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且行且思,渐行渐远》,欢迎阅读!
且行且思,渐行渐远 ——语文教学总结
几年来郑桂华教授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语文教育思想和丰富的语文教学策略,平时也从网上搜集了许多郑教授的想法,结合自己的思考一并汇报如下:
如何把握语文教学的中心。
语文教学本身,内容庞杂,需要教师的重新整合,然后设计推出,促使学生通俗易懂的消化吸收,并能主动学习探究语文知识和现象,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要高效,就要弄清三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三是“教得怎么样”。切忌无的放矢。可以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针对一篇课文设计好“教什么”,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 当然,语文教材里的阅读提示、文后练习也有一定的解读和教学线索,但是,这些解读提示普遍显得笼统、粗疏、零碎,从满足教学设计的基本需要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常常需要一线语文教师对一篇篇课文进行二次加工,以确定在这篇课文中,什么是有价值的,通过这堂课的设计和教学,应该达成什么教学目的。
语文学习内容的整体性、丰富性以及隐秘性和单元教学需要的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局部性、明晰性无疑是一对矛盾。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设计的单位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涉及一篇课文中所有含有教学价值的信息,甚至对许多重要的价值,也只能有所选择,有所舍弃。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决定所谓“教什么”的问题,就是他从文本中选择、定位合适的单元内容的过程。这个筛选过程就显现出不同老师的特色和技巧。当然思想价值很重要,应该关注,但绝不能忽略语文的核心价值,知识的,更包括学习能力。
所以语文老师就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设计最适当的目标。(1)具有语文特点。即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学到的知识。(2)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这种特征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3)具有统领性。从这一特点出发,便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涵,走进作家的世界,建构起对文章丰富意义的认识。(4)便于上升为“类概念”。即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同一类文章、同一种语言现象。 不过,为某一篇课文确定的语文核心价值,并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把对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这往往不难做到。但是,如果把几篇课文放在一起,把一本教材总和起来,把几年里要学的课文统一在一起加以观照、考察,这些价值点就难免随意、零散,甚至遗漏、混乱了。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我们可能都将生动的语言作为核心价值来教。这自然引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哪些语文价值是必须要学的?这些价值以怎样的序列展开?通过哪些课文来获得这些语文价值比较好?只有将这些问题考虑在前,方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无疑抓住教和学的过程,是最重要的。首先理解阅读活动,从眼动辨识字词,到句子的处理,把握文章的字面讯息。读者根据文章的字面讯息,推敲字里行间没有言明的隐含信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连贯篇章和建立文章结构,读者把仙界并联馆成为一个理解的整体。赏析文章整体的目的,把理解的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对照结合,加深了对世界的认识,进而或欣赏文章,或对文章进行质疑。讲学生不懂或自以为知道的地方。比如《琵琶行》“月”出现五次,都能看到,看懂,看明白,音乐的三个阶段,音乐带领诗人暂离现实的愉悦。而学生阅读的基础,即学情无疑是我们教学的起点。郑教授讲过的
几堂课,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总能轻而易举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走向知识学习、语文能力的渗透和思想情感的高点。在此下大功夫,和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设计学习活动,作为教学重点,加强落实,当是语文课堂的核心所在。 当然,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这些要素不是简单地一次完成的,阅读活动开始之后,各项可能同时放,更重要的是,各构成要素和环节往往是互相补充渗透的。
另外,谈谈我在写作教学上的一点思考。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有效地进行认真思考写作的习惯呢。我鼓励学生写周记,及时从自己的生活中挖掘素材,进行思考,提炼思想,形成风格,培养激发兴趣。再加以每周的探讨交流,去伪存真,一周如此,两周如此,周周如此,甚至变成学生终生思考写作的习惯。则思维日渐缜密,情感日渐丰富,对自己生活的认识也会日益客观全面,表达的语言也会日益简练生动,就如同在与他人谈话一样娓娓道来亦或慷慨陈词,自能展现自我本色、张扬完善个性,最终会达到发现挖掘和完善自我生命的叙述方式的目的。写作作为一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的功效自然会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郑教授谈起自己对于周记写作的一些弊端后,我进一步琢磨,发掘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比如叙事型、心灵随笔型的、生活反思型的等等,在师生的交流探讨上,也就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了。周国平说过:“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那么,日常的这个写作过程就是小作者在借助文字符号构筑自我的精神世界,在这个构筑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此时,学生们用文字作步走过三年的心灵之路时,再回来看这些中高考作文题的话,就不是单纯的东拼西凑、生搬硬套了,而是经过自己思想的过滤,生成自我的文字,一如自我的吃饭、说话和睡觉等行为一样自然生动,富有个性的光彩。即使学生的思想情感等还不太成熟,但这种思考写作的意识、习惯和兴趣,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语文教学,是一个庞大而有系统的工程,首先在于扎扎实实地去做。继之,且行且思,方能渐行渐远。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只有真正钻研进去发才会教学相长,收获教育教学的乐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2da7ca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