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语言学

2022-04-23 06:40:0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学语言学》,欢迎阅读!
语言学,美学
《美学语言学》读书报告

正如本书作者所说:“用美学原理去考察人类语言的普遍共性和民族个性就会发现,它们相互并不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不错,语言学与美学确实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人类语言的共性与个性都同为自然机制与人为机制相结合的产物,是天人之合。”人类语言与世界上所有美的事物都具有同样的属性,是真与善的统一,都表现出一种美。

关于语言学与美学的结合,向来存在不同的见解。阅读前,我在不同的网上搜索了与该研究方向相关的网页,结果发现,从20世纪初始,西方学术界便出现了多个将语言学与美学相结合的学派。然而由于语言学在现代西方受到充分重视并在学术界处于领先地位,所以这种结合的研究往往表现为将语言学理论的新成果引进美学诸多学派的研究之中。该书作者向来关注国际国内相关的学术动态也深受其影响和启发,80年代有关‘反训’的讨论中”他深刻认识到“哲学理论对语言现象研究的重要意义”,在后来的教学研究中,他“自然而然地将所从事的语言与美学两门学科交融起来思考,发现用美学原理去解释语言现象,可以异常深透,甚至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作者“根据中国自己的国情,与西方将语言理论注入美学的诸多学派的研究方法相反,力图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美学原理深入解释具体的语言现象,将其汇集并作适当补充,成为一册。”下面是我对本书结构和内容的理解:

全书分为八章,大致可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章,《语言的自然美》、《语言的社会美》。这一部分为作者后期写成,但因它们“分别是从总体上论述人类语言的共性与个性”,从逻辑顺序上便将其引为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345章,关于语言的科学美、表现性艺术美及形式美分别兼论汉语的民族性格,作者认为“在这三个方面,汉语有鲜明的特征,而又不敢断言这些特征为汉语所专有”,所以称“兼论”。

第三部分:第67章,论及汉字的美学特征。

第四部分:第8章,介绍几个语言与美学相交的西方学派,扩大视野。

接下来,我将用一定篇幅来概括第一部分的大概内容,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找出其闪光之处,试评短长。

语言的自然美与自然界的自然美一样,非人为强制而是自然形成,另外,作者还认为:“语言的自然美并非没有人为因素的参与,它依旧是天人之合,不过自然因素起了更重要的


决定性的作用而已。”在《语言的自然美》这一章里,作者从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分别说明了语言的自然美。

语音方面:首先引用德国语言学家施莱赫尔对语言客观规律的研究成果,肯定了语言,特别是语音与人体物质结构的天然联系,并强调“最关键的当属发音器官”。接着作者阐述了自己的思路,“基于大自然赋予人类同样的语言素质,所以尽管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语言千差万别,但这些不同的语音却显示出共同的自然美。”然后从6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1各种不同的语言都是由十几至几十个因素组成。2各种语言的音节单位大多由“辅音+元音”构成。3各种语言都有自然生成的节奏和音调。4人类所追求的语言形式美大体一致。5发音力求简便,因而各种语言都有音变现象,且多朝发音省力而清晰的方向发展。6语音的系统对应性。

从以上6方面的特点充分表明语音既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人类实践需要,是真与善的统一,确为一种美的存在。

词汇方面:词汇作为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各种不同语言“最小的建筑材料”,同样具有自然美的素质。作者主要选取以下几个角度论述其自然美:1词的概念内涵基本一致。2词义引申的规律相类。表现在:由具体而抽象或由抽象而具体;比喻引申;相关引申;一词多义,多词一义;词义有扩大,有缩小等。3一词而兼正反两个概念。如受(既是授给,也是接受)、择(既是选择,又是抛弃)。4其他。如禁忌语、格言。

语法方面:作者引入了关于“二分法”这一概念,认为“客观世界的规律本是如此:或绝对运动(发展变化),或相对静止(表现为一定性状)的状态。”接着,作者用大量篇幅,引经据典,用活生生的事例讲述国内外著名学者关于句子的二分法的观点,透过诸多不同的论辩,得出了各种不同的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共通之处之一:即“语法的深层结构大体一致,都是主谓二分。”

语言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社会美。在《语言的社会美》这一章中,作者希望告诉读者:“语言的变化和差异主要是适应不同的社会生活的结果。纵观历史,作者的这一观点确实蕴涵深刻的道理。古往今来,不同历史阶段的语言虽均有所变化,这些变化、差异,虽与语言自身的变化规律密切相关,而更多的则关系到各个时代、各个国家民族的社会生活,语言的社会美也正是表现在它的这种多变性与适应性。

接着,作者通过不同类型语言的社会适应性及不同历史阶段语言的社会适应性两方面分析论述了语言社会美的具体表现:


不同类型语言的社会适应性:“人类语言根据其语法特征,可分为若干类型,”“各种类型均能适应各自的社会所需。”具体表现在:

词汇方面:首先,词语为适应不同社会的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同而产生种种差异。如:生活在北极圈一带的爱斯基摸摩人冬天大部分地区要住在雪屋里,他们的生活与“雪”密切相关,所以有许多关于雪的分类的专门词汇(如细雪、干雪、软雪等)。其次,适应不社会人们的传统习惯,词汇也各有差异。如“红色”一词在汉语中往往联系到喜庆、革命等,而内涵相同的英语red”一词却关联到激怒、生气(see red)、血腥的、血淋淋、残酷等义。

语法方面: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思维特征是:注重人伦、注重关系、注重各方面整体的协调一致,不求精确逼真。汉语正是适应了这种特征而形成了它的表现性,重表情(往往相当含蓄)而不求句法的精确严密。

语音方面:人类语言由为数不多的音素组成,这些因素在构成词汇基本单位时尽管有所差异,然而各种语言都能根据需要而形成自然节奏,也能根据对形式美的追求而使语音形成自己民族语言所特有的整齐格律。

不同历史阶段语言的社会适应性:“语言的变化是随各历史时期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以及审美取向的不同而有所变异。”语言这个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际与思维工具,正是在积极适应上述变化的过程中,表现出其社会美。

简要评述:

通过对《美学语言学》这本书第一部分的精读,我初步了解了语言的自然美与社会美:人类语言因为地球这个大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自身生理机制的相似性”而具有自然美;不同的历史地理条件又使各国家、地域具有自己的社会生活,民族的、地方的习性,语言为适应这些差异而产生多种变化,具有不同的个性,表现出了它的社会美。语言的这种双重特性一方面促进了人类之间的相互交流,使人类共同创造出一个现代的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使人类文化表现出琳琅满目、灿烂多姿。相信,语言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双重特性将会在人类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人类进步作出卓越的贡献。当然,对一本书的理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长而不断变化,书中的内容还需要我花更长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言语交际与语言教学 闻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3fe7c2649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6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