痹、放松警惕、缺乏防火意识和消防知识所造成的。所以,消防管理工作中,应在预防为主上下功夫。预防为主应注意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宣传教育,使人们重视消防工作,提高消防意识。要向广大群众和单位领导宣传消防工作方针、原则,认识火灾的危害性和做好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其防火和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二是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消防规章制度,并要严格执行,认真落实。三是要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检查,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以消除火灾隐患。预防为主就是在消防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把预防火灾工作摆在首位,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贯彻落实防火的行政措施、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从根本上防止火灾发生。(2)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就是要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预防和扑救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不同,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各种偶发因素的影响,要完全避免火灾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们要有两手准备,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防止火灾发生,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灭火准备。万一发生火灾,应能及早地发现,尽快地消灭,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做好灭火准备,首先要有思想准备,树立战备观念,打有准备之仗。其次要有组织准备,就是要建立一支训练有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消防队伍。再次要有物质准备,即城镇要规划建设消防站、消防供水系统、消防通讯网络、消防车道等公共消防设施,配备先进适用的消防技术装备;在重要的建筑物内,按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设计、安装自动消防系统和消防设施;建筑物内配置一定数量、相应品种的灭火器和其他灭火器材。防火和灭火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整体。虽然,在实际工作中有防火和灭火的分工,有关部门的工作各有侧重,但是它们又是相互结合的,所谓防中有消,消中有防;防为消创造条件,消为防提供依据。就整体而言,两者不可偏废,只有全面地把握,正确地理解,认真贯彻执行这个方针,才能做好消防工作。2、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方针是我国劳动保护工作的总指导方针。它要求企业各级领导在生产建设中把安全和生产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全国第二次劳动保护工作会议上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批示提出了劳动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国务院在处理渤海二号事故的决定中指出:安全生产是全国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到了20世纪80年代,安全生产方针演变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安全生产方针。(1)安全第一就安全在生产中的地位而言,要树立保护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这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以及保护和发展生产力,都要求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2)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必须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指导思想。周恩来同志曾指出,当安全和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应服从安全。生产和安全是密不可分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江泽民同志在《责任重于泰山》一文中指出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科学论断是各级消防责任人必须遵守的科学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对待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他强调指出:思想上的麻
痹大意,表现最突出的是单纯的生产观点,或者叫片面的生产观点。我们在搞生产,把经济搞上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今后衡量一个企业的成绩,究竟是好是坏,不能只看生产是否增长,而别的什么都不管。如果出了事故,就要扣分数。尽管你生产成果、产量、质量,包括经济效益,这些都很好,但没有把消防工作做好,也不行。火灾的预防是经济建设系统工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恐怕我们很多工厂企业还没有把它提到应有的高度和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全问题存在于生产和人们活动之中,没有安全就不能使生产顺利进行;不进行生产、生活的活动也就不存在安全问题。安全生产是把安全渗透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而不能脱离生产和经营实际去侈谈安全。所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把抓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和抓生产经营安全及职工的健康统一起来。(3)预防为主贯彻好安全生产方针,要坚持预防为主。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和危险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共处于生产经营中,互为存在的条件,互相对立,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如果生产经营中不存在危险,也就无所谓安全。安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但要尽力地去创造基本的安全条件和环境,只要尊重客观规律进行生产作业,及时探测并控制住不安全因素,搞好预防工作,危险可转化为安全,否则安全会转化为危险,会造成事故。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原则1、为总体目标服务的原则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总体目标是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物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九五期间,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国消防工作取得显著进步,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集体财产的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消防工作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全社会防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仍然较低,火灾形势严峻,重大、特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我国经济由于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正在迅猛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指引下,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消防安全工作出现大量新情况和新问题。随着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公安消防机构不能延续过去那种指导、管理、监督三位一体的一把抓模式,而是要大大调动单位自身对消防管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各个部门、单位,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提出长期和近期的消防管理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树立消防责任意识,为实现本部门、本单位的建设、生产经营的大目标服务,为本部门、本单位的建设顺利进行、生产经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2、依靠群众的原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工作。实践证明,只有依靠职工群众做消防工作,防才有基础,消才有力量。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坚持群众性原则,首先要求领导者必须树立群众观点,相信群众,尊重倾听群众的意见,虚心向群众学习。第二要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向职工群众普及消防知识,提高群众自身的防灾抗灾能力。第三,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加消防工作,同火灾作斗争。第四,要组织群众中的骨干,建立义务消防队,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开展群众性的防火和灭火工作。第五,要依靠群众,群策群力,整改火险隐患,改善消防设施,促进防火安全。3、依法管理的原则依法管理就是依照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颁发的法律、条例、规定等消防法规,对单位或场所的消防安全事务进行管理,落实消防安全的规定和要求,保证单位或场所的消防安全。施行法制管理,首先,必须根据国家的消防工作方针政策和消防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出消防安全规章制度,从而使单位管理者有法可依,使人们有章可循。这种单位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就是消防法规在单位的延伸,是消防法规在单位里的具体化。其次,要向员工宣传消防安全规章制度,使大家明白在经营、作业过程中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违法的,哪些是禁止做的,以此来保障安全经营。再次,单位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严格地执行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充分发挥法制的威力,使消防法规在单
位里真正起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财物、保护大家生命安全,惩治违章违法行为的积极作用。4、科学管理的原则消防安全管理提倡科学化和现代化,以不断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为此,首先必须按照火灾发生发展规律和本单位工作、经营作业规律办事。消防管理实践和科学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系列有关消防的规律,如火险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经营、技术领域的扩大和物质生活的提高而增加的规律;消防安全管理与本单位事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律;火灾的发生与行业、季节、时间相关的规律;火灾成因与人们心理和行为相关的规律以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规律等等。消防安全管理只有遵循这些规律办事,才能有的放矢,才有效果。违背这些规律,消防管理将是主观的、盲目的,将一事无成,甚至受到火灾的惩罚。其次,要自觉学习和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我们已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我们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础,但还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把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要逐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来提高管理效率,使消防安全管理更深入、更科学,如使用微机处理消防管理信息、进行消防预测和调度控制等,运用电子监测系统随时察视保护区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等。5、综合治理的原则用火的广泛性和火灾发生的多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消防安全管理必须是综合治理型的。预防和减少火灾的发生不能单靠哪一个部门或单纯使用哪一种手段,必须在管理上、消防内容上、管理手段上和管理对象上实行综合治理的原则。在管理方式上不单打一,消防安全管理要同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一致起来,作为一项管理内容纳入单位管理范围;在消防内容上要有系统观念,形成配套的消防安全保障体系,即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教育,防火检查,整改火灾隐患,全面抓与重点落实,总体部署与具体措施,结合一致起来;在运用管理手段上,要综合运用行政的、法律的、宣传教育的、技术的、经济的等各种手段,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治理对象的综合性上,要将与消防安全有关的各种要素人、物、事、时间、信息等进行综合考虑,对各个部位和各类人员都须进行必要的管理。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下载使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4fbd82b82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