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寻源问道等十则》,欢迎阅读!
寻源问道等十则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评论》 2017年第12期
1.王文章,寻源问道[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
该著收录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王文章先生多年来在文化艺术领域及“非遗”保护方面的真知灼见,主要是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对新时期以来的文艺现象和艺术作品的评论、研究,包括对作者熟悉的一些艺术家的评论。全书分为“艺海揆真”“根脉守护”“撷英镌华”“文林会心”四个部分,关注的核心是艺术的当代性问题。
2.陈建华.文以载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该著以晚清至民国时期文学中的火车表现为叙事主角,追踪纵横交错的铁道地图的历史形成,勾画城乡分野、经济发展与物质文明的进化,同时分析由火车给人们所带来的日常生活、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变化。作者意在为中国文学史文化史开启一扇饶有兴味的想象之窗,根据第一手资料与历史时序展开叙述,包括五四新文学、鸳鸯蝴蝶派、新感觉派等不同流派的文学作品,对于经典性文本作细读演绎,揭示多元的思想与艺术特征。全书约七万字,并配上数十幅从大量报刊杂志挑选的历史性图像,以原创性、可读性和学术性诉诸专业与非专业者的阅读兴趣。
3.【法】马尔蒂娜’樊尚.[法]布丽吉特·迪里厄.埃菲尔风格[M].谢津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毫无功用却魅力无穷,独一无二却常被模仿-史上从没有一座建造物如埃菲尔铁塔,肇始之时饱受非议,历久而成为一个城市无处不在的象征,继而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象征。埃菲尔风格体现了建筑艺术造型之美,更彰显了穿越时代的人类自由的想象力,它始于一种工业审美观,终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从铁塔的设计建造,到艺术家们的争相追逐,到全方位的时尚设计风格,本书作者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作为设计流派的埃菲尔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4.【法】戈岱司编.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M].耿昇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7.
该著是20世纪法国著名东方学家戈岱司的首部著作,辑录了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4世纪之间九十多部希腊文和拉丁文典籍中有关中国、印度等远东的记载,是研究中西交通史与丝绸之路历史的基本史料,亦对古代中外关系等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美】托马斯·爱尔森.欧亚皇家狩猎史[M].马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2017.
在中东、印度、亚洲中部和中国,从古代到19世纪,皇家狩猎一直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最负盛名的蒙古帝国史学家托马斯,爱尔森这部经典名作,将会一一解答有关欧亚大陆空间范围内古代王朝皇室狩猎的相关疑问,充满故事性、趣味性和探索性。观察角度与众不同,对欧亚大陆皇室的狩猎史作出了百科全书式的诠释和解读。
6.【日】明智宪三郎.本能寺之变——光秀.信长·秀吉.家康.1582年的真相[M].郑寅珑译,信誉审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2017.
本能寺之变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政变,也是战国时代走向终结的一大契机,被认为是战国时代最后的“下克上”。四百多年以来的多项历史谜题将经由明智光秀的后裔明智宪三郎之手一一解开,各种所谓的“定论”也将逐一受到“历史搜查”的挑战。光秀的焦躁、信长的计策、秀吉的野心、家康的苦恼,所有这一切都在天正十年六月二日集中爆发,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出入意料的世纪政变。
7.江晓原.科学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该著涵盖天文地理、宇宙太空、科技科幻诸多领域,谈及司南传说、传奇星占学家开普勒、“超级民科”和被监听者爱因斯坦、《三体》黑暗森林法则对“费米佯谬”的解答等科坛趣事。作者将科学从人们盲目崇拜的神坛上请下来,还其应有面目。行文之中,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诸外部因素之关联及互动,又以学术眼光分析逸闻趣事,常有标新立异之论点及表达
——初看似乎离经叛道,细察则仍言之成理。而对于唯科学主义之弊端及谬误,作者关注尤多。
8.傅晓航.历史机遇——傅晓航著述总汇(亲情篇)[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6.
该著是傅晓航先生编成于年近九旬之际,作为向亲朋好友汇报的一份成果,故称“亲情篇”。全书主体为创作集,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各类剧作皆全文收录,占全书的90%,都是首次结集,所呈现体裁的多样和篇幅的丰厚体现了一位学术大家灵动的文学才华;学术性论著此前均有出版,本书用10%的篇幅,展示诸集书影配序跋全文以窥全豹,因此可视为不作“全集”却作“著述总汇”之著。卷首的“代序”——《得天独厚的历史机遇》,实为作者的学术小传,是助读者深入了解作者学术经历和学术思想的一把钥匙。
9.冯良西南边[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
该部长篇小说通过20世纪50年代凉山平叛过程当中相识相恋的三对彝汉夫妻的人生故事,细细描绘了凉山彝族社会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历程。作者将宏大的社会史还原为耳闻目睹的日常细节——具体的人、事和生活。在她笔下,从奴隶制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凉山巨变”,正是一系列影响现代中国变革的话语在凉山这片土地上被彝汉群众各自叙述的一次次生动对话,颇具戏剧性,作品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文学风貌。与以往将凉山彝族作为一个想象的他者不同,冯良以身份属性各不相同的三对彝汉夫妻作为主人公,将外部世界(新社会)与彝族社会(旧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冲突直接切入日常生活本身,写出了大历史的细节,也更符合彝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事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3783b70a2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