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人的行为心理

2023-03-13 09:22: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人的行为心理》,欢迎阅读!
居住区,规划设计,景观,行为,心理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人的行为心理

作者:廖佩铮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5



廖佩铮

(江苏中设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00

要:居住小区的人性化设计则要求在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同时,更要满足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的心理需要,即要求居住小区的人性化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等诸方面的需要,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

关键词:景观设计;人性化;人的行为

住区环境不同于公园或其它公共场所,它将被小区居民重复使用,设计时更应考虑居民的行为心理。居家休闲的主体人群由老人和小孩组成,设计中应考虑他们的需求,兼顾周末居家休闲的人群。提供多样丰富的休闲空间,使人们的家居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

人的行为和行为特性

1.1 人的行为

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由于出发点和角度不同,存在2种主要观点。一种观点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认为本能是行为的依据,并赋予行为以生物学的定义——有机体对所处情境的反映形式,即生物体对刺激的反应。对人类而言,集体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并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作出的反应动作,称为行为。这种观点认为行为不以意志为转移且无法预料,更无从把握,其片面性是显而易见的。行为的社会学定义是人类为了满足一定目标和欲望而采取的活动状态,在行为过程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人的意念,因此,社会科学家强调行为是文化影响的结晶。这2种关于行为的定义,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个方面对行为进行表述。2种角度的表述,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与外面环境的相互关系。

1.2 人的行为特性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各种活动,内容丰富繁杂,既相互关联,又无明显的规律可循,这些活动组成人类的社会生活。但是,经过观察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固有的特性,如果从中加以分析,就可以找到这些活动的共同规律,称之为行为特性。

1.3 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特性所产生的活动类型

必要性活动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必须要做的,因此,很少受到物质构成的影响,一年四季在各种条件下都可能进行。自发性活动则大为不同,像晒太阳、散步这类活动只有在条件适宜、天气和场所具有吸引力时才有可能发生,这些活动特别依赖与环境的条件。外部条件好显然有延长在外部活动时间的趋势。从规划设计的角度,社交性活动涉及交往强度的问题,亲密的朋友、亲人及说得上话的那种交流属于高强度的交往,而诸如路人之间目光的交流、人看人之类的交流就是低强度的交往,将这2种方式落实到空间场地中,比较狭小的空间适合高强度的交


往,相对开敞的空间适合低强度的交往,需要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根据景观的服务对象及每个区段的功能有意识地强化这一方面的内容。

2

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人性化设计

2.1 从人的行为心理出发

1)具体设计方案时,必须从小区所在的地理区位条件出发,充分处理好这两者(实体因素、精神性因素)的关系,使小区既能满足居民居住、工作、生活、学习等物质性需求,同时又能满足居民的舒适、亲切、具有认同感、地域感的心理情结。(2)创造宜人的景观尺。尺度是设计的主要元素之一,不再强调大尺度的城市景观,而是主张创造宜人、有情趣的城市环境空间,同样,要使居住小区的景观易于被居民接受,在心理上拉近与观赏者的距离,就要求景观尺度适宜。(3)增强可识别性。可识别性是指使用者对环境形象具有可以辨认性。具有可识别性的清晰、明了的环境形象易于被使用者识别、理解与记忆,并可以促进使用者美好的情感体验。(4)兼顾公平。深化无障碍设计,老年人、儿童是绿地使用率最高的人群。让残疾人和正常居民一样得到公平、平等的生活待遇,就要求我们的无障碍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一定要做到、做细,如小区人行道、绿地、娱乐处、共建入口、住宅入口等坡道要组成一个完整的残疾人使用道路系统。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在使用人群中,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后,才能在设施的物质性功能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设计。如在人行道上开辟盲道,在入口楼梯两侧开辟轮椅通道,这些都是考虑到残疾人需求的人性化设计

2.2 大众行为心理

大众行为心理是随着人口增长、现代多种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活动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人性化”能否与景观设计相融合的一个主观因素就是设计师的自身修养与观念。设计师要亲自到现场对当地环境、风俗习惯、文化氛围等因素进行学习、了解,对不妥之处,设计者要置身现场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真正融会贯通。

设计中要善于灵活使用空间,在小区的环境设计中应该充分关注架空层以及楼宇周围的零碎空间,给它赋予使用功能。这些零碎空间对于景观的整体营造作用不大,但如果利用好,赋予一定的功能,就会大大增添区域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常怀生.环境心理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


[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舒丹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15abd8225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2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