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言文字应用教案合集》,欢迎阅读!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合集(一) 千言万语总关“音“教案
第一节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 一、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 2、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二、教学步骤及内容
1、给《采桑谣》(声母歌)一诗每个字标出声母,给《捕鱼歌》(韵母歌)一诗标出韵母。算一算,汉语拼音有几个声母,几个韵母。明确:22个声母,包括零声母;38个韵母。
2、根据截取的《康熙字典》的资料,看看《康熙字典》是如何注音的?完成课文中的表格。
3、课文截取的《康熙字典》的资料涉及了哪两种注音方法?明确:反切法、直音法。4、汉字每个音节包含哪几个部分?明确:声母、韵母和声调。 5、什么是零声母?什么是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 6、复韵母iou、uei、uen前面加声母时该如何书写? 7、ī、u、ü行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构成音节时应如何书写? 8、ü行韵母跟声母j、q、x相拼时应如何书写?
9、说说用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应注意哪些规则。明确:①以词为书写单位 ②隔音符号的使用 ③字母大写的要求 10、课后练习指导:重点是第三题。
11、补充练习:请用汉语拼音拼写下面各组词语,注意拼写规范。①中华人民共和国Zhonghua Renmin Gongheguo 国家guojia 北京大学Beijindaxie 母校muxiao②新华字典Xinhuazidian 工具书gongjushu 辅导教材fudao jiaocai③毛主席
Mao zhuxi 周恩来Zhou Enlai 邓小平同志Deng Xiaoping tongzhi 领导人lingdaoren④皮袄pi’ao 飘piao 延安Yan’an 西安爱国人士Xi’an aiguo renshi 现案xian’an
第二节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形成同音字的原因和同音字词的类型
2、了解同音字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注意避免同音字词造成的歧义 二、教学步骤及内容
1、对联是我国特有的语言艺术,其中有不少是利用汉字的谐音形成妙对的。除了课文的例子外,你能否再举几个?例如:★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幼儿摘柚儿,柚儿完,幼儿玩。★眼珠子,鼻孔子,珠(朱)子还居孔子上;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相传有个神童,宰相爱其才招为女婿。宰相宴请时,当着满堂宾客出一上联请女婿对:因荷而得藕。女婿手指席上果品,答:有杏不须梅。这里因用了谐音(荷—何,藕—偶,杏—幸,梅—媒)而妙言他意,客人们顿时而悟,连连称妙。
2、同学们,能否举些节日中、日常生活中妙用同音字的现象?也可以举出一些由于同音字词而造成误会和尴尬的例子。⑴同音相关(妙用):比如婚庆,新人床上要放上枣儿、花生、桂圆、瓜子等,寓意“早生贵子”;送给新人的花,要选择百合,寓意“百年好合”;财神爷骑马的形象寓意“马上发财”。⑵同音歧义。张某——章某,致癌——治癌,今天yóulún不准进港(油轮、游轮邮轮),机场——鸡场,为什么——喂什么,一对对男女——一队队男女,五香豆腐干——五箱豆腐干。如这些同音词语,在某些交际场合,都可能造成误解。(详见教参41页)3、同音词有哪些不同类型?明确:①同音同形 ②同音异形4、课后练习指导(见教参43页)
第三节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
一、教学目标1、了解读错字音的原因2、帮助学生读准字音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29页第二段的词语,看一看你读对多少,想一想读错的原因。明确:主要是“读字读半边”造成的。2、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29页第4段的词语,看一看你读对多少,想一想读错的原因。明确:多音字造成误读。3、异读词的读音有规范和不规范之分。注意课本30页“异读词的审音和规范”部分提供的异读词的规范读音。4、课后练习指导(见教参49页) 第四节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 2、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
1、找出《客中行》《商中早行》《虞美人》三首诗词的韵脚,并分析一下他们分别押什么韵。
2、找出《娃娃的故事》《乡愁四韵》的韵脚,体会一下它们是如何押韵的。 3、什么是古体诗?什么是近体诗?近体诗主要包括哪两种诗体? 4、律诗在格律上有哪些要求?(课本34页。四点要求) 5、什么叫押韵?
6、绝句和律诗的押韵有哪些要求? 7、什么叫平仄?
8、请同学们从五律最基本的两种平仄格式中总结一下律诗平仄的基本要求。明确:①同句交替 ②上下句相对 ③上下联平仄相“粘”,即相同。 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见教参60页) 9、什么叫对仗?
