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没有疯狂的老百姓》,欢迎阅读!
没有疯狂的老百姓,只有疯狂的政策环境
王宁: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消费社会学、旅游社会学研究。1960年出生,福建人,1978年2月入厦门大学哲学系就读。1988年赴英国留学。 南都周刊记者·牛思远 实习生李嘉琦
南都周刊:很多声音都在说房价太贵,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房?
王宁:现在买房是政府刺激经济的一个副产品。还有就是通涨预期,使得本来不想买房的人涌入楼市。这类似于1988年、1989年的“抢购风”,哪怕一个冰箱坏了也买回家。中国的住房有三个特点。首先,土地是有限的;第二,人口是世界最多的;另外,资源分配在大城市和小城市、城市和乡村之间是不均衡的。这必然会导致人口向资源多的优质空间集中,加剧一线城市土地和优质位置的稀缺。自从4万亿和天量信贷之后,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导致有限的土地价格急剧攀升,这就有了大量的地王。地王会引起房价上升,价格上升就会形成一种预期,当所有人认为价格是上升的,那价格就真的会上升。这就会迫使消费者在下一波上升之前赶紧买断。而且,地产商也有一种策略,借助媒体或者价格联盟,制造一个价格不断上升的局面,激起消费者恐慌。
南都周刊:房价不断上涨,消费者恐慌性买房,您认为这种市场状况是不是疯狂的?
王宁:追涨不追跌是怕失去更多,老百姓要让他的资产保值,对个人来说这是理性的,我不觉得这是疯狂。消费社会学中有一个“门槛理论”:大家心理都有一个门槛,别人不动,大家都不着急,大家都动了,就害怕了。但是他加入进去后,恰恰是帮着房价上涨。这样就会产生连锁效应,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在助长房价上涨。在房价和收入增长可以稳定地预期的时候,一个人只要有稳定的职业,不愁没房。但是,现在一个人有房没房不是个人可以支配的,是政府支配的。政策会让一部分人往上走,同时让另外一部分往下走。在这个社会分化急剧、谁都可以成为掉下去的那一部分的时候,住房就成为家庭的首要保障。由于政策的原因,在老百姓还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房价在2006-2007年飞速上升,把许多来不及买房或一时无力买房、准备多储蓄几年来买房的人打了个措手不及。2009年下半年也是这种情况。这是宏观环境的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说,没有疯狂的老百姓,只有疯狂的政策环境。
南都周刊:很多专家说,把房子作为资产是国人的传统习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消费心理。最近就有种说法,房价上涨是“丈母娘需求”,是年轻人太着急买房了。
王宁:不是的,这是所有理性人的传统习惯。美国的老百姓不想买房就不买,是因为他们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一体化了,流动起来也不那么麻烦。但是,在中国你很难流动,我只能生在广州,长在广州,死在广州,就在广州买房。我觉得“丈母娘需求”是可以理解的正常行为。某种程度上说,婚姻也是一种经济,这种经济就是把女儿当作资产投资出去,回报就是女儿的幸福。在房价火箭般上升的时候,现在没房的人以后更没可能有房,无法买房意味着没有能力进入中上层。我女儿有条件嫁入中上层,凭什么嫁给你中下层?把房价高归因到丈母娘,掩盖了土地制度、住房制度、政府和投机商的责任。我们不能说年轻人买房不理性,这是打错了板子。年轻人已经是牺牲品了,还要怪他们为什么要买房子。他们没有房改房,一出来房价就猛增几倍,工资没有跟GDP同步增长,这些人是买不起房子的。因此,他们只能让
有房改房的父母用储蓄资助首付,这其实也是变相剥夺了他们父母那一代的福利,是非常不公平的。从政策的角度来看,住房的性质有两个:一个是经济的性质,另外一个是民生的性质。现在考虑更多的是经济政策,但住房领域一定要有社会政策。世界各国都有住房的社会保障,中国严格意义来讲还没有。我们的土地招拍挂学香港,公屋政策却没学好。香港人2/3住在公屋里,我们把福利房、房改房算上,可能也没有这个比例。高房价会让大城市衰落。
南都周刊: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城市化率还很低,接下来的城市化进程会是房价中长期上涨的主要动力,您怎么看?
王宁:中国城市化率实际上比估计的高很多。2亿农民工已经在城市中居住,但因为户籍制度没有被统计为城市人口。这些人的住房现在要么由厂方解决,或是租住在城中村,要把这些人变成购房者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们买不起。其实,城市化并不是指人口都涌向一线大都市。现在房价很高的地方主要是一线城市,而不是二三线城市。同时,高房价客观上造成的社会后果就是大家竞争,价格上涨,一线城市成为有钱人的天堂。房价上涨还会导致劳动力成本增加,让一线大城市逐渐转向那些高科技的,效率比较高的行业。伦敦是金融城市,就是因为制造业无法承受高工资,在伦敦活不下去。假如广州、北京、上海没有科技创新力、产业没有完成升级换代,房价的这种上涨会把你拖垮。国外也经历过这种大城市的衰落,比如说芝加哥。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没有人去了,因为交通太拥堵,环境太嘈杂。高房价也迫使很多专业人才向二线城市转移,比如年轻一些的医生、会计、工程师,提高了二线城市的专业服务水平。于是,一些人干脆转移到二线城市,还住得更好。这是一个自然均衡的过程。而且“婴儿潮”马上就要过去了,等到90后这批人为人父母时,人口结构会发生变化,增长变慢,这也意味着房屋需求逐渐缓解。所以,不能过于乐观估计大城市房价的上涨空间。国家要考虑经济安全,否则就会像日本八十年代出现房地产危机,让日本失去了10年。
南都周刊:政府也有很多的调控政策,但总是越调房价越高,您觉得政策效果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王宁:中央地方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依赖于土地财政,这是最主要的根源。地方政府出台刺激房地产发展的政策会有利于财政收入,所以房价高对地方政府来讲是好事。你看,政府从上到下都没说要房价下降,而是说“稳定”,就是要稳定地增长,不要上涨太快就好了。让有利益相关性的人去制定政策,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肯定就会偏袒自己,让政策有失公平。同时与政府利益一致的人是合算的,比如银行、开发商,因而牺牲者必然就是未购房者——当然已经买房的人是沉默者,房价上涨对他们是有好处的。周久耕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说出了一些官员内心的话。另一方面,政府一开始的住房调控政策都摸不到症结,2007年之前的调控很多是失败的,到最后出了“9·27”二套房贷政策才有效果。而且地方政府的信用在逐步破产。比如说有一条,拍卖得到的土地两年没有盖房就要收回。但现在全国真正惩戒的只有五例,导致了开发商有恃无恐。我放在那里,自然增值不好?多省事。前不久一些官员说房价的确太高,要控制,但大家已经没有什么信任了。这是很危险的迹象。 要重新房改。
南都周刊:那对于土地绝对稀缺的中国,是不是要限制买房子投资的行为?
王宁:是要限制投机炒房,避免进一步加剧稀缺,造成“零和效应”。投机者没有创造财富,他们赚的钱必然是别人买单,少数人拥有的房子越多,其他买房子的人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投机又会加剧需求的膨胀,本来投向实体经济的钱都用来炒房。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依靠炒作房地产这种简单经济,那么这个国家就要开始衰亡的命运。一般来说西方国家的人就是买一套房子,最多只有二套,不会有三套、四套用来炒作的,因为有各种限制。但是我们的地方政府眼里只有GDP,所以允许炒作。如果说政府能够保证大部分人住上香港那样的公屋,剩下的一部分房产就可以放开投资。爱炒就炒去,反正那是富人的游戏。
南都周刊:关于物业税的讨论非常热烈,您觉得现在是不是有必要调整财富分配体制?
王宁:如今在消费领域已经形成新的矛盾,就是有房者和无房者之间的矛盾。这会导致一个“马太效应”——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房地产所占土地的稀缺性会导致一种“零和效应”,就这么多土地空间和位置,你占了别人就没了。这意味着国有公共资产的获得性应当公平,不能让一些人无限制地占有。交的税拿出一部分来盖廉租房或保障房。物业税可以在比例上有一些规定,比如每个人30平米以内不用交物业税,而且可以采用累进制,第一套(人均小于30平米)免交,第二套1%,第三套2%,你要有20套,那第20套就交20%。
南都周刊:现在政府也在建保障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但是好像要照顾的人很多,也有人提出“二次房改”,您怎么看?
王宁:要重新房改,你要解决主流社会的住房问题。这个房改是失败的。第一次房改的主要功劳是福利房,就是过去的老一辈都拿到了房子,这个类似于公屋吧,以很低的价格把房子买下。严格来说,这个价格还可以低一点,因为他们把几十年都献给了国家,给他一套房子是应该的。现在主要是新一代的问题。1998年以后,他们没有享受到这个,而市场的价格又是那么高,保障又跟不上,工资没有一个同步增长的机制。未来的改革应该是配套的,要让消费系统现代化,而现在依然是通过投资导向和出口导向。转型就是要让消费系统现代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工资增长机制,也就是要让主流社会中产阶级化,从而使整个消费市场扩大,投资才有市场,你消费市场不扩大,投资没有市场,会造成产能过剩。还有就是要让初级收入分配向劳方倾斜。当然也不能降低企业家的积极性。另外,再分配要向民生倾斜,而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过多地投向基础设施。然后就是全国社会福利要加快改革的速度,实现全国福利一体化。
南都周刊:您觉得接下来几年的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会是怎么样?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
王宁:如果政府不托市的话,价格涨到大部分人都买不起的时候就会到顶。但问题是,2008年房价要往下走,由于金融海啸,政策逆转,房价再度飙升。就使得这个调节的过程要延长几年。人为制造的泡沫崩盘后,造成的影响会更大,后果更严重。讲房地产的问题,不要去从事道德谴责,而是要通盘考虑问题,对事不对人。现在人们对房地产领域的评论注入了很强的感情色彩,因为住房涉及的资金很大,大家说话就不冷静。穷人要骂娘,因为买不起房;开发商也要骂娘,因为他损失不起;政府、银行也会因形势不利而要暗骂,大家都不够冷静。所以,政策制定者就绝对不能带有个人的利益。
网易 > 新闻中心 2009-11-23 08:46:00 来源: 南都周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fff81ed998fcc22bcd10d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