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024-03-30 22:22:2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欢迎阅读!
文言文,注释,翻译,王斗
王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作品原文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麟?耳,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庐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hú)也。” 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作品译文

王斗先生登门造访,求见宣王。宣王吩咐侍者接人。王斗说:“我赶上前去见大王是趋炎附势,而大王主动来见我,则是求贤礼士,不知大王意思怎样?”侍者回报。宣王赶紧说:“先生慢行,寡人亲自来迎接!”于是快步前去迎见王斗入宫。宣王说:“寡人不才,有幸得以事奉先王宗庙,管理社稷,我平时听说先生进谏不避讳而说真话。”王斗回答说:“大王听错了,我生于乱世,侍奉(事奉)昏君,怎么能直说真话?”宣王极为不快,不禁忿然作色。 过了一会儿,王斗说:“先主桓公,有五样爱好,后来九合诸侯,匡扶周室,周天子赐给封地,承认他为诸侯领袖。现在大王有四种爱好与先主相同。”宣王高兴的说:“寡人才识疏浅,治国安邦还担心力有不及,又怎能有先主的四样爱好?”王斗说:“当然有。先主喜欢马,王也喜欢马;先主喜欢狗,王也喜欢狗;先主喜欢喝酒,王也喜欢喝酒;先君好色,王也好色;先主喜欢有才能的人,而大王却不喜欢有才能的人。”宣王说:“当今世上没有优秀的人才,寡人如何喜爱他们?”王斗说:“当世没有麒麟这样的骏马,卢氏那样的良犬,大王的马匹、猎狗已经够多的了;当世没有毛嫱、西施一类的美女,可大王的后宫都已充足。大王只是不喜欢贤士而已,哪里是因为当世无贤士?”宣王说:“寡人忧国忧民,心底里就盼望聘得贤士共治齐国。”王斗进一步说:“臣以为大王忧国忧民远不如爱惜一尺绉纱。”宣王问道:“此话怎讲?”回答说:“大王做帽子,不用身边的人而请工匠制作为什么?是因为他们会做帽子。可是现在大王治理齐国,不问才德,非亲不用,所以我私下认为在大王心中,国家社稷不过一尺绉纱。”

宣王顿悟,谢罪道:“寡人于国有罪。”在这时推举五位贤士任职,齐国因而大治。

作品评析

对居于上位的统治者进言,一定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也一定要找到一个可以压倒他的事物来折服他。对于齐宣王而言,九合诸侯的先主齐桓公是他不能不折服的,王斗用先主与宣王作类比,找到了两者不同之处、也即宣王的不足之处。有齐桓公的光辉形象与功业在那里,宣王能不承认错误、反省和改正自己吗?


作品出处

《先生王斗》出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bǎi hé)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约12万字。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策》是我国一部优秀散文集,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王斗者,齐人也2。修道不仕3,与颜斶并时4。曾造齐宣王门5,欲见宣王。宣王使谒者延斗人6,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7,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谒者还报,王曰:“先生徐8,寡人请从9。”王趋而迎之于门,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10,守社稷11,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12。”斗曰:“王之忧国忧民,不若王之爱尺縠也13。”王曰:“何谓也?”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14? 为能之也。今王治齐国,非左右便辟则无使也15故臣曰不如爱尺縠也。”王起谢日16:“寡人有罪于国家矣。”于是举士五人17,任之以官。齐国大治,王斗之力也。

1本文是《高士传》中的王斗传,标题为后人所加。2齐:战国时齐国。3不仕:不做官。4颜斶(chu):战国时齐国人,拒官不做。5造:到。齐宣王:战国初期齐国君主。6谒者:负责接待的官吏。延:请。7趋:小步快走,这是古代在尊长面前的礼节。8徐之:慢慢地。9寡人: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辞。请从:意为请求按您的意思做。10奉:祀奉。先君:祖先。宗庙:祭祀祖先的庙。11守社稷:保住国家。12正谏:正面规劝。不讳:不隐讳。13尺縠(hu)一尺长的纶纱。14左右便(pian)(bi)身边亲幸的小人。辟,通嬖。15无使:不任用。16谢:谢罪。17举:选拔。

【析点】 好一个王斗,齐宣王请他进宫他竟敢说:“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下臣“趋见”君王,不仅是“礼”,而且是“理”,更是“法”。王斗当时敢于提这样一个尖锐问题,自然是有胆,但若没有识也提不出来。此外,王斗是来向齐宣王进谏,要他举贤纳士治理齐国,这个礼遇问题的提出至少有退与进的两方面用意。宣王重“势”,王斗便“退”,不再进谏;若宣王“趋见斗”,王斗便“进”,因宣王有“好士”之愿。由此足见王斗还颇有才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fa45b42cf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