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测试题及答案

2022-08-06 07:01: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说》测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测试题,答案,马说》


《马说》

一、填空

1《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作者韩愈,字退之,河北昌黎人,谥号:文。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气势雄健有力,语言精练。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代表作品《昌黎先生集 2、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揭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其真不知马也。(主要结论或主旨句)②交代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千里马最悲惨的遭遇的句子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③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④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真不知马也)⑤说明千里马和伯乐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⑥起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⑦文中最能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⑧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⑨有一位哲人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⑩本文的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1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表现作者愤世嫉俗心情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二、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及含义。①食马者 食通饲,喂养。②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显现。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④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 ,表示疑问语气。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①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②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4、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什么特点?答:托物寓意。 5“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在本文中有怎样的寓意?①千里马比喻人才;②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③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6、伯乐和千里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对伯乐有依赖关系;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说明统治者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 7“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作者表面是在说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实则是借题发挥,试分析作者实际要表现的内容。在作者看来,世上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如果不能发现人才,爱护人才,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 8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就其根本原因谈谈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①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揭示了统治者昏庸无道,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甚至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9、如何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与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因为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所以遇到不懂马的“食马者”,千里马只能有如此遭遇。 10、文章结尾处为什么直接引用食马者所说的“天下无马”这句话? 答:其目的在于表现封建统治者的“愚妄无知”

13、本文描述了“千里马”怎样的悲惨遭遇?有什么作用?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揭示人才终生被埋没,才能不得施展的命运。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揭示人才因“饥饿”而无法展现才能的无可奈何的痛苦。

14、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批判了封建统治者愚妄浅薄、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强烈愤慨。

15、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政治主张?“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16、文章结尾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作者对食马者不知马的嘲讽与愤慨之情。



- 1 -




17、文中最具有讽刺性的情景是什么?为什么?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边折磨千里马,一边慨叹天下没有千里马,真是绝妙的讽刺,作者生动地刻画出统治者愚妄无知的丑态。

18、这篇文章有什么现实意义?告诉人们要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人才,不能压制、埋没人才。

20、请写出古往今来,曾被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的名人及这些人发出的无尽感慨。 ①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1、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概括他的事迹。

答:①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②齐桓公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刘邦重用张良、韩信等人,终于消灭秦国,打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

23、积累与马有关的成语马到成功、一马当先、老马识途、天马行空、人困马乏、蛛丝马迹、指鹿为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4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和毛遂自荐的精神和勇气。

25、本来应该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韩愈却认为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你赞同作者的观点的?说说理由。赞同。因为在封建社会即使有人才,没有伯乐的发现也会被埋没甚至被摧残。 26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 下联:仕途失意作马说

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起到点明题旨的作用,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9、请就本文第三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答:本段文字先以一组排比句刻画了“食马者”浅薄、愚妄、无知的丑态,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作者对“食马者”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弄,最后用“不知马”点明主旨,总结全文。

10、千百年来,怀才不遇之士常常感慨万千,如果你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人才,也不被重用,你将怎么做?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没有遇到伯乐,我也要抓住时机,毛遂自荐,展示自己的才能,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为社会做出贡献,让自己的人生充盈美好。 1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愤世嫉俗,对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重用人才的不满,对被压制人才的同情,以 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全文的中心论点) 13.在当今社会,你认为伯乐和千里马哪个更重要?请举例说明。

千里马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

16请你联系本文与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的相关内容,来谈谈封建社会里“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在封社会里,千里马的命运掌握在伯乐的手中,伯乐决定千里马的命运,即如韩愈所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例如《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可以说是那个时代难得的千里马,可是他在那个时代的官场上却几经沉浮,身不由己,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在无可奈何中也只好做个闲人,空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了

17在当今社会你如何看待千里马的命运?在当今社会千里马虽然也需要伯乐,但与封建社会相比,二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千里马的命运不再掌握在伯乐的手中,而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为当今社会为千里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要你是货真价实的千里马机遇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你也可以自己去敲开机遇的大门 19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需要民主宽松的政治环境和统治者的知人善任

21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伯乐和千里马应该确立一种怎样的新型关系?他们各自如何做才可以达到人尽其才?二者应互相信任,共同发展。做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伯乐应积极主动的发现人才,要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给人施展才华的机会。千里马应积极主动去寻找伯乐,抓住机会展示自己才华或毛遂自荐。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⑴故虽有名马:即使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屈辱,埋没。⑶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⑷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⑹才美不外见 通“现”见⑺且(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样;等同⑻策之不以(按照)其道: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⑼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懂得⑾执策而临之:面对⑿其(难道)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⒀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482e3e185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