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专家谈少儿美术教育

2022-07-07 16:59: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位专家谈少儿美术教育》,欢迎阅读!
美术教育,少儿,专家


八位专家谈少儿美术教育

杨瑞敏(教育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会长):

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小孩为什么要学美术,是为了做画家还是为了其他的什么?一直以来,社会上泛滥着各种急功近利的少儿书画比赛,许多学校,老师和家长以争第一和获大奖来引导孩子的美术创作,并把获奖的孩子称为"小画家",有的甚至还将其与"大师"相提并论!这种畸形的导向使孩子们失去了从美术中所真正要获得的东西。我们的教育改革的主旨是以人为本,强调学同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创作的过程中去陶冶孩子的审美情趣,丰满人性和情盛,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发展记忆力和认知力。社会和学校实际很少做到,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特别重要,特别是校外教育

不仅我们的老师,家长,而且要让我们的孩子要有正确的认识:究竟是为什么画画?在现在这些功利性的大奖赛中,许多老师自觉不自觉就这样做了,老师为获奖而教学,学生为获奖而创作,往往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二、三十个孩子的风格都差不多,在比赛中,老师就是导演,孩子们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行动,而不是孩子们自己去真正的创作。我参加过许多评奖,全国各地看过很多,盛受到学校里给孩子们的导向观念很不正确,经常到学校的展览栏里看到 "小画家"之类的称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杂志报刊也以"小画家"来称誉获奖的孩子,对此我很反感。这样小孩会真的把自己当作神童,洋洋得意。做一个画家多不容易,做画家也有标准。一个孩子即使有天赋,但也还只是个孩子,还得掌握专业知识,培养人文修养,要有工作经历,相当的阅历。这样去引导孩子是不合理的,它违反了儿童认知的规律,儿童美术创作本质上是审美体验,提高他创造力,观察力,记忆力。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是好的,恰如其分的鼓励也是必须的,但是采取不正确的做法,只是一种廉价的鼓励。所以,不仅社会和学校要正确的认识这个问题,老师和家长也要正确引导,孩子们才能在良性的教育环境里健康的成长。

李绵潞(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民间美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作为一个中国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必须具有判断是非,辨别真伪,鉴别美丑的能力和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操,这一切必须从青少年时候开始。儿童绘画,是儿童天性和个性的自然反映及流露,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良好途径。

一幅完整的儿童画,需要有纯粹的童心流露,具有完整的画面结构和对绘画材料的恰当运用,这是一幅儿童画构成的三个基本因素。儿童绘画月活动首先是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再通过头脑记忆进行简单而概括的再现。要学会观察生活才能创造出高于生活的作品,可以多描绘一些反映周围生活场景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例如,足球赛、展览会、游乐园或对战争、暴力的看法等等。

我们可以选择儿童易于掌握的绘画工具材料及制作方法,培养他们合理的绘画构成意识和形式语言,这对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造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一定非要选择水粉或者水彩进行创作,可以选择多种绘画表现形式。教师在辅导学生创作的时候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给同学们多欣赏一些资料,眼界更加开阔一些,思维更加活跃一些,注意寻找孩子们思维的瞬间闪光点。对于客观事物的表现不一定以""为标准,主要是表现出对生活的感受,有自己的独创性,就是很好的儿童绘画作品。 杨永青(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杜编审,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

"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发现美的眼睛"。美是人人看得见的,又似乎是神秘的。美术创作可以汲取多方面的营养。从大自然到人们日常生活;从古今中外人类创造的文明,到现代科学创新的畅想。美术教师把学




生的目光引向美的渊源,去培养他们发现美的眼睛和审美的修养,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的心灵,给他们创造美的自觉和主动权。如果对身边美的事物缺乏敏感,单纯地讲究技术,这就本末倒置,收不到美术教育的效果。美术是形象的艺术,不是用语言能表达清楚的。

何韵兰(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央戏剧学院教授):

少儿美术教师可以是传授技艺的师父,也可以是为孩子播下爱和美的种子的心灵园丁。后者,是当今中国紧迫的需要。今天学习美术的孩子都应该把这一段帮助他开启心智、树立自信、提高审美水平的学习融入他的心里历程和精神生活之中。对少儿美术教育成就的真正评价只能在孩子心中。少儿美术教师因热忱和科学的投入,将和孩子们一起绽放璀璨的生命之花。也许这是比奖杯更有价值的回报。在此,我向优秀的老师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杨景芝(首都师范关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秘书长):

儿童进行绘画创作的基础是什么?他们绘画的基础来源于自身对生活的认识力、感知力和理解力。儿童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并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那些动人的生活事物,感悟生活之美,从而创造符号进行艺术表现。因此,生活是儿童绘画的源泉。

辅导儿童绘画时,画什么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绘画题材其实到处都有,孩子生活周围的一切内容都可以画。画人、画静物、画动物、画风景,只要认为好看的,有意思的形象都可以画。画创作需要有形象素材,光靠想象画有一定难度,可以让他们看实物,也可以看VCD让儿童通过形象得到视觉刺激,然后经过联想发展画面。因此,画创作时不要根据参考书的形象来拼凑画面,这样容易形成成人化、概念化的画面。有了题材内容怎样去表现呢?其实,绘画的表现形式很多,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儿童简便易行的方法,将主要的形象表现出来,色彩不要过于复杂,使画面大的效果强烈、醒目,具有形式美惑。 令(教育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小学 《美术》教材副主编):