10、律诗哪几联要求对仗? 11、诗歌对仗有哪些类型? 12、课后练习指导
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 教案
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汉语语音上的两个特点:声调区别的意义,音节性强。 2、了解现代汉语词汇上的特点:双音节词占优势,合成词为主,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3、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学难重点: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 教学时间:2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幻灯,问下图怎么读才能成一首七绝? 据说,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家人告诉苏轼,他出外游玩,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里去了。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他的情况。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苏轼看后,连声叫好。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在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其内容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14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现两次,文字处理技巧高超。 回文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
世界上为中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回文诗是既可顺读又可倒读的诗体,无论怎样读意思大同小异,颇具欣赏价值。它将汉字遣词造句的独特奇妙之处发挥的淋漓尽致!古代文人中精于此道者不人。
2.材料一:汉语热 WTO和北京申奥成功后,汉语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在日本,开设汉语课的高中数量从1986年的40多所增加到今天的近500所。 在韩国,已有近2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汉语考试已被正式列入韩国外语高考科目。 在美国30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的有近800所。 在法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大学有100多所,150多所中学开设汉语课。 在德国,去年将汉语纳入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 在南非,其最大的电视公司已开始向全国播放汉语教学节目。据统计,全球100个国家有超过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汉语,世界上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3000万。 一方面是海外的汉语热,一方面是国内的汉语危机,可谓“冰火两重天”。
3.材料二:如果说,汉语热成为连接世界与中国的新桥梁,那么当人家架起了桥梁的那一头时,我们这一边的桥墩可千万不能出现裂痕。 英语充其量只是
我们了解世界的工具,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余光中
二、比尔为什么会闹笑话?
1.学生阅读书上的故事 杯子被子------汉语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男狗”“女狗”------涉及词语的搭配 我给了他一刀-------汉语中量词的用法:动量词一般出现在动词后,表示动词的量;名量词表示名物的量
2.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三、汉语——美丽而奇妙的语言 汉语在人称、数量、表示时间的词语、声调等方面与外国语的不同,使汉语具有委婉含蓄的特点。这决定了汉语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她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表现出了自己独到的特性。 1.语音特点:汉语有声调 汉语音节的音高变化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普通话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例子:看得懂听不懂的文章 •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语言学家•赵元任
2.词汇特点:? 双音节词占优势 古代汉语主要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里是双音节词占优势。使用频率最高的现代汉语8000个常用词中,双音节词占70%以上。? 合成词占优势在汉语双音节词的构词上来看,世界语言中三种构词方式“派生、重叠、复合“在汉语中都存在,其中以复合式合成词为主。 练习:将下面句子翻译成英语爸爸生病了,我家客人络绎不绝,阿姨和姨父刚刚走,舅妈和舅舅就来了,婶婶和叔叔还来不及开门呢,姑妈和姑父的问候电话就打来了。
3.汉语语法的特点? 词没有形态的变化。汉语的词不论在词典中或在句子里,也不论在句子的什么位置上,读法和写法都是一样的。? 虚词重要而丰富例:君恩深似海——,臣忠重如山——。在每句话的后面加同一个字,要使得意思完全相反。 是洪承畴的自拟联,后来他降了大清,有人加了两字: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语序的作用重
要 例:
①清朝有个王少香,学习写诗(这应该是好事),但他连平仄都搞不明白.好在他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他的父老乡亲,没有几个人懂得文墨,人们觉得他能写几句诗很了不起.十个,百个,千个,万个的捧,他就觉得自己真的是诗人了. 有一年,“诗人”到了北京。仍然保留着爱写诗的习惯,而且动不动就赠人一首.后来他的作品传到了李九溪那里,看后他批了"放狗屁"三字.有人见了说:"你骂人怎么这么狠呢?"李九溪说:"这可是第一等评语啊!还有二等三等呢,那才叫恶骂呢?"这下人们可糊涂了. 李九溪解释说:"'放狗屁'是说人偶尔放了个狗屁,其中还有人味,所以是一等评语.第二等是'狗放屁'是狗而不是人了,好在这狗屁不多,不是终日放屁,列第二等.第三等则是'放屁狗',以放屁得名的狗,就全是狗屁了."
