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秧苗戏

2022-06-12 18:23: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福宝秧苗戏》,欢迎阅读!
福宝,秧苗
福宝秧苗戏

田坎上的百曲汇

福宝秧苗戏产生、传播于福宝镇,是一种生产劳动与歌唱艺术相结合的田 间小戏,它融山歌、小调、地方戏曲(福宝灯戏)和打击乐为一体,是 坎上的百曲汇

福宝镇位于四川省合江县东南面。 旧时地广人稀, 庄户人家每年栽秧均需雇 请帮工,结群劳动。栽秧包括扯秧、挑 秧、栽秧等劳动环节,是各种农事中最 苦最累的劳动。扯秧、栽秧都是蜷腰拱 背的劳作,且在泥泞中进行,又值春寒 料峭时节,风雨侵衣,冷水刺骨,农人 十分苦累。正因栽秧劳苦,才产生了栽 幺摊小吃的传统习俗。即栽秧人 在半天的劳动中,中间要在地头休息一 段时间(半小时左右) ,称幺摊儿主人将备办好的猪儿粑、麻糖等送到地 头,让栽秧师夫幺摊时食用。福宝这个民俗一直流传至今。过去,大户人家 还请人在地头打鼓唱戏,这就是秧苗戏

福宝秧苗戏起源于古代端公(神汉)的跳神。福宝地处山区,草木丰茂,气 候阴湿,容易生长蝗虫,稻谷常受蝗灾。人们为了消除蝗灾之患,每在开始栽秧 之日(俗称开秧门),便请端公地头作法,踏歌踊舞,祈求神灵保佑禾苗顺利 生长,不遭蝗害,稻谷取得好收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烟不断增多,端公 应付不完栽秧攘蝗之事, 乡里能歌善鼓之人便应运而出, 兴起了闹秧表演。 闹秧人在端公的神歌铁磬之外,唱俚歌,打土鼓,既攘蝗,又娱人, 乡人喜闻乐见。元代戏曲流行,端公的跳神逐步发展为傩戏,演唱也 逐步有了戏曲的内容,成了秧苗戏

福宝秧苗戏有着祈神攘灾、鼓舞劳动、调节情绪、消遣疲累等功能。在一 天的演唱中,有相对固定的结构程式,表现为敲秧门 闹田坎放幺 震杀尾四个部分。

敲秧门俗称打闹台请神安师,营造栽秧开工气氛。一般 先打《山乡》、《杨湾》等表现地理环境的锣鼓,然后打《乾二锤》 ,唱《刘猛将》 (民间传说中的驱蝗神) ,唱毕,表示求神已成,秧师已安,栽秧师夫便冒 冷下田,扯秧栽秧,尽显身手。 闹田坎秧苗戏的主体部分,唱戏人在 栽秧人栽秧的田坎上击鼓唱曲,给栽秧人助兴鼓劲。栽秧人栽到哪一块田, 唱戏人就唱到那一根田坎,表示全面驱除蝗害,不留死角。 幺摊是在栽 秧人工间休息(幺摊)时,唱戏人在地头演唱,让栽秧人一边吃主人送来的 粑麻糖, 一边观看节目表演,以消解疲劳, 积蓄精力,以利再战。 震杀尾是收工阶段的歌唱。 表现强大的气势,杀尾是结束(收工)的意 思。临近收工,唱戏人引吭高唱,紧锣密鼓,栽秧人咬紧牙关,一鼓作气, 冲刺劳动进度。由此形成劳歌合一的最后高潮。


福宝秧苗戏的演唱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唱一句唱词,打一段锣鼓,称一句 一打,各句间所打的锣鼓相同;另一种是唱一段唱词,打一台锣鼓,称一段 一打,各段间所打的

锣鼓不同,如前段唱 后打的是《四面见》或《灯台》 ,后段唱后 就打《謇巴囝》或《期头》 ,以在一个曲目 中不打重台锣鼓为原则。 一句一打 多用于戏曲声腔的筒筒腔和部分小调曲 目,一段一打用于山歌和部分小唱。唱 曲有的为领众和形式,如《锣鼓叮当 调》;有的是锣鼓间奏形式,如《唱灯调》 曲目的领唱通常是班头(秧苗戏班的头 人,也称歌师戏师)担任,其他 成员帮腔(称吼巴)。如田间的栽秧人中 会唱愿唱者,也参加帮腔。领唱时,以鼓 敲打节奏。秧苗戏的戏曲均为小戏曲,每出 戏的角色 2 3 人,女角由男性演唱。戏曲 唱本采用福宝灯戏唱本,但无胡琴伴奏,锣 鼓的打法也不同。唱戏人既唱曲,又打乐器,并且走在狭窄的田坎上,故演唱 有夸张的动作,肢体随所唱内容和节奏自然摆动。

福宝秧苗戏的曲调有地方山歌调、小唱调、灯戏调,最常用的是《灯戏调》 《莲枪调》和《锣鼓叮当调》 。《锣鼓叮当调》为四句体歌谣结构,有工整的反复 和对比乐句,每句领唱都以锣鼓叮唉当,锣鼓叮唉当为帮腔衬句,打击乐与 衬词血肉相生,悦耳动听,易于听众帮唱,营造热烈氛围。

福宝秧苗戏内容丰富,以传统曲目为主,辅以即兴编唱。在传统曲目中,有 许多表现劳动、情爱的山歌,如《高高山上一条牛》 、《下田栽秧行对行》 、《你去 歇凉我来薅》、《谨防冷风吹坏郎》等,也有许多表现情爱和社会生活的小唱,如 《双探妹》、《荷包歌》、《长年歌》、《苦媳妇》等,表现情爱和社会生活的戏目也 不少,如《山伯访友》、《丁子卖线》、《王大娘补缸》等。在唱传统曲目之外,歌 师还根据栽秧人的劳动状态和环境条件、 气象状况等情景, 即兴编创唱词,调侃、 打趣、逗乐,不时引发栽秧人的议论和笑声。

福宝秧苗戏的乐器配置,通常为脚盆鼓、平锣、钹、马锣,称四大件 此外,还可增加堂鼓、梆、铰子等打击乐器。

福宝秧苗戏的传承方式为跟师学艺, 由于唱曲和锣鼓台套众多, 一般徒弟要 学习三年才能出师。现在,福宝秧苗戏后继无人,高度濒危,亟待加强保护、挖 掘、传承。

何开明

9

201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4288fe909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