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2022-03-30 00:08:3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白色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欢迎阅读!
对策,防治,现状,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1 “白色污染”的危害

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废弃塑料所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公害。尤由于废塑制品大多呈白色,对环境的污染通常被称之为“白色污染”废弃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物对市容和景观的破坏。其主要表现在:

(1)铁路沿线一度形成白色长廊,由于铁路餐饮服务业的特点,铁路行业已成为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的主要用户。由于管理不善,旅客随手扔垃圾甚至列车员沿线随手倒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主要铁路干线沿线形成白色长廊。

(2)江河湖泊岸边成为天然垃圾场,由于垃圾收集系统的缺乏,江河、湖泊沿岸的居民长期把天然河流作为垃圾消纳场,随意倾倒垃圾,致使水面上形成百花花的一片顺流而下,在河流、湖泊、水坝的岸边形成“白色半岛”

(3)旅游景区、城郊结合部白色垃圾成片,在旅游景区,由于游客随手丢弃废物者较多,景区垃圾收集容器少,环境卫生管理措施不严等原因,使得废塑料袋和快餐盒到处可见,严重破坏了风景区的自然景观。由于传统的垃圾管理模式,只是简单地将城内的垃圾运往城外,因此,城郊结合便成了垃圾的天然堆放场,由于没有任何防污措施措施,故在垃圾场周围垃圾到处飞扬,其中塑料废物由于质轻,很容易挂在树枝上、电绕上形成“万国旗”,令人触目惊心。塑料包装废物对环境的危害不仅产生视觉方面的污染,而且还会带来一些更大的潜在危害。潜在危害是指塑料废物进入自然环境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在环境问题,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在:

(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2001年第1号消费警示:当温度达到65°C,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因此,2001423,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告》,要求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40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1975,美国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和饮料。在我,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组曾经暗访了塑料袋的生产,这些生产厂所用原料是废弃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生产,首先用机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个水池里清洗(名曰消毒),取出来晒干,再用机械把它压成膜,制成各种塑料袋。记者问老板,这种塑料袋用来装食物,是否对人体有害,该老板毫不遮掩地承认这类薄膜未经消毒,肯定有害于身体,他本人从不用这种塑料袋装食物。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同学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分子量在2万以上,只有分子量降为2000以下时,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这一过程至少需200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从而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4)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


2 “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

2.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消耗量大幅度提高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廉价、生产技术成熟等优点,生产和生活中的到非常广泛的使用。据国际塑料团体理事者协会(CIPAD)报告,2001年世界塑料产量为1.81亿万,t日本东京大学国际产学研究中心主任山本良一专题报告“从每一秒看世界变化”,披露了塑料与其他统计数据的比较, 2001年世界每秒生产塑料8. 2,t每秒消费4. 9,t 2008年世界塑料年产量已逾1.9亿万kt据统,只有约195t(不包括民间收集量)的塑料包装废物被回收利用,绝大部分进入生活垃圾。由于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大,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亦大幅增加,2000年全国年垃圾清运总量已超过1. 4亿t并按8%的幅度增长。历年全国无序堆放的垃圾总量多达60亿,t占用土地5亿km2,严重污染大气和地下水资源,更有引发气体爆炸事故的发生,垃圾已成为城市一大公害。我国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基础设施较差,管理水平较低,未形成一整套垃圾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的封闭系统,现有的垃圾收集、贮存、运输、处置设施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造成垃圾管理上漏洞、死角很多。现存多数垃圾场的选址、设计建设、运行极为不科学,有的城市随意在郊区的地或在江、河、湖岸露天堆放垃圾,底部无防渗及渗滤液收集措施,顶部没有导气及防止扬散措施,垃圾场周围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垃圾飞扬,成为较严重的污染源。

2.2 公民环境意识较差,随手乱扔废弃的行为很普遍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环境意识淡薄以及良好卫生习惯尚未形成,随手乱扔废弃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比比皆是。因此,在人们经过的地方如铁路沿线的路上坡上、城郊公路两侧、商业街、车站、农贸市场周围,各种废弃的塑料袋、快餐盒、饮料瓶随处可见,在旅游胜地、河湖水面也可以看到塑料垃圾漂浮物而大煞风景,消费后的塑料制品随意报抛弃,在感官上使人不快,造成“白色污染”

