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取向》,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取向
作者:袁文惠
来源:《决策探索》2010年第14期
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主要任务之一。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功能的日益多元化,体育运动的发展理念对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对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 一、体育价值取向的内涵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效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这种实际效应正是体育的价值所在。所谓体育价值是指体育对人和社会所具有的客观效用,是体育这一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而体育价值取向则是指体育价值主体在把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客体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体育需要对体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认为,价值取向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体育价值取向是人们在进行体育行为选择时的最基本的动力,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体育发展的方向。对体育价值取向而言,落脚点应放在它的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的本质上去,进而寻求“人的精神”的回归,发展和谐体育,然后利用和谐体育去帮助构建和谐社会。
二、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取向 (一)重视农村体育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实现小康社会是我国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民族人们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70%,没有8亿多农民的体育健身,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健身。农民的体质状况、健康水平、精神风貌等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是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必要途径。
现阶段应该把农村体育的发展放在体育全面发展的位置,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民体育健身的领导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扶持。建议由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的城市健身路径逐渐向农村倾斜,营造农村健身文化氛围,要大力宣传全民健身计划,广泛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从思想和观念上转变农民的体育意识及健身意识,逐步树立起“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的新型体育理念。 (二)关注弱势群体的体育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简称,即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四类:一是下岗职工,二是孤寡老人及残疾人,三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四是退休较早,从集体企业退下来的人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如果一个规模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基本权益得不到维护,就会构成对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威胁,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立。
在体育发展中应充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状况与需求。首先,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财政应进一步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加大社会救助的力度,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其次,调整体育政策,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体育支持力度。在改善体育服务、体育设施等方面条件的前提下,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实际需求。再次,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合力解决弱势群体体育困难的问题。
(三)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
群众体育活动的重点在城市,城市群众体育活动的重点在社区。要大力推进城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发展,就必须在城市和社区构建包括体育场地、体育活动组织、体育指导员和体质监督等环节在内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建立这样一个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单靠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是不行的,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及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 (四)注重体育的本质功能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体育一直被当作是振奋民族精神、开展国际政治外交的一种工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把体育当作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过分强调体育的衍生功能、次要功能(政治、经济功能)的现象,使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健心功能)被人们忽视。体育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必须服务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这是党和国家对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体育工作的本质和宗旨。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价值取向应紧紧围绕这一宗旨,要为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服务。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的社会目标和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为解决这些新矛盾,必须深化体育改革,尊重各方体育主体利益的需求,重树我国体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全面协调好各方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体育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FTY006)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2e411c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