②“平江李次青元度本书生,不知兵。曾国藩令其将兵作战,屡战屡败。国藩大怒,拟奏文劾之,有‘屡战屡败’语。曾幕中有为李缓颊者,倒为‘屡败屡战’,意便大异。” ③某公司年终总结报告: 存在问题:好喝酒 寻找原因:酒好喝 改正措施:喝好酒 四、在古诗里品味汉语的委婉含蓄特点:两诗有何异同?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两诗中除了有表示时间的名词(今)和副词(曾)外,汉语动词在入句后并没有时、体、态的形态变化,因此要判断句中的动作和行为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甚至读者的历史文化知识去体会,这些特点,使是个留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意味深远隽永。李白的这两首诗呈现出“朦胧美的原因就在于此。” 赏析第一首: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做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次句接写当前景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像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做历史的见证人罢了。
赏析第二首: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占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消。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写出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 比较异同: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五、课堂练习:
1试把下列文字翻译成中文On AQuiet NightI saw the moon light before my couch,And wondere di fi twerenot the froston the ground.I raised my headand looked out on the mountain moon,I bowed my headand thought of my far-offhome.•出示答案《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课堂小练习㈠判断下列句子①来中国以前我不学过汉语。②我眼睛近视,所以昨天不看见你。③我一直对战争片没感兴趣。④她的男朋友以前没抽烟,没喝酒。⑤他才丢了钱,昨天再丢了书。⑥今天我再发烧了,还不能去上课。⑦我没听清楚,请又说一遍吧。①②两句表示已发生的情况,应该用“没”,③④两句表示经常性的情况,应该用“不”,⑤⑥两句表示已发生的情况,应该用“又”,⑦句表示未发生的情况,应该用“再”。㈡、“或者”“还是”①你用汉语还是英语讲都可以。②他每天晚上12点还是1点才睡觉。③你喝点什么?啤酒或者可乐?④你们是明天回国或者后天回国?①②两句是一般陈述句,不能用“还是”,应该用“或者”;③④两句是疑问句,不能用“或者”,应该用“还是”。 六、总结 汉语在声调词汇语法等方面与外国语的不同,使汉语具有委婉含蓄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存在使汉语具有无穷的韵味。
一. 教学内容:
《语言文字应用》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第三节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
第四节 入乡随俗——语言和文化
二.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掌握选词炼句的方法。
2. 了解修辞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正确使用修辞。
3.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形象色彩来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 了解语言和文化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步骤:
(一)语言的锤炼
1. 锤炼词句的要求
例1: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初稿:另一位先生听的厌烦,把嘴里的香烟屁股掷到街心。
修改稿:另一位先生听的厌烦,把嘴里的香烟屁股扔到街心。
例2:鲁迅《无题》
原稿: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
修改稿: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1)准确贴切。
例3:苏联电影《难忘的一九一九》
有人报告斯大林说:“英国兵舰撤退了!”斯大林纠正说:“不,他们逃跑了!”
① 选好关键词。
例4: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例5: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② 要用好修饰词。
例6:彭荆风《驿路梨花》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
(2)简练精粹。
例7:原稿:在游行的地方,曾来了地方警察,拘捕了八个游行示威的人。
修改稿:八人被捕。
(3)生动形象。
例8:鲁迅《故乡》:“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① 要学会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更准确、更形象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例9:高风《金黄的大斗笠》
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起来的一道道浪头。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他看管着一头雪白的小山羊,小山羊在田埂上悠闲地啃着青草。风来啦!庄稼的叶子翻过背,闪现出一片片灰绿。小山羊的毛被梳理好,又弄乱。小男孩脸上的汗珠被吹干,换上调皮的笑意。
例10:英国哲学家培根: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以装潢。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方能办到。
② 适度地引经据典。
例11:杨朔《荔枝蜜》
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最美的水果。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
③ 要符合生活实际,不能随意落笔,切忌写得大而空。
例12:原稿:二八女多娇,风吹落水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
修改稿:谁家女多娇,何故落水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
2. 提高语言水平的方法
(1)重视语言基础知识,逐渐深厚自己的语言功底。
(2)关心生活,热爱生活,捕捉生活中的“亮点”,随时“记录”生活。要善于学习生活中
各阶层人物的语言。
例1:老舍《茶馆》:“如今有了花生仁儿,可牙没了。”
(3)摆脱庸俗和低级趣味,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例2:十年前,老作家、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在听说一位同事丢了一千元钱时,毅然从自己本不多的工资中拿出500元送给那位同事,并说:“只当是你丢五百,我丢五百。一个人的痛苦由两个人承担,不是可以减轻一半吗?”
(4)善于向高手学习,善于模仿。
(5)多读多写多想。
(二)修辞
1. 比喻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明喻、暗喻和借喻。
例1:那姑娘像花一样。
例2: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例3: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 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例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2)拟物
① 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 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朱自清《荷塘月色》)
3. 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 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 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 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7. 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 反问(反诘)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 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2)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3)具体代抽象。
例:南国烽烟正十年。(陈毅《梅岭三章》)
(4)工具代本体
例: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5)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10. 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1)明引(直接引用)
例: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暗引(间接引用)
例: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1. 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例:(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
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13. 通感
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1:“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
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例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三)词语的色彩
1. 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是指说某个领域里使用的语言的特点。从词汇分类来分,一般分书面语色彩和口语色彩两大类。
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各有特色,又密切联系。
2. 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
褒义词是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喜爱、尊崇、美好、吉祥等感情色彩意义上的词。贬义词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中性词是不带褒义和贬义感情色彩的词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可以用于好的方面,也可以用于坏的方面。
3. 形象色彩
词语的形象色彩是词语指称的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生动具体的反映,是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在语言运用中,词义的形象色彩对增强词义的明晰性,构筑丰富的同义关系,强化语言的表现力有重要的作用。
(四)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模拟试题】
1. 请围绕“节约”这一话题,用“少一点……,多一点……”的句式写三句话,每句话的前后要整齐匀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生活/事业”“友谊/信任”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例句: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眼光的长短;追求是一杆秤,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公益广告词(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从A句或B句中任选一句,仿照例句完成喻体部分。要求:两个喻体的内容构成对比关系。
例句:济南与青岛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济南是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么青岛便是着摩登时装的美少女。
A句: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现实世界是_______,那么网络世界便是_______ 。
B句:语文与数学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语文是_______,那么数学便是_______。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36c24c5ad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