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的一声长叹

2022-04-18 23:20:0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书人的一声长叹》,欢迎阅读!
一声,读书人,长叹


读书人的一声长叹

茅盾先生20年代末流亡日本期间,曾写过一批散文,其中发表于1929210日《小说月报》第20卷的是一篇不足700字的随笔《卖豆腐的哨子》



文章写听得卖豆腐的哨子在窗外呜呜地吹后引发的巨大而又难言的怅惘忧愁。那么,作者具体又因何而愁呢?文章表现得难言而隐晦。但我们可以随着作者对自己情感的四次排除,进一步明确其心理历程。



第一不是乡愁。像我这样的outcast没有了故乡,也没有了祖国,所谓‘乡愁’之类的优雅的情绪,轻易不会兜上我的心头。茅盾先生早年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以修改英文函授生课卷为工作,所以文中常夹有英文,“outcast”指被抛弃的人。时值大革命失败,身为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的作者和党组织失去联系,自身遭到国民党政府的通缉,饱尝异党杀伐的白色恐怖。远走异国他乡的他宣称自己没有故乡,也没有祖国,这种愤世嫉俗之情,自然有别于如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夜晚响起优雅的乡愁。



第二不是理想之愁。烟云似的过去只留下淡淡的一道痕,早已为现实的严肃和未来的闪光所掩煞所销毁。我们从茅盾赴日前写的名著《蚀》三部曲中可以看到:太多的流血牺牲、背叛欺骗,使茅盾先生对革命斗争的残酷产生了清醒的认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渺茫的,少年时的单纯轻狂、乐观幻想,已被现实中的风雨礁石打磨成失望与迷惘。这种深积在心底的伤痛大概的确不是能被每天卖豆腐的哨子所唤醒的。



流落异乡者惯有的两种情愫被排除后,又剩下什么呢?又还有什么忧愁怅惘总在作者胸中回荡起伏呢?接下去,作者给了我们一个提示:昨夜我在夜市上,也感到了同样酸辣的滋味。作者在夜市看到的是条件艰苦、衣衫褴褛、为生活而挣扎的小商贩。当我们的猜测渐趋明朗时,作者却又继续为我们排除。



第三不是怜悯。我知道怜悯是亵渎的。当你的地位比对方高,生活比对方好,希望比对方大,有能力帮助对方时,你才有资格去怜悯对方。而漂泊异乡的茅盾先生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



第四不是同情。我心底里钦佩他们那种求生存的忠实的手段和态度。那些小商贩在潮湿的泥土上铺一片薄席,和货物一同挤在上面,冒着寒风,拼命招徕顾客。他们吁出的热气在天空中凝集为一片灰色的云。相比于自身,文人对痛苦的承受力和对生命的渴望是远不及穷苦人的,(老舍、傅雷、翦伯赞等人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结局就是明证)所以面对劳动人民,知识分子收获更多的是感动。



四次排除后,我们知道茅盾先生横亘心中的不是因为自己的名利荣辱、儿女情长,而是因为广大的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无产阶级劳动者,既然不能叫做廉价的怜悯同情,那么就应该是对黑暗的社会、不公正的命运的无限感慨。




这种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情怀直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哀郢》



是非混淆,黑白颠倒。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只能无止境地在饥寒交迫的死亡线上呻吟;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子承父业,一代代安享他人血汗的盛宴。面对这样的现实,有人挺身而出,英勇抗争;有人醉生梦死,甘于沉沦;也有些人翻身碰头之后,苍白无力的惆怅感叹就油然而生。毋庸讳言,1929年的茅盾先生,其心态正是如此。《卖豆腐的哨子》如同潘多拉的魔盒,放出了种种痛苦、郁闷、伤感、无奈,却偏偏关住了希望,让人读完之后,备感彷徨沉重。这也正像古人所说:伤心秦汉,生灵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面对残酷的现实,多愁善感而又天性脆弱的读书人除了叹息,又能怎样呢?其实不单茅公如此,似乎也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宿命:对辛亥革命失望后,鲁迅曾躲在北京寓所抄古碑(《呐喊自序》;和左联同志产生分歧后,郁达夫曾租一椽破屋,整天欣赏破壁腰上的蓝色牵牛花(《故都的秋》·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沉浸于淡淡的哀愁《荷塘月色》;大革命失败后,郭沫若东渡日本去研究史学、文字……



斯人已盖棺定论,我们当然不会怀疑这些老一辈革命家、文学家们的坚定性,我们都理解跋山涉水的长征需要小憩,艰苦寂寞的航行需要暂避风雨。其实,正是《卖豆腐的哨子》所表现出的那种虽流落异国他乡,却不以自身为悲,视天下苍生为己任,深入骨髓的佛般慈悲的心肠,让我们看到了茅盾先生超出常人的伟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47c3f2575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