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一位被误解了上千年的大儒

2022-12-09 01:23: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荀子:一位被误解了上千年的大儒》,欢迎阅读!
大儒,荀子,误解,千年
荀子:一位被误解了上千年的大儒



引言说到先秦儒学,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荀子。他不仅是先秦最后一位大儒,还是李斯和韩非两位大牛的老师。这么牛的一个人,为什么在历史上“不受待见”呢?

「得到」作者熊逸创作了这篇清单,为你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荀子。1.《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部经典,而它的作者荀子也是先秦最后一位大儒。

2. 虽然是大儒,但从最开始的“周孔之道”到“孔孟之道”,儒家圣贤的名单始终没有荀子。原因很简单,他总是和儒家正统对着干。比如,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却说“人性本恶”;儒家将孟子和子思视为贤人,荀子偏说他俩是祸乱天下的罪人……

3. 因为和正统唱反调,荀子一直受到后世儒家的抨击。韩愈批评他,程颐批评他,连老好人苏轼都批评他。随着宋明理学一统天下,荀子就更加不受待见了。直到清代修《四库全书》时,荀子才得以“平反”。

4. 荀子最著名的观点是“性恶论”。在荀子看来,“人性本恶”,即人天生就是恶的,无论圣人还是坏蛋都是如此。他们的区别是,圣人通过后天学习克制了恶的本性。

5. 正因为人的天性为恶,所以荀子非常强调后天的学习径就是儒学的礼义教化和个人的努力。所谓“涂之人可以为


禹”,就是说通过后天努力,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6. “性善论”和“性恶论”看似矛盾,其实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宋明理学看来,人的天性有两种——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是善的,气质之性是恶的。而人就是要通过学习不断摒弃气质之性中的恶,扩大天命之性中的善。都是要通学习,两者在这个角度来说本质是一样的。

7. 在荀子的众多理论中,“明分使群”的理论十分重要。意思是说,人类通过分工的方式相互协作,才能比其他物种强大。因此社会一定要保持明确分工,而做到这一点就要维持社会等级和名分,也就是所谓的“礼”。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荀子算是社会学的鼻祖。

8. 荀子反对平等,在他看来,平等会带来你争我抢的混乱,因为人性是恶的,必须有从上到下的约束。儒家的伦理观念和等级制度,就是为了维护关系的不平等,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和谐。

9. 虽然强调社会的不平等,但荀子不认为这种不平等是绝对的。即使贵为公子王孙,如果言行不符和“礼”“义”,也要被贬为平民;如果平民努力学习言行合乎“礼”“义”,就可以升为士大夫。

10. 在荀子看来,统治者要礼法并重,才能治理好国家。可以把集权、酷法、刑罚作为统治手段,而在本源上还是要施行“仁政”,这是一定要有的底线。所以虽然荀子和孟子有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335d75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