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论校园新劳动教育的思考与行动》,欢迎阅读!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论校园新劳动教育的思考与行动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地日新月异,校园劳动教育在这种新时代背景下则是在不断地矮化与淡化。劳动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劳动是否仅止于人谋生的手段?显然劳动是重要的,是人的生活需要。应该有更高的价值需要,也不应当是一种负累,应该是促进学生成长,带给人快乐与满足感的实践性活动。因此,校园的劳动教育需要作出调整与完善。如何在现代社会的进步中推动高中校园劳动教育发展并给出一条现实的路径变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劳动教育 校园 革新 正文
一、劳动与校园新劳动教育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里,劳动就像是一个焕发持久光彩的明珠,给予历史与人类的演进持续的动力与指引。在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道路上,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丰富了人的大脑,形成了语言与意识,结成的劳动关系转变为社会关系,进而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原始社会之后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随着生产劳动不断变革,改造自然力与改造人类社会力地增强中而不断进步,日益走到今天的现代文明的。可以说,劳动是人类延续与发展的源动力。基于这种重要性,校园劳动教育的地位也是可此可见的。
2019年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劳动教育要有效开展起来,从今年起要狠抓劳动教育。新的时代下,劳动教育已经落实到教育评估体系中去。劳动教育不再是教育的门面与口号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使得校园劳动教育在机制体制上有了保障。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必须对高中劳动教育课程目标提出新的要求。首先它需要强调课程实施的多维度,必须区别小学和初中的基本技能和动手的实践程度,高中生的劳动能力必须是成人化、职业化的。其次,高中劳动教育必须是有完整的实施体系的,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的实施、评价体系的落实等等,都必须要完善、科学的机制保障,不再是简单化的课堂教学。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中劳动教育必须要配合价值观、立德树人的培育目标。 二、正视学校劳动教育的不足
当然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在高中的校园内,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
第一,课程目标有失偏颇,劳动教育不该局限在技能操作能力提高的定位。目前校园与社会出现了对劳动意义的不断矮化与淡化现象。在高新科技与人工智能为集中体现的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当下,劳动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出现了矮化与淡化的趋势。发展与享受资料的消费的凸显,高中生对消费的盲目崇拜,却对生产、劳动观有了矮化与忽视。认为手工劳动、体力劳动之类的工种都是低微的,不值得提倡与尊重的。这种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有失偏颇,直接造成学生对劳动产生错误的理解。另外,科技化、智能化的设备机器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人工操作,也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惰性。劳动的价值与地位一再受到挑战,人们不再认可劳动是必需内容,只是把它当作谋生的工具。
第二,课程实施缺少社会化渠道与平台。随着高中学业压力的陡然增强,学
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与渠道也变得更加稀少,由此产生的便是社会劳动技能的丧失与社会生活能力的低能。曾经对班级的学生做过不完全的统计,对于衣服的修补、家电的日常维护,灯泡的安装、收纳柜的组装了解与掌握的人也是寥寥可数。学过物理的电路却不会家电的日常维护;读过生物的植物生长却不知植物基本的栽培流程,甚至连温度与湿度也无法掌握;上着信息计算与网络的课程,却很少能把办公软件运用的得心应手。基本的社会生活能力的缺乏与不足,劳动生活能力的丧失,让高中生成为了真正的象牙塔公主与王子。
第三,课程实施体系的不完善、评价体系的不完整不科学。随着高中教育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的课程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真正深究就会发现,目前虽然很多高中有社会实践基地、校园作坊之类的项目与课程,但这些大都都是流于形式或者表面。形式大过于内容,并没有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实施的活动细则方案。也没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没有建立起对劳动的热爱与情感,很多驱动他们参与劳动的是教育的需要、课程的需要,内心甚至对劳动是排斥而厌恶的。而真正的高中劳动应该是帮助学生获得劳动的快感。劳动是自由的,是生活的乐趣,而不仅仅是谋生手段。应该是人之为人的重要需要。是一种本能的也是意义追求的诗意的需要。学生应该是出于对劳动热爱与喜爱的需要,而自发地参与劳动。 三、新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那么,如何才能构建起高中校园劳动教育的现实路径呢?本人认为,以下几点途径是革新当下校园劳动教育的有力措施。
首先,家校一体携手共同参与课程开发,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必须家校一体携手建立与完善学生的劳动观,有助于学生更深层地内心上去认同劳动是诗意的,有价值的,是充满乐趣的自我价值的体现,不是简单的谋生手段。是人的生存需要,是精神与价值的追求内容之一。家庭要了解、理解劳动课程的建立的内容、意义与目标、甚至可以让家庭参与到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上,提高家庭、家长的参与度,现代社会,很多家长的学历背景不断提高,职业的多元也意味着社会化程度高、能够有提过更多社会资源与平台的可能,可以让他们在课程的开发上发挥更大作用。
其次,调整劳动教育实施在内容上、形式上、活动上的深度、宽度与广度。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深度与内容、形式都应该是有所区别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情,要建立对应的课程深度、难度、活动方式。目前高中,当下有很多高中都建立起来校园实验基地,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劳动实践平台与机会,应当提倡与深入发展。但在此类活动、课程应该是建立在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学校教师不应过度参与,毕竟劳动教育不似科学知识教育有严格的知识性对错界限,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的,多样的,机动的。同时,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课程要有社会化的趋向。劳动除了能提高劳动技能、价值体验、实践能力,也应当是人际交往的有利助推器。 还有,就是劳动教育体制机制的保障的完善。这需要各学校深入劳动教育课程的研究,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课程的开展、评价体系的建立、组织资源的利用、平台渠道的获得、对相应师资的考核都应该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的机制体制。从校园劳动教育的实施之前,必须要对课程与教育实施的过程有全面的计划与预见机制,这个过程必须是可控可操作的,而且还应当对相应的突发事件有所备案或创设预案。劳动教育需要严格严谨的,真实有效的落实,要避免课程的形式化、随意性、临时性。要把劳动课程关联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中,有具体的
细化的准则与对应的评价细则。
参考文献:
[1]岳海洋,《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现实路径》[J],《实践研究》2019.03;
[2]卓晴君,《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变迁与展望》[J],《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3月(上),总第245期;
[3]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9第1期(总第468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26a176eb3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