3 我国塑料废弃物管理现状

我国人均塑料制品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统计显示,目前,亚洲人均塑料消费量为17kg其中日本预计10年内以41%的速率增长, 2010年将达到121kg北美人均塑料消费量由1980年的45kg增长到1999年的

88kg,2010年将达到145kg。西欧人均塑料消费量的增长率与北美相当,2010年将达到132kg。我国目前人均塑料消费量约12kg, 2010年将增加到22.8kg,相当于目前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用于包装方面的则更低。但由于塑料包装废物引起的“白色污染”问题却较这些国家严重。目前国家还没有颁布防止“白色污染”的专门法规,仅在一些法规中涉及到一些相关的规定。如19964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提出,食品工农业产品包装中采取易回收、易处置、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材料,鼓励生产和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和纸制品等替代产品。为防止“白色污染”的加剧,许多地区制定了防治白色污染的地方法规。如杭州市于19959月由市环卫局、工商局、卫生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使用泡沫制快餐盒的通告》,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了禁止销售、使用泡沫塑料制作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19976月北京市环保局与市工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对废气的一

次性塑料制餐盒必须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北京市生产、经销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自行回收利用废弃餐具,或者委托其他单位回收利用。20071231日国务院办公颁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国办发[2007]72号。以下简称“限塑令”)“限塑令”自200861日实施,“限塑令”颁布的主要原因在于塑料袋的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但“限 ·403·塑”并非“禁塑”,尤其当缺乏真正相对环保的替代品时,塑料袋的重要性仍然不可否认。 4 我国“白色污染”防治对策

4.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向企业领导、广大消费者进行深入的环保宣传教育,清“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治的重要意义。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废塑料的回收,提高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包装材料,

适度包装,节约资源,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包装产品。提供垃圾分类回收,反对随手丢弃垃圾、减少垃圾产生量。

4.2 完善立法、加强执法

(1)制定国家层次的有关塑料包装废物的专门法规; (2)制定地方层次的有关塑料包装废物的法规;

(3)制定有关塑料包装废物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技术标准; (4)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4.3 限制或禁止使用难以收集处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物

在形成“白色污染”的废塑料中,几乎全部为塑料包装物,尤其是一次性发泡塑料上餐具和一次性超薄塑料袋等。前者在我国的年生产能力达到90亿只,由于重量轻、体积庞大、难以清洗干净等原因造成回收成本高、难以有效利用。后者,由于使用面非常广、很薄等原因造成环境中污染物随处可见,回收困难。因此,限制或禁止使用难 以收集、处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物,减少和控制使用包装材料避免过度包装,严格地进行适度包装。

4.4 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

限塑令”所针对的塑料袋主要指的是PE塑料袋,回收后绝大部分被加工成再生塑料粒子和再生塑料制品。但由于目前国内的生产消费仍处于“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传统模式,使得包括塑料袋在内的大量可再利用的资源被直接当作垃圾扔弃。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每天塑料袋使用量高达30亿个,其中仅用于买菜的塑料袋就达10亿个。目前,仅北京每年废弃的塑料袋就达23亿个,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4,t占生活垃圾总量的3%;上海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9,t占生活垃圾总量的7%。因此,我国废弃塑料袋的回收具有强劲的资源优势,在正规操作下,可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而且有利于遏制垃圾泛滥、减少“白色”污染。废塑料回收后,进行分类、清洗后再通过加热熔融,即可重新成为制品。从组成看,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均由碳氢元素组成,而汽油、柴油等燃料也是由碳氢元素组

,只不过分子量较小。因此,把这几类塑料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使之裂解,把裂解产物进行分,可制得汽油与柴油。近年来,一些国家大力开展3R运动:即要求做到废塑料的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目前,在德、日、美等国家,由于重视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处理,已经实现了塑料的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消除了白色污染。

4.5 加强防治“白色污染”高新技术的开发

加快符合国情的防治“白色污染”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对已取得的污染防治科研成果,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推广应使其发挥应有的效。同时加大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尽快拿出能够完全符合市场需求并且具有环境友好特性的产品,以丰富和完善绿色包装产品市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409e8a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0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