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安魂曲》读后感

2022-05-29 13:28:5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南京安魂曲》读后感》,欢迎阅读!
安魂曲,读后感,南京
]读《南京安魂曲》有感



一直在读一些人物传记,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主人公有了全新的认识。《大外交家周恩来》,我领略了周总理的幽默风趣,卓然的胆识;读《基辛格》,我体会到他的毅然和果断,也被他敏锐的眼光所折服„„但这次在老师的推荐下,读了《南京安魂曲》使我对读历史书籍有了强烈的欲望。

我是一次性读完《南京安魂曲》的,只是很难相信这是发生过的事情,没有也不敢细细想象其中的细节。和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相比,我觉得安魂曲更加描写得残酷真实,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大多拿数据说话,倒难引起共鸣了,因为毕竟我们对数据的敏感度并不是很强,缺乏对数据的想象力。所以我还是觉得《南京安魂曲》 更让人感觉到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显得逼真。

看着书中的每一个细节,自己就沉溺在痛苦中,对日本人的仇恨又一次被唤醒,但是作者在写《南京安魂曲》时,他的叙述却是如此的平静,平静得让人很难察觉到叙述的存在,可是却让我一次有一次的感受到日本人的残忍和当时许多中国人的无知。以前看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了解到侵华日军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平民和战俘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并对南京城三分之一的地方进行了焚烧,屠杀了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自己的心里只是产生微微的痛,但这次每一个场景的叙述都能勾起我无限的想象,唤起我对日本人的痛恨。

“我们都站了起来。只见这对日本兵领头的中尉,命令一个新兵拿刺刀去刺张先生。年轻的士兵有些犹豫,可是中尉高声地再次下了命令。年轻人朝张先生刺了过去,他的棉衣很厚,刺刀没能刺穿„„接着,让我们震惊的是,张先生自己解开了口子,把大衣丢到了地上,身上只剩下一件薄薄的上衣,他就这样面对刺刀„„那中尉再一次冲着年轻士兵高喊一声,那士兵猛地朝张先生冲去,伴随了一声狂叫,他一刀将张先生刺穿„„”读到此处,我的脑海中不断地重复着出现着这样的场面,仿佛是在不断地回放,也许那位年轻的新兵并不想去杀戮张先生,但是他们就是这样一个个被带上了罪恶的道路,开始了他们屠杀之路,我对他们的痛恨油然而生。看看张先生的行为,也许他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折磨,所以直接通过自己结束了生命,这从侧面也凸显了日本人的残酷,他们对中国人的折磨就从未停过,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残忍。

在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我总感觉金陵女子学院在南京大屠杀时期是个相当安全的地方,但疑惑的是这样一个有外国人“守护“的地方为什么还会有几十万的大屠杀呢。读到后来,我才意识到:原来日本人也根本没有把美国或是德国人放在眼里,依旧闯入这些难民区夺人。而这些庇护所的外国人,面对日本人也是束手无策的。正因为金陵女子学院和其它校都并不是完全安全的,所以才让日本人依旧我行我素,肆意践踏,抢走了很多难民,而接下来的当然就是三光政策了,使他们的暴行给我们留下痛苦的记忆。成千上万的妇女儿童少数成年男子在这里开始了噩梦般的经历,日军在南京城的强奸杀戮也在这里展开,而中国难民之间的友情和猜忌、互助和冲突也同时展开,这也使得《南京安魂曲》的情节更加真实,更加符合人性的特点。

书中有着惨不忍睹的情景,也有温暖感人的细节:有友爱、信任和正义之举,也有自私、中伤和嫉妒之情„„在巨大的历史悲剧面前,人性的光辉和人性的丑陋都在不断放大,在一个人的身上在不断地放大。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战时金陵学院的临时负责人——明妮 魏特林,她勇敢而又执着地开展自己的工作竭尽全力与日军抗争,努力保护所有的难民,但却经常遭到中国难民的嫉妒和诽谤。“上帝用他自己的方式做事,而我们难以理解。”明妮这般说着,却是无法真正说服自己。明妮·魏特林后来因遭受诽谤,黯然回国,最后以被投入精神病院终了一生。魏


特林在南京的作为,已可不用一个基-督徒作要求,而是在凭着良知本能行事。竭尽全力的她尽管有信仰傍身,却因曾身处过巨大的黑暗,而终究无法释怀,并对信仰产生了怀疑。“谁能想到我最终也精神错乱了呢?“我想知道日本人在南京的所作所为,会有什么报应。 妮·魏特林成为这场悲剧里成千上万苦难者中的一名。但在那南京女子金陵学院作临时负责人时,她经常说:“这个国家需要的是基督教。 并且在金陵女子学院处在罪孽猖狂之时,却依然坚持做礼拜,把基督帝要拯救他的百姓,赦免他们的罪孽,令他们作他的儿女的教义传达给难民,给他们以信念,从而给他们心里注入希望和活力,使他们首先在心理上结束痛苦。虽然曾有一度,当明妮看着日本人不要脸面地横行霸道时,也曾有过对信仰的质疑,因心中的虔诚,选择相信信仰,遵守教义,尽一切所能,勇敢、执着、竭尽全力地与日军抗争,努力保护所有的难民。

可能有人说,是明妮的善良,是明妮的无私把一首凄凉的歌变成了安魂曲。而我觉得,这当中更有一种信仰的力量。对生命的尊重,对信仰的虔诚,使她有信心,更有信念。或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我们应当有信仰,信仰与科学并不冲突,那是个美好的寄托。有时候,信仰,是苦难中给人以力量的依赖,它可以创造奇迹。就如这本书一样,把一首凄凉的歌变成了一首宁静的安魂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4ad19ff9e314332396893e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