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浙西唐诗之路》,欢迎阅读!
浙西唐诗之路
作者:薛家柱
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4年第11期
薛家柱
既然认为萧山义桥渔浦古渡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可与中国丝绸之路相媲美,那么有没有浙西唐诗之路呢?记得当年在杭州大学中文系求学时,讲授唐诗宋词的夏承焘教授,常常吟诵不少以新安江、富春江为描写背影的唐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些诗的发生地不就在浙西吗?为了去实地求证,我来到建德白沙与梅城进行探访。
晨起,推门走出新安江宾馆阳台一望,疏雨初歇,青山绿水分外鲜妍亮丽,美的瞬间不禁使我“啊——”的一声,双眸顿然透亮,呼吸清新舒畅。原定的泛舟江上可照常进行,不由得一阵欣喜。
站在宾馆阳台凭栏眺望,新安江犹如一卷长轴徐徐展开。江上弥漫着轻雾,隐去妩媚色泽,出雾入雾,绿影荡漾,更显出青绿山水画的风韵。新安江素有“锦峰绣岭,山水之乡”的美名,信然!展阅《新安江历代诗选》,微风轻轻掀动书页,一首一首绝妙好诗就信口吟出。
最初对新安江产生幻想幻游幻梦,缘起唐代诗歌。为何诗人们用如此浩轶的诗句盛赞新安江?全在于一江如玉清流。面对清雅温馨的青溪,及邀请喝饮、出浴的挑逗,诗人们怎能不意兴飞扬?于是华词丽句顿时涌到唇边。因此诗人们留下了千古不灭的名篇,脍炙人口,成为山水诗传世杰作,真可谓一江山水一江诗。水,给了诗人无穷灵感。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毕竟是诗仙,出语不同凡响!想来定是经大漠风沙、出剑门蜀道的李白,第一眼见到出水芙蓉般的婀娜江流,才会发出由衷的惊叹。我们就以李白这首诗作为起点,沿新安江作一次“浙西唐诗之旅”,去追寻当年诗人的足迹和梦魂。沿新安江顺流泛舟而下,犹如进入唐风宋韵的古典境界,可在游轮中慢慢品味今日新安江的古意。
从白沙渡口下船,到梅城三江口,一路上绿叶染山,浓浅相争。宿雨晨露,使山林有一种淋漓欲滴的流丽。从充满水分的浓绿中,一丛、两丛,一片、又一片,透出团团红云,晕染点点胭脂色,那是间杂在绿荫中的桃林、梨花、杜鹃,各争春色,真正传递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神韵。
及至梅城,三江汇合,水面宽阔,如乳如纱,水气氤氲,目无以极,情无穷尽。“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我想, 孟浩然那首《宿建德江》一定是写这里。千古名句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征服,可帮助当代人进行深层的文化旅游。
三江汇合后,就流经长达23 公里的七里泷,进入乌石关、乌龙峡、子胥峡、葫芦峡等“一关三峡”。这儿享有“小三峡”之誉,风光不逊于长江三峡。山水诗的开山祖师谢灵运的《七里濑》就是开宗明义点题之作:“石浅水潺缓,日落山照曜。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写得多么出神入化。以后的诗人均步他的诗韵,把这儿山水惟妙惟肖地搬到纸上。山川如此奇秀,确是大自然的造化。孟浩然的《经七里滩》更是一首22 句的记游诗,把一路野趣写尽了:“叠嶂数百里,沿洄非一趣,彩翠相氛氲,别流乱奔注。钓矶可平坐,苔磴滑难步。猿饮石下潭,鸟还日边树。观奇恨来晚,倚棹惜将暮。挥手弄潺缓,从此洗尘虑。”通过这些唐诗,可窥到美丽的风景后面历史文化的丰富,这是诗人们感性思维的一种提升。
没到过七里泷的人,只能凭诗来想像填补未临实地的缺憾。今日江上观景,就可将诗和现实互相映衬,得到最真切感受。“白龙倒垂尾蜿蜒,泄云喷雾为飞泉”,这是写葫芦瀑的诗。你可想象,江流一湾,忽见山高高低低、路曲曲弯弯,两旁林木萧萧,纷披闪烁。就在这深沉幽暗山谷间,一道百丈银瀑自天而泻,因葫芦形石罅而激冲,击石而溅,瀑声如雷。一种孤绝,一种古远,傲立于永不老去的蓝天里,和永葆青春的苍山对话。及至飞流而下,随风如雪如霰飞散。好一幅活生生的山水画,你能不慑服大自然美的伟力?
眼观目不暇给的美景,口吟心诵着历代诗词,徜徉在不变的自然与不断嬗变的历史之间,出今入古、入古出今,不断追寻唐诗的底蕴。自然的丰美,衬托着历史文化的富裕,这才是新安江、富春江不朽的灵魂。
浙江既有浙东唐诗之路,又有浙西唐诗之路,难怪唐诗中有那么多描写浙江的作品。唐代著名诗人差不多都到浙江来过,给华夏大地留下那么多锦绣华章,这才使浙江文化底蕴那么深厚,成为诗画之乡、文化之邦,让现在更多海内外游人沿着这条诗歌之路而来,寻访东方的人间天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395e3fd14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