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有感

2023-03-08 11:04: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论语有感》,欢迎阅读!
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

《论语》是一本记载了古代思想家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语录。它集齐了儒家道德中关于政治教育、伦理、艺术、道德等内容。下面是我推举的论语读后感500字,仅供大家借鉴。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学习前人的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读一读《论语》使自己学的更多,成长的更快。 论语读后感500字〔二〕

仁德”——孔子教育学生首先强调做人的问题,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

论语读后感500 〔一〕

乐何?”(《八yi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这也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今年暑假,我就读

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重视其内心的成长,正是外在能力的载体。

了一部经典:《论语》《论语》是儒家文学的经典着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影响了从古至今的一代又一代人。

为政篇第二里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是读书,

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藜藿为食的子路等。可以说就是因为孔子有教无类这

而不思索问题,就会惘然无知没有收获;只是冥思苦想而不认真读书,就会越来越

样一个教育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

怀疑。在我们学习中,光读书而不思索,就会错误的理解文章的含义;光思索而不

教育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这也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不能关注其出身背景

读书,怀疑越来越多,却又找不到正确答案。只有既会读书,又会思索的学生,

要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个孩子。

学习中才会领先。

八佾篇第四里说: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要出远门。假如不得已要出远门,也确定要告知他们精确的去处。无论我

到我们需要的学问,现今世上的各类译注,让我有机会读儒家的各类经典,我会

们在哪儿,爸爸妈妈总是最牵挂我们的人,自己出去玩了,确定要跟父母说一声,

努力查找打开这个学问宝库的钥匙,努力汲取最多的学问。

让他们放心。假如耽误了时间不能准时回家,也要跟他们说一声,不让他们担忧。 述而篇第七里说: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奢侈了就会不谦逊,不懂礼节,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不懂礼节,宁可寒酸。我们在生活中确定要节俭,空调能不开就不开,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或冲厕所,用过的纸反

习的话,其中我最宠爱:《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

面可以用来打草稿……

1 / 3



有教无类”——在孔门三千弟子中,有贵族弟子(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有商人弟子(如子贡),然而大多数出生贫贱,特别是在四科十哲中的,如箪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育目标与社会需要相统一,表达了教育社会价值。孔子的学说并不是局限于他那个时代,我们在不同角度、不同领域都可以从中汲取

论语读后感500 〔三〕

我们学校是一个经典古诗文学校,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读了:《三字经 弟子规》····我们如今上了四年级就开始读了《论语》,这本书写了许多篇值得我们




这句话的意思你知道么?我告知你吧!这句话是说:花言巧语,一副伪善面目,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我在给你讲一个小故事吧!:唐玄宗时李林浦任兵部尚 书兼中书令,这个人品德败坏,凡是才能比她好,声望比他高的人,他都不折手段的打击。对唐玄宗他又开始讨好卖乖。有一次,他对李适之说:华山有大量黄金 ,假如能够开采出来,那就可以为国家增加财宝。李听了,赶快向皇帝报告,建议开采。唐玄宗听了,找李林莆协商 。可李林莆却说:这件事我早就知道,可华 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还是不要开采了。唐玄宗听了他的话,以为他是个忠君爱国的好臣子,对李适之却疏远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又联想到了了我自己,不禁脸红了。因为在上一次,妈妈给弟弟买了一盒糖果。我花言巧语的对弟弟说:今日你让我吃一个糖,明天我给你 买一个汉堡包,你让我吃个糖呗!,弟弟听了,把糖给了我好几颗。到了第二天,弟弟早把这件事忘了个一干二净。所以我什么也没有给弟弟买,我本以为这只是 一个好玩的游戏。但这一次读了巧言令色,鲜矣仁。我就再也不这样做了,每次弟弟买糖,我不再花言巧语了! 我确定坚持把论语读完,在把我的坏毛病改掉! 论语读后感500字〔四〕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何处理一个伴侣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伴侣,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冗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 四、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

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伴侣产生了兴趣。我想孔子应当有很多伴侣。单就《论语》来看,

2 / 3



我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伴侣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之人,并非所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伴侣关系。我不由自主地留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论语读后感500 〔五〕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始终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受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至少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行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究中去吗?答案是确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或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探究的是无限的,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缘由。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转变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17c829e87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4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