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2023-04-01 14:22: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10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欢迎阅读!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十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一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

社会救助是指在社会成员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致使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由政府和社会对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 (二)社会救助的体系 1.基本生活救助

1)主要解决贫困个人与家庭的温饱等基本生存问题。 2)基本生活救助的对象

①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其家庭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②农村中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2.专项社会救助

1教育救助:①救助对象: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研究生。②救助形式:现金救助和实物救助

2)医疗救助:①资助城乡困难家庭的成员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②在低收人群体看病时给予一定的医疗费用补助和减免。

3)住房救助:①租金减免;②租金补贴;③实物配租;④租金补贴还贷等。 3.灾害救助

灾害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遭受自然灾害而造成生活贫困的社会成员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恢复和提高灾民的生存能力,属于临时救助。 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二、社会救助的基本程序

1.测算和公布社会救助标准;2.受理救助申请;3.审查申请人及其家庭的收入及财产状况;4.公示;5.救助款物发放;6动态管理日常服务;7.申诉 三、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1.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2.救助对象的有限性;3.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4.救助手段的多样性;5社会救助资格审查的严肃性 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

1.定义: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指在社会救助领域中,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救助的性质与特点,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为指导,以社会工作的专理论为依据,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

2.主要特点:1工作对象及救助类型的复杂性;2工作过程的持续性;3工作方法的融合性;4工作方法的政策性 五、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作用

1.协助工作对象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 2.协助工作对象制定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 3.促进工作对象的社会融合; 4.发现和解决工作对象的心理困扰。 六、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1.贫困的含义与分类

1)含义:(国内)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贫困问题不仅仅是无法维持基本生存的状态,而是能力的贫困、权利的贫困以及机会的贫困等。

2)类别:

①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指在某一个时期,个人或者家庭依靠劳动收入或者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的生活状态;对贫困是指在同一时期或者同一个国家,由于某些人或者家庭的收入水平不如另外一些人或者家庭而产生的低于一般人或者一般家庭的生活状况或者贫困状态。

②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狭义贫困也就是经济贫困或者物质贫困,是指某一些人或者家庭的生活在物质(或者经济)方面的一种困难状况,不足以维持物质生活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需求,缺乏再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广义贫困指除了经济上的贫困外,还包括精神、文化、心理等方面的障碍,是多种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内容丰富。

③长期贫困和短期贫困:长期贫困是指一个人或者家庭长期处于贫困的状态;短期贫困则是指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的暂时性的贫困。 ④城市贫困和乡村贫困

2.贫困产生的原因分析:1)个人因素;2社会因素;3文化因素;4)环境因素 3.增能理论与优势视角

1)增能理论:增能理论认为,工作对象都拥有自己的权力,但是自身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行使的机会。社会工作者需要创造机会,提升工作对象的能力,赋予其自我改变贫困状况的权力。

2)优势视角:优势视角从社会救助对象所经历的贫困、苦难以及所处的弱势地位出发,发掘他们自身的优势和潜能,是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新的途径。

第二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以反贫困为主的基本生活救助

1.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 2.社区层面社会救助的内容

1)物质救助与能力发展并重:①提供物质帮助;②提供就业机会

2)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①建立邻里支持的网络;②整合驻区单位的资源;③联合社会组织的力量。 二、专项救助社会工作的内容 1教育救助

1)参与政策制定,促进政府对于教育救助加大投资力度; 2)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救助,整合社会资源; 3)针对学生个人需求,分层分类给予救助; 4)提高救助效果,健全救助网络 2.医疗救助

1)寻找医务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的结合点,一方面帮助符合条件的患者申请医疗救助,及时就医和诊治;另一方面采用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为患者服务,减轻患者的精神或心理的压力。 2)参与救助政策的制定,改进医疗救助程序。


3.住房救助

1)帮助困难群体申请住房救助;2)参与住房救助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 三、灾害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灾害紧急救援:1)紧急救援,转移群众,保护生命,减少财产损失;2)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3)安抚灾民情绪,迸行心理疏导

2.灾后社区重建:1)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能力。2)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3)恢复社区正常的经济秩序。 四、流浪乞讨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救助政策的修订:社会工作者要作为弱势群体的维护者,为针对流浪人员的政策提供建议。

2.救助机构的建立与管理:救助机构是指分布在城市各处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和救助中心等专门的机构和设施。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引入专业方法,提高管理效能。

3.流浪乞讨人员的个别化服务

1)主动救助:街头救助就是借助救助巡逻车和救助亭对街头的流浪人员实施救助;全天候救助就是各个城市的救助站24小时开放接待流浪人员

2)机构救助:①流浪乞讨人员没有基本的生活条件和保障,救助机构首先要做的就是给予其生活的合理安排。②除了物质上的救助,还要给予教育,对其行为和思想进行疏导,消除其懒惰和依赖社会的想法,纠正偏差行为,帮助其分析自身的长处和弱点,鼓励他们独立自强,走出困境。

4.流浪儿童

1)定义: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或其他监护人,在外游荡超过24小时且无可靠生存保障并最终陷人困境的人。 2)救助措施:①动员社会力量,预防流浪儿童的出现;②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建立全方位的救助体系:从物质救助到教育救助;从机构救助到回归家庭与社会;安置与跟踪服务。

第三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基本生活救助的工作方法 1.针对困难居民的个案工作

1工作特点:①社会工作者直接助人;②工作对象是有问题的个人以及家庭;③社会工作者采用的是一对一、面对面的工作方式;④帮助工作对象适应外部环境;⑤工作目标是帮助工作对象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自身能力。

2工作阶段:①全面接触困难居民,深入了解其问题和需求;②确定需要,研究提供服务的方式;③考虑工作方法,制订工作方案;④及时评估工作过程和效果;⑤总结并结束工作 2.针对困难群体的小组工作

1)小组工作的原则:①个别化原则;②接纳原则;③鼓励合作原则;④参与解决问题原则;⑤适时评估原则

2)小组工作的过程:①小组初期;2)小组聚集期;3)小组形成期;4)小组冲突期;5)小组维持期;6)小组结束期。 3.社区工作

1)在社区开展反贫困救助工作的基本原则:①注重救助对象个人的发展。②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制订救助和发展的目标。③注重救助对象的参与和互助。

2)社区社会救助工作的主要模式:①地区发展;②社会策划;③社会行动;④社区照顾等。 在进行社区层面的救助时,一般采用多种模式综合运用的方法。

3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①改善社区环境;②发展社会网络;③促进能力建设 二、专项社会救助的工作方法

1.开展工作前,首先进行调查,了解救助对象的问题和需求 2.根据“奖、贷、助、补、减”等救助政策,开启绿色通道。 3.心理咨询与个案辅导 4.开展不同形式的小组活动 三、灾害救助的工作方法

1.灾害预防:1)普及自然灾害的知识;2)灾害风险分析

2.灾害救助:1)积极介入,紧急转移,保护生命;2)寻找资源,安置灾民,维持秩序;3)安抚精神,调适心理,重建网络 3.灾后重建

1)开展社区人居环境重建

①评估社区房屋、公共设施、生命线工程的重建需求。

②组织受灾群众参与恢复重建活动,征集受灾群众意见,向地方政府提出社区重建规划建议。 ③协助地方政府监督管理重建工程建设进展。 2)恢复社会生活秩序

①协助组织重建社区社会管理组织系统,以及社区的医疗、教学文化娱乐、基本生活物资供给等社会服务系统。 ②组织策划专题活动,重建邻里关系。参与社会救助活动,安排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3)复苏社区的经济秩序

①帮助受灾企业开展恢复重建,使其恢复生产和经营活动,组织策划专题活动。

②引导民间组织投资,通过职业培训,促进居民就业。社会工作者根据受灾群众的需求,设计职业培训,开放社区岗位,引入外地援助项目,帮助居民解决生活难题。

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工作方法 1.外展服务

1)外展社会工作是一套有系统的服务模式

它是社会工作者主动到流浪乞讨人员出现多和活动频繁的地方,与他们保持紧密接触,通过提供辅导、资料及转介服务,使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流浪儿童得到妥善安置,发挥其潜能并预防不良影响的工作 2)针对流浪儿童的外展服务更要注意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发现流浪儿童的技巧

①看,观察儿童的衣着、表情、行为特点;

②听,通过和儿童交流,发现其语言表达的特点和内容;

③说,要学会和流浪儿童打招呼,能进行有效沟通,获得儿童的信任; ④感,要能感同身受儿童所遭遇的困难和痛苦。 2.机构服务

1)思想转化:社会工作者要多了解流浪人群的心理特征,运用有效倾听和沟通的方法,通过个案辅导或者小组活动转变其不正确的思想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226b292581b6bd97e19ea6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