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涂鸦的意义》,欢迎阅读!
儿童涂鸦的意义
给两岁左右的宝宝一支笔,他会在任何东西的表面上起劲地乱涂乱画,画得横七竖八。创意宝贝的专家指出这正是绘画活动的开始,描画线条的活动就是最早的涂鸦阶段。涂鸦期是宝宝自我表现的开始。涂鸦是视觉经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反映宝宝当时的身心状态,具有促进感觉统合和人格形成的意义。宝宝的涂鸦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涂鸦的水平,可以推测出他的心智发展水平,并据此施以相应的教育。 儿童涂鸦的几个阶段
儿童的图画分成不同阶段:2-3岁为随意涂鸦阶段;4岁开始有简单线条;5-6岁时用粗略的象征代表人和动物;6-10岁开始描画细节;11岁时开始临摹作品;12-14岁偏好几何图形和装饰;青春期则对色彩及形状感兴趣! 1-3岁儿童涂鸦特点及教育建议
第一阶段 乱画或偶然的涂鸦画(1岁-2岁或2.5岁)
宝宝的乱画是由手和臂膀的简单运动留下的痕迹,由一定数量的线条组成。 特点:手指紧紧地握着绘画工具,手腕很少移动。线条的方向和长短是靠手臂的前后摆动决定的。画线条时,画笔很少离开纸,只有当线条画到尽头时才离开,这是一种无控制的涂抹,是为了满足宝宝的动觉经验,实际上是运动神经协调活动的一种标志。
教育建议:当你看到宝宝画的画面上大多是不规则的、弯弯曲曲的线条,有的甚至还画出纸张之外,说明宝宝还不能控制肌肉的动作,不能很好地完成需要控制肌肉的工作,如吃饭、穿衣、扫地等。而你的任务就是鼓励宝宝使用动作,随意涂鸦,如在日常活动中加入一些穿珠、捡豆子之类的游戏活动,促进宝宝手眼协调发展。
第二阶段 受控制的涂鸦画(2.5岁-3.5岁)
宝宝的绘画乍看起来,没有明显的差异,然而仔细观察之后,你会发现这时的涂鸦,已经受到了视觉的控制,和第一阶段的涂鸦画不同。宝宝在涂鸦时非常注意自己的笔端,有时为了看自己画出的痕迹,鼻子都几乎贴到纸上了。因为手腕肌肉、骨骼活动能力的增强,宝宝能画出错综复杂的图形和弯曲杂乱的图形,腕关节比较灵活,握笔姿势几乎接近成人。此阶段的涂鸦是重复性运动的控制,是运动和视觉行为的协调性加强的结果。
明智的做法是不要问宝宝“你画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画?”,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大声描述你从画面上看到的形象,“我看见左边地上蹲着一条小狗……”然后等待他的反应,通常宝宝会修正或补充这些图画中的信息。你还可以通过画面上的形象与宝宝对话,“我想问这条小狗一个问题……”
如果用心去观察和欣赏宝宝的作品,你会发现那不是简单的一幅画或漫无边际的涂鸦,而是他心迹的写照,你才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才能调动他创造的积极性,才能使宝宝的想象空间不断得到拓展。耐下心来,学会聆听并接受宝宝内心的感受,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涂鸦反映儿童心理偏差
儿童绘画过程中,任何一个动作都有意义,暗示着孩子一定的心理状况,找准孩子心理偏差方向,才能进行正确纠正。
颜色选取:对于儿童来说,对某种色彩的偏好暗示着一定的性格倾向。一般说来,酷爱黄色的孩子依赖性较强,独立性不足;爱好蓝色的孩子则有老大或自私的倾向;红色意味着性格刚烈,调皮而感情丰富;粉色除了象征着充满爱心以外,也意味着具有高度的审美观,优雅,温柔,体贴;紫色是爽朗的代名词,个性上较为随和,没有心机,具有宽容的胸怀以及极强的好奇心和上进心;喜欢橙色的孩子个性较为活泼外向,人缘好,但有点自我中心,不懂得体谅别人。 细节描绘:画面的细节描绘,在做画面分析时,也是另一种指标,它反映了宝宝对世界的兴趣和印象,对这个世界的接受程度。模糊的描绘暗示了儿童内在空虚、低活力、沮丧和内向型的个性;过多的细节描绘,则呈现着一种不正常的强烈控制环境的需要。正常小孩子对画面主题会有一定的细节描绘,但不会加上不需要的细节或删掉重要的部分。
图形的位置:图画可作为宝宝生活环境的反射,如精神上受创儿童,因为过度焦虑而无法控制情绪,会将画面所表现的物体凌乱地散落在整张纸上。这些精神上受创儿童,他们无法控制内心痛苦安静下来画画,因此无法将所描绘的线条和物体精确地摆放在应有的位置上。
图形大小:尺寸大小的最大意义在于可以用以解释绘画者对自我的认识。五岁以上的小孩子,在8.5 ×11英寸的纸张上,若所画的单个人物图形超过9英寸(22cm左右),则可能蕴含着幼稚、夸张和一种容易看出来的情感伪装,这样的人,行为可能较具侵略性和恐吓性。
通过对孩子的图画进行解读,家长可以准确找出孩子性格中的偏差方向,并及时地予以纠正,帮助培养健全、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4276e0b4a7302768e9939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