作品,版画、国画、油画棒、彩色水笔画,多有教师辅导的痕迹,这反映出我们的辅导水平整体上还不够开放,这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我希望从这一届比赛中,更多的教师能从北京和广州的两个展览中受到鼓舞,能从美术家的创新中得到借鉴,能从民族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让我们的孩子从中学到新的观念、新的技法,把我们的比赛搞成代表我国儿童美术最高水平的比赛。新世纪的来临,带来了许多现代艺术作的观念,它正和着现代社会的节奏,与民族民间美术有割舍不断的渊源。这说明了一批儿童美术教育作者始终在进行不倦的探索。他们运用新的艺术观念,从传统艺术民族民间艺术和现代艺术中吸取营养,采用了综合的手法,从材料上、技法上和形态上把水墨、设计、雕塑、油画棒等等 "混为一谈",超越了单一画种的界限,带给美术教育工作者新的思考 美术教师要不断地学同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艺术创作理念,关注当前艺术综合发展的趋势。如果只满足于自己学生时代的学到的一点东西和现有的专业水平就能教学那你辅导的作品就难免有陈旧感。美术教师一定要多看书,多看画册,多上网站浏览。

其次,我们不但要教儿童技能,还要教儿童一些新的观念。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渗透艺术的综合,向民族、民间艺术学习等,都是教给孩子一种观念,一种思想方法,让他们从小学学习、开阔视野,认识现代艺术和民族民间美术的价值,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积极影响。每当我看到一些比赛中总有不少的学生交上一些临摹的传统国画时,就为他们的老师着急:这真是对学生的误导!相反,有些送来的国画尽管是一些技法上的探讨,如以淡墨和白广告色画出来的画,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技法上看,它不如传统笔墨纯熟,但从观念上看,它要远远地胜过前者。因为孩子从教师那里懂得了"笔墨当随时代"每次评画,我们都以期待的眼光,盼望着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作品出现,也许是工具材料的创新 也许是材




料的综合运用;也许是传统题材的现代诠释。总之,盼望着推陈出新。因为在新作品的后面,肯定会有一些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师。湖南湘西的作品,好就好在他们能把苗家、土家族的东西进行了新的诠释,这些虽是出自现代的儿童之手,但首先是因为有一批观念新的教师,有了一批好名师就不愁没有好作品。而那些只是重复用黑油画棒勾线,用其它颜色填色的作品,我们看了至少有三十年了,为什么就不 "思变"?其根源就是教师没有"思变"。在香港评画,一个突出的感受是以装置艺术进行表现的大有人在。无论是表现孩子与父母缺少勾通,还是表现对环境的保护等内容,都发挥了装置艺术的长处。而内地的作品、版画、国画、油画棒、彩色水笔画,多有教师辅导的痕迹,这反映出我们的辅导水平整体上还不够开放,这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部颁布实验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和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来制定。但是,我们的写字教学并不尽如人意。其致命弱点一是师资的缺乏,二是传统写字教学模式的落后。沿用传统的"笔画定位"教学方式,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抹杀了孩子们的想象空间,而且还容易分散学习者对汉字整体构成的注意力,使之成了变相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符合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而不以汉字结构的内在组合规律为主要教学内容,只拘泥于临摹范字的外在形式,则是另一个误区。

如何解决传统写字教学模式落后的问题呢?我认为,应以形象思维能力的发掘为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果我们把汉字看成是一个形象的物体,那么写字就会产生形象的思维,若无思维的支撑,物体即会产生模糊,书写即会遭到困难。有了形象思维的支持,认识能力就会快速提高,便可获得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之效。书法的形象思维来自于两个内容,一是形,二是意。形是反映物体面貌的主要来源,即结构,意是表现物体精神的主要所在,即笔法。形在先,意在后。我们教书法或写字,也一定要先教形,而后教意,绝不能颠倒。视觉,是人的视力与思维的共同反映,它表现的是人对某种物体表面现象的反应,而视知觉,同样也是人的视力与思维共同反映,但它表现的则是人对这个物体的表面现象和内在因素的同时反应。视觉往往处于人的肤浅思维中,而视知觉则往往来自于人的深层思维和进一步的思想过程中。无论是视觉还是视知觉,都需要学习和引导,需要锻炼和实践。视觉是一种半完整性的思维过程,它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认识差异,而视知觉则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它能使你感悟到真正的外表与内涵的共同内容。如颜真卿与柳公权的字进行对比时,人们往往认为颜体的字较宽,柳体的字较长,而实际上,颜体字比柳体字要更长,正因为颜体字的主体较宽,加之笔画又粗,因而造成了人们的错觉,只有真正具有视知觉能力的人,才会认识到它的真正内容所在。因此,我们的写字教学必须重视视觉和视知觉的教育,通过汉字的形象与内在关系的分析,来提高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认识。

齐凤阁(深圳关学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芝委会委员《中国版画》杂志执行主编): 从接受社会影响的角度看,儿童版画是一个复杂的艺术载体,小小的画面不单要表现儿童自己的审美意识,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我们主张不应让孩子的版画承载更多的成人意识。在创作中,教师指导是必要的,但不应明显留有教师指导的痕迹,更不应由教师代笔。突出孩子的主体意识,发掘孩子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这才是指导教师的高明之处。

少儿版画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能否遵循这一规律,不仅决定着作品的创作,而且决定着作者即人的塑造。从版画绘、刻、印过程复杂,制作性强这一特性来讲,较之其他画种,对于孩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应该在中小学大力普及版画教育。而且,少儿版画活动对于推广普及版画知识,培养、积蓄版画的后备力量均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构筑未来祖国版画大厦的基础工程,对开创我国版画的新局面具有战略意义。因此,少儿版画教育不仅应受到教育机构及学校领导的重视,而且应受到美术机构及版画组织的重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a0f869bef242336c1fb95e9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