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武传》,欢迎阅读!
《苏武传》说课稿
高一语文备课组 李延莉
一、说教材:
《苏武传》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是《汉书》中的名篇,此传是最能显示班固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才华的优秀篇章之一。它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课文的书下注释几乎是逐字逐句详解,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注释疏通全文大意,教师只需对极个别的难句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归纳文言知识点。本课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分析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上,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人物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句子,揣摩人物性格,体会课文通过对比映衬的手法塑造主要人物的特点。苏武两次自杀以死报国的行动,匈奴两次派人劝降,单于两次考验苏武的意志,这些都要引导学生体会它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前两课时,简介班固和《汉书》;学生自读书下注释疏通文字;引导学生归纳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朗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故事脉络。用诵读法和点拨法贯穿课堂教学。
最后一课时,分析苏武的形象,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多样的手法表现人物,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
二、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如何通过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三、说目标:
1.分析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探讨苏武的反抗方式的变化。
3.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理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真正内涵。
四、说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找出班固刻画苏武形象的内容,说说这些表现了人物怎样的个性特征。
2.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气节,文中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是班固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特色。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种对比之下,人物各自的特点?
3.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自杀,后来被流放北海又想方设法活下去,这是否矛盾呢?说说理由。
4.苏武在匈奴坚持民族气节十九年,靠的是什么? 5.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气节”的名言?给大家分享分享。
6.请同学们仿照“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为苏武写一份颁奖词。 7.探讨:新时代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 五、说课后反思:
《苏武传》第三课时是在前两课时:简介班固和《汉书》;学生自读书下注释疏通文字;引导学生归纳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朗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故事脉络的基础上展开设计的。上课前师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具体施教后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教学设计中语文能力与德育渗透有机融合。
这节课重点是分析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人物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的句子,揣摩苏武性格特点;在对比中分析通人物特点,体会过对比映衬手法的作用。进而深入理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真正内涵;激发学生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的热情;联系当下,思考新时代如何继承发扬这种精神,是本节课的难点和落脚点。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又充分挖掘了语文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并且让历史和现实链接,德育不是空中楼阁,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语文和德育相融合。
教学过程中的落实与创新。
①用民歌《苏武牧羊》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唤起思考。
②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引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扩大参与度,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现,自主合作能力得到锻炼。
③把时代发展与文化传承密切联系。用给苏武写“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的形式把历史与当下巧妙联结,用新形式传承文化与精神。
④苏武精神与孟子的“大丈夫”定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巧妙结合,加深对名言的理解,更能深入体会苏武危难中的可贵品质。再结合历史中坚贞不屈的人与名言,认识民族精神的传承,进而思考新时代如何继承发扬这种精神。
学生能思考、多参与,思想有震动,教学有效果。
整个课堂中学生全员参与,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思考、积累或写作成果。从他们对苏武精神品质的概括、写的颁奖词,和对自己如何继承这种精神的思考可见,学生的思想受到了激励和震动,引起了共鸣,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
设计内容较多,突破对人物形象的鉴赏所用时间占比较大,使难点“新时代如何继承发扬苏武精神”的探讨时间显不足,挖掘不够深入,学生的认识显肤浅。课后还可以继续研讨这一问题,达到古为今用的德育教育目的。
学生占有资料有限,认识不深入,再补充史料,比如李陵的《答苏武书》等,让学生再来评价苏武,体会其精神的难能可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f77505894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a.html