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如何影响中国文明

2022-10-14 04:43: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伊斯兰教如何影响中国文明》,欢迎阅读!
伊斯兰教,中国,文明,影响,如何


医药典籍

在唐代后期,伊斯兰世界的药物已开始传入中国,有的药料后来甚至成为中药方剂的当家药材,例如没药和沉香等。宋初,透过海外贸易而来的阿拉伯药材有37种,如龙脑、沉香、丁香、皮桂等。元朝时官方更设有管理回回药物的专门机构,称为回回药物院

有的回回医人回回医官已经会做简单的外科手术,如割除腐肉、赘疣(即剔除皮肤赘生物)等。元代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记载了一些颇有价值的回回保健品和方剂。明初,有一本医书叫《回回药方》,原书共36卷,现仅4残卷,不著撰人,其基本内容大多是元代伊斯兰医书的译本。据研究《回回药方》中的不少方剂在药料、配伍和剂量等均与穆斯林医学家伊本西那所著的《医典》有渊源关系。

天文历算

元代穆斯林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不少贡献。他们组成回回司天监,给中国带来了大批天文历算的回回书籍,如托勒密的《天文大集》和伊本优努斯的《哈克慕天文表》。其中于元初为回回司天监提点(台长)的穆斯林扎马鲁丁更堪为代表。他制造了七种观测天象的西域仪象,其中地球仪为木质圆球,七分水是为绿色,三分地是为白色。球面上有江河湖海,并贯通着横横竖竖的经纬线。从基本形制来看是颇接近现代的地球仪。扎马鲁丁于至元四年1267年)依阿拉伯历法编撰了《万年历》,在中国颁行了14年。另一位天文学家札马剌丁推算编写的《回回历》,由元政府统造统销,长期在民间流行。元代穆斯林天文学家的影响力一直延至明、清两代。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钦命翻译的(回回)《天文书》竣事。洪武十七年(1384年)编制《回回历法》;成化十三年(1477年)经增修该书改称《七政推步》,始与《大统历》参用,直至清初。

建筑风格

伊斯兰教清真寺拱顶式的礼拜殿建筑别具特色,它们多为砖石结构,外观造型富阿拉伯特色:如外表光洁古朴、风格与中国佛塔迥然不同的蕃塔,长方形寺门的门楣、门顶和拱顶等,其后融合了中国建筑特色的殿堂式清真寺,

1 / 3






更以彩画和雕刻艺术配合中国的庭院艺术建筑,可以说丰富了中国建筑艺术内涵。对于元代北京宫城的建筑,大食国人也黑迭儿功不可没。他于元初出任诸色人匠总管府总管(秩正三品),受命领导修建宫城。元世祖对其工作常满意,所以也黑迭儿深受重用。

贸易经商

在唐代,对外通商大埠如广州等城市已设有波斯胡店,是由侨居中国的穆斯林经营、专门售卖阿拉伯半岛及中亚一带舶来品的商店。宋时对外海路贸易极为发达,而以穆斯林主理的香料贸易占了显著地位。至南宋初以穆斯林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占当时的进口关税总收入五分之一,这笔收入对于南宋初年的国家命运至关重要。此外,棉花的种植技术亦是由穆斯林商人传入中国,至南宋末年,中国才开始种植棉花。

制造兵器

元朝所造兵器中,有一种大炮叫回回炮。这种炮射程远而摧毁力非常强。这种发射弹石的机械与火炮不一样,它的动力部分和弹头都不装置火药,弹石可重达150斤。这种造炮技术取自回回炮法,因此才叫回回炮。元朝设回回炮手军匠万户府,下辖千户府、百户府,其领袖都是穆斯林,而且几乎每个战斗单位都有回回炮。据认为,骑兵加回回炮是元军打败南宋的两个要素。此外,一种叫西域炮的管形火铳也得力于回回炮手而制造出来。

纺织技艺

穆斯林创立初期占领中东地区的时候,从埃及、叙利亚和波斯学会了古老纺织艺术,因穆罕默德严禁偶像崇拜,禁止绘制画像,于是穆斯林便将阿拉伯花纹代替那些饰有人和动物的图像,来发展这门纺织艺术。其生产的丝、毛和棉织品以质量著称,流通世界各地。元朝有一种纺织品叫纳石失,是由精毛线和金丝线混织而成,非常名贵,专供制作官服使用。它由设在河北北部和新疆等地区的纳石失局组织生产,其领班及匠人大多是穆斯林。

传入香料

2 / 3






宋时利用由伊斯兰世界传入的香料来制作香剂食品(有香料添加剂的食品),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焚香、熏香也在社会上普遍起来。当然,吃香剂食品、焚香和熏香等习尚,中国古已有之,其普及化却得力于伊斯兰世界的舶来品──香料。

书画艺术

中国穆斯林喜欢以阿拉伯文书写《古兰经》的经文图案,称为经字画这种传统书法艺术,既融合了汉字书法的布局和间架,亦保留了阿拉伯书法固有的笔法,形式有中堂、条幅、匾额、对联和横幅等。经字画在中国穆斯林当中很受欢迎,几乎家家悬挂。这种艺术是传统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相融合的结晶。

*“西域仪象:七种观测天象的西域仪象分别为浑天仪(多环仪)、测验周天星曜器(方位仪)、春秋分晷影堂(即斜纬仪)、夏秋至晷影堂(即平纬仪)、浑天图(即天球仪)、地理(即地球仪)和昼夜时刻器(即观象仪)。

《饮膳正要》:《饮膳正要》为中国首部有关食物营养和疗效的专著,初刻于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作者是元代皇帝的饮膳太医忽思慧,负责宫廷饮膳烹调工作。他继承古代的医学理论,又广集蒙、回和维吾尔等民族的食疗方法,结合个人从事饮膳工作经验,撰成此书。此书由妊娠和饮酒等饮食禁忌,到如何配合季节选择食物,及过多摄食甜、咸、苦、辣等味道的弊害皆有论述,并附图论述各种食物的功能及主治病症。《饮膳正要》早年传往日本,明、清两代曾多次翻印,广为流传。

《医典》:《医典》的作者伊本西那(公元9801037年)有医中之王的美称,著作宏富,一生共写了99部书,是中世纪穆斯林哲学家、教义学家、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和文学家,以通才著称。他的《医典》分5卷,共百万字,其最突出的成就是说明了纵隔障炎和胸膜炎的分别;把脑外伤和脑内部原因引起的两种不同的瘫痪区别开来;确认了肺结核的接触性传染;水和土壤传播疾病的作用;对于钩虫病作出科学的诊断,这部书还总结760多种药的性能。此书对西方的影响很大,十二世纪时即被译成拉丁文,至十五世纪更再版15次。自十二世纪至十七世纪,一直被西方人当作医学指南。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1c00f7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2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