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3-04-17 07:30:2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欢迎阅读!
寄宿制,健康教育,农村,心理,学校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合并以前的学校,大多数学生年龄比较小,由于过早地离开父

母,对学校集体生活的不适应。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低龄寄宿造成孩子心灵情感贫乏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父母的关怀与情感的交流与抚慰是他们最需要的,对父母长辈的依赖是必然的,正是这种父母与孩子的天然联系,才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可如果过早地隔断孩子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孩子在情感方面的空间成为空白,易使孩子成为性格孤僻,没有责任感,没有价值观,没有同情心,以自我中心的情感贫乏儿童。

2.缺乏家长的监督,易使孩子行为出现偏差

由于远离家长的监督,寄宿生自我约束和控制力差,攀比和模仿的心理较重,易使孩子养成乱花钱、说脏话、卫生习惯较差、偷窃等行为。没有家长的约束与管理,孩子的行为容易出现偏差。

3.对寄宿制学校的不适应造成的负面影响

由于寄宿制学校严格的管理,远离父母的关爱,同时极为紧张的学习生活,较为激烈的学习考试争压力等易导致孩子出现烦躁不安、喜怒无常或沉默寡言、孤僻、不合群、自信心缺失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

二、消除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方法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有爱心的教师队伍


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爱是关系教育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只有爱,才能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才能最大地发挥教育的育人作用。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由于远离自己的父母,缺乏情感的交流,心理上比较孤独,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平常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动作,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无限的温暖,从而爱上自己的老师,爱上自己的学校,进而减少孤独感,产生自信心,一些心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了解、尊重每一位学生,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前提

由于农村学生比较害羞,很难向老师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要求每一位科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

3. 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隐形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熏陶作用。所以,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一幢楼房,每一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应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与心灵的净化。

(2)创造宽松的班级环境,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除了常规教育之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营造班级心理环境,班主任是关键人物;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班主任要爱心治班,真正关心每一位同学,真诚与他们交往;要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让学生们有相互交流的机会,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有得到认可的机会。

(3)在日常生活与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各科老师与学生接触频繁,因此,学科教学应成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主阵地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教材,结合学科特点,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fe807e5ed